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花椒

山花椒 花椒(拉丁:Zanthoxylum armatum DC.),中文竹叶花椒针、白总管、野花椒等,无患子芸香科花椒植物花椒态为高3-5米的落乔木多锐刺,红褐色,小对生,通常披针花序近腋生或同时生于侧,果紫红色,有微凸起少数油点,种子径3-4毫米,褐黑色期4-5月,果期8-10月。分布于甘肃、安徽福建等地,花椒、果及种子均用作草药,......
目录

形态特征

山花椒树皮灰色,多皮刺;小平滑,暗紫色,部有刺,长约1.2厘米。暗紫红色互生,叶轴具狭翼,中间下陷成小沟状,面具稀疏而略向上的小皮刺,小13-21,对生或互生,小叶柄短,长约2毫米;小叶片纸质,为歪斜的披针或不对称的卵形,长1.5-3.5厘米,宽8-10 毫米,基部近楔形,常偏斜,先端急尖而钝头,边缘为波状细锯齿齿缝有腺点,基部两侧边缘常反卷,表面绿色,疏被刚伏毛,后落,中脉下陷,侧脉不显淡绿色,疏生腺点。伞房状花序生,苞片早落,花序长3-8厘米,无毛,小而多,青色,单性,雌雄异株粳比短,萼片5,广卵形,长约 0.5毫米;花瓣5,长或长卵形,长约1.5毫米,两端狭而钝;雄花雄蕊5,期伸出花瓣外,线形花药广药隔部有1色泽较深的腺点;退化心皮细小,端2-3叉裂;雌花心皮3,几无花柱柱头头状,雄蕊退化。蓇葖果(成熟的心皮)1-3,带绿色褐色,被腺点,端有极短的种子卵球,蓝黑色,直径约4毫米,有光泽。

分布范围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山花椒生于山坡疏林中,干湿润地均能生长

主要价值

山花椒形态图成熟果皮入药,温中驱虫。止痒。用于脘冷痛、呕吐腹泻、蛔虫病,外用治皮肤痛痒。

用药禁忌

1、外有表邪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2、《本草正》:感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3、《本草疏》: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家有动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用。
4、不良反应及治疗:五味子无明显毒性,个病人服药后部有烧灼,泛酸及痛。近期报导,五味子起窦性速1例,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部憋闷,电图示窦性动过速,伴定性早博,急救后缓解。另外1例服致呼吸抑制

采制

果熟未裂时连果序剪下,晒干,将果此取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吊山桃

下一篇 吊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