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地梅子

地梅子 灌木木质,匍匐,粗壮,棕褐色草质,直立,绿色,幼时密被柔毛,疏生直立长针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披针或线状披针1~4朵排成伞房状,生或腋生,稀单生;萼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先端尾状渐尖,外面被直立针刺和柔毛,里面被绒毛状毛;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短于花瓣雌蕊多数,子房近端被柔毛。果扁球,成熟时桔黄色,无毛。期5~6月,果期8月。【中文子 【拼音】di m......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

【拼音】di mei zi

】黄刺儿、黄果悬钩子

【来源】蔷薇子Rubus xanthocarpus Bur. et Franch.,以入药。

【采收】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灌木,高15~50cm;木质,匍匐,粗壮,棕褐色草质,直立,绿色,幼时密被柔毛,老时几无毛,疏生直立长针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具3(~5)小,小叶片或椭披针,稀卵状披针生小长5~10cm,宽1.5~3cm,侧生小较小,长2~5cm,宽1~2cm,全部小先端急尖钝,基部阔楔形至近生小叶基部常具2浅裂,边缘具不整齐锯齿绿色淡绿色,老时两面无毛或沿被柔毛,面沿具细直刺;叶柄长3~8cm,生小叶柄长1~2.5cm,侧生小儿无柄,均疏被柔毛及直立针刺托叶披针或线状披针,长约15mm,基部与叶柄合生1~4朵排成伞房状,生或腋生,稀单生;花梗长1~2.5cm,被柔毛和针刺萼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先端尾状渐尖,外面被直立针刺和柔毛,里面被绒毛状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或匙,长1~1.3cm,先端,基部具爪,被细柔毛;雄蕊多数,短于花瓣雌蕊多数,子房近端被柔毛。果扁球,直径1~1.2cm,成熟时桔黄色,无毛。期5~6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600~3 600m的山地林中、林缘、山沟石砾滩地或山坡路旁。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陕西、甘肃和安徽

药材性状

本品之干,稍弯,长短、粗细不一,表面棕褐色,具皱纹及支痕;质坚实,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微,味酸,微苦。以粗细均匀,色棕褐者为佳。

药理作用

性味】苦,

【功能治】清湿热,杀虫,止湿热痢疾,不止,黄水疮,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水熏洗或捣烂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梗鼠尾

下一篇 地桃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