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龙胆草

龙胆草 龙胆草(:Gentiana scabra Bunge,草龙),捩龙胆龙胆植物。该类植物分布于中国、前苏联、朝鲜、日本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胡萝卜状,端渐尖,全缘或有锯齿,无毛或有硬毛;花序具长分枝,常组成大而疏花序,少为狭花序花冠近于筒状或筒状钟白色淡蓝色或淡紫色花盘细筒状,常无毛,蒴果多为球状。其喜温暖或凉爽候,耐,虽耐干旱,但在生长......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胡萝卜状。单生,高50厘米至1米余,无毛或有长硬毛。常为卵形,卵状披针,少为条端渐尖,全缘或有锯齿,无毛或有硬毛,长3~19厘米,宽0.5~4.5厘米。

花序具长分枝,常组成大而疏花序,少为狭花序,更少仅数朵集成假总状花序花序梗和花梗常纤细如丝。花萼筒部球状,少为卵状,裂毛发状,下部有时有1至数个状小齿,偶尔叉状分枝,伸展或反折,长(3)6~14(20)毫米;花冠细,近于筒状或筒状钟,长11~18毫米,白色淡蓝色或淡紫色,裂狭三角,长3~4毫米;花盘细筒状,长2~5毫米,常无毛,花柱长20~25毫米。

蒴果多为球状,极少为卵状,长4~9毫米,直径4~5毫米。

生长习性

喜温暖或凉爽候,耐,虽耐干旱,但在生长期中也需要适量水分,幼苗时期,干旱往往起死苗。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产中国湖北西部(鹤丰、巴东、农架)、陕西(秦岭以南)、四川(西至康定、小金、平武、西南至布拖、越西)、贵州(纳雍、毕)。

繁殖栽培

种子繁殖:分春播与冬播,北春播4月,冬播在1月上冻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1hm2施堆肥或厩肥4500~60000公斤。整地后,作畦宽1米,40厘米浅沟,把种子均匀撒入沟,覆土1~1.5厘米,稍镇压,浇水,并常保持土壤湿润,春播种子约两星期后出苗。冬播种子第2年春季出苗。

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注意除草、松土,苗高3厘米左右间苗1次,高10~15厘米时定苗,每隔10~15厘米,留壮苗1棵。为防止倒伏,在生长期间,可结施肥进培土。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壮,以后除每年植枯萎后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还需在5、7、9月各肥1次,以人畜粪为,在植株高45厘米时,及时打,控制植株高度,减少养分消耗,有利生长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500倍液喷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锌65%可湿性粉500倍液喷射,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等为害。

采收和储藏:播种后2~3年采收,秋季挖取部,除去须根,洗净泥土,乘新鲜时用竹刮去外皮,切,晒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膏药

下一篇 地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