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多刺绿绒蒿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f. & Thoms.)一年生草本,主根肥厚而延长,全部基生,叶片披针,边缘全缘波状花芽近球花瓣5-8,有时4,宽倒卵形蓝紫色;子房锥状,蒴果卵形或椭状长果期6-9月。生于海拔3600-5100米的草坡。分布于中国、尼泊尔金、不丹一年生草本,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刺长0.......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刺绿绒蒿一年生草本,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刺长0.5-1厘米。主根肥厚而延长,,长达20厘米或更多,上部粗1-1.5厘米,果时达2厘米。全部基生,叶片披针,长5-12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而人叶柄,边缘全缘波状,两面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平展的刺;叶柄长0.5-3厘米。花葶5-12或更多,长10-20厘米,坚硬,绿色或蓝灰色,密被黄褐色平展的刺,有时花葶基部合生单生于花葶上,半下垂,直径2.5-4厘米;花芽近球,直径约1厘米或更大;萼片外面被刺;花瓣5-8,有时4,宽倒卵形,长1.2-2厘米,宽约1厘米,蓝紫色;丝丝状,长约1厘米,色比花瓣深,花药,稍旋扭;子房锥状,被黄揭色平伸或斜展的刺,花柱长6-7毫米,柱头锥状。蒴果卵形或椭状长,稀宽卵形,长1.2-2.5厘米,被锈色或黄褐色、平展或反的刺,刺基部增粗,通常3-5瓣自裂至全长的1/3-1/4。种子种皮具窗格状网纹。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4100-5400米的山坡石缝中。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和甘肃。缅甸印度东北部、不丹金、尼泊尔也有。

功能用途

医药: 全株(多裂绿绒蒿):苦,。有小毒。活化瘀,镇痛,燥湿,利。用于跌打损伤。

:【来源】为罂粟植物多刺绿绒蒿的全草。

【采集】8~9月采收全草。

性味】性,味苦,有小毒

【功用治】活化瘀,镇痛。治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服:汤,0.5~1钱。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

此品切成短,长短不等。,长0.3-1.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有纵纹和细 横纹;断面黄白色,质松,有裂隙。长是1-3cm,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或棕褐色,具纵校,密被黄色硬刺;切断面浅灰褐色褐色,中空。叶片皱缩,绿色至绿褐色,两面有黄色硬刺,明显向面凸起。花瓣落或残留,灰黄色黑褐色;雄蕊多数;花柱宿存,柱头成一体,呈黑褐色头状,密被浅黄褐色褐色柔毛。蒴果卵形,密被黄色硬刺。体质轻。徽,味淡。

显微鉴

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外被角质层;可见硬刺或其残基,细胞壁厚,木化;有少数扁平纹孔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近表皮的1列细胞较规则,略扁平。维管束外韧型,约30个,呈断续环状排列,常大小相间。皮部狭窄,呈眉月木质部排列略呈扇形导管直径12-30μm。纸管束外有帽状厚壁组织,细胞直径12-34μm,壁稍厚,微木化。部发达,薄壁细胞有的具纹孔,中央髓腔较大。

粉末特征

绿色。①硬刺碎极多,硬刺为多细胞,壁厚且木化。②外果皮细胞类或长,壁厚不木化,含较多淡黄色素体。③果皮细胞弯不规则,孔沟明显。④导管为螺纹及网纹导管,微木化,螺纹导管直径9-30μm,网纹导管直径14-30μm。⑤薄壁细胞碎随处可见,细胞长、类,可见明显壁孔。⑥表皮细胞少见,上下表皮均可见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

相关物种


绿绒蒿Meconopsis argemonantha Prain
长果绿绒蒿Meconopsis delavayi (Franch.) Franch. ex Prain
滇西绿绒蒿Meconopsis impedita Prain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pseudohorridula C. Y. Wu & H. Chuang
拟秀丽绿绒蒿Meconopsis pseudovenusta G. Taylor
秀丽绿绒蒿Meconopsis venusta Prain
藏南绿绒蒿Meconopsis zangnanensis L. H. Zhou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多叶花椒

下一篇 堵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