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多穗蓼

多穗蓼 Polygonum polystachyum Wall. ex Meisn. 科中文:蓼科 科拉丁:Polygonaceae 属中文:蓼属 属拉丁:Polygonum 国分布:产四川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灌木直立,高80-100厘米,具柔毛,有时无毛,多分枝,具纵棱。叶片披针或长披针,长6-16厘米,宽3-7厘米,长渐尖,基部......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直立,高80-100厘米,具柔毛,有时无毛,多分枝,具纵棱。叶片披针或长披针,长6-16厘米,宽3-7厘米,长渐尖,基部戟状心形或近截形,上面绿色,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密生白色短柔毛;叶柄粗壮,长约1厘米;托叶鞘偏斜,膜质,深褐色,长3-4厘米,裂,无缘毛,密生柔毛。花序锥状,展,花序轴及分枝具柔毛;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展,直径约4毫米,花被不相等,部3较大,宽倒卵形,长约3毫米,外部2较小,苞片膜质,卵形,被柔毛,端尖;花梗纤细,无毛或疏被柔毛,部具关节,比苞片长;雄蕊通常8,比花被短,花药紫色花柱3,自基部离生,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黄褐色,平滑,长约2.5毫米。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生境

四川云南西藏。生山坡灌丛,山谷湿地,海拔2700-4500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

药用信息

来源:[Plantae Asiaticae Rariores 3: 61 1832]

多穗蓼

拼 音:DUOSUILIAO

来 源:为双 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功 效:祛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

治: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湿肿痛,皮肤湿疹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入大肠

用法用量:服:汤,1~3钱。

辣蓼、 水蓼、恣恣萨曾(藏)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6~10月采收。

拉丁:Polygonum polystachyum Wall.

:出自《西藏常用草药》。

中药化成分:全草含蓼属甙(Polystachoside)、 腊梅甙(Merat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3’-甲基 鼠李素(Rhamnazin) 。

多穗蓼图册

药用价值

医用

【藏药】尼罗:胃炎肠炎腹泻呕吐头痛,腑热病《藏本草》。

全草:辛,凉。祛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痢。用于痢疾泄泻,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湿肿痛。

性味

性凉,味辛。

功用

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湿肿痛,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

服:汤,1~3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多脉鹅耳枥

下一篇 多穗石柯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