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多花野牡丹

野牡丹,中药。为野牡丹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affineD.Don的全株。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止泻,收敛止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炎,刀枪伤,外伤。全株。味涩,性凉。归大肠。清热止泻,收敛止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炎,刀枪伤,外伤。1、治腹痛八角莲,磨水服。(《湖南药物志》)2、治全身痛八角莲一钱......
目录

入药部位

全株。

性味

味涩,性凉。

归经

大肠

功效

清热止泻,收敛止

主治

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炎,刀枪伤,外伤

相关配伍

1、治腹痛八角莲,磨水服。(《湖南药物志》)

2、治全身痛八角莲一钱,四两麻一钱,雪里箭五分,共研末,温送服。(《湖南药物志》)

3、治瘰疬:八角莲一至二两,黄二两,加水适量,服。(《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

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切碎晒干。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1米;钝四棱或近分枝多,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披针、卵状披针或近端渐尖,基部或近楔形,长5.4-13厘米,宽1.6-4.4厘米,全缘,5基出面密被糙伏毛,基出下凹,面被糙伏毛及密短柔毛,基出隆起,侧脉微隆起,上糙伏毛较密;叶柄长5-10毫米或略长,密被糙伏毛。伞房花序生于分枝端,近头状,有10朵以上,基部具总苞2;苞片披针至钻,长2-4毫米,密被糙伏毛;花梗长3-8(-10)毫米,密被糙伏毛;花萼长约1.6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裂广披针,与萼管等长或略长,端渐尖,具细尖头,里面上部、外面及边缘均被鳞片状糙伏毛及短柔毛,裂间具1小裂,稀无;花瓣红色红色,稀紫红色,倒卵形,长约2厘米,,仅上部具缘毛;雄蕊长者药隔基部伸长,末端2深裂,弯,短者药隔不伸长,药室基部各具1小;子房半下位,密被糙伏毛,端具1圈密刚毛。蒴果坛状球端平,与宿存萼贴生;宿存萼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期2-5月,果期8-12月,稀1月。

生长环境

生于荒野、山坡、路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鉴别

全株,多弯,有细表皮稍松软,木部稍硬,浅黄褐色,被紧贴的褐色鳞片状粗毛,断面有稍皱缩,质脆易碎,完整展平呈椭状长,基出5条,稀7条,两面有紧贴的粗毛。大,直径达3cm,干后呈暗紫色,3-7朵聚生蒴果,被紧贴粗毛。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现代应用

1、治疗肠道感染。

2、治疗呼吸道感染。

3、治疗烧伤

4、治疗宫颈糜烂。

5、治疗皮肤感染。

相关论述

云南草药选》:“消食、收敛、止、祛瘀消肿。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炎,刀枪伤,外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多苞糙苏

下一篇 多花胡枝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