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多鳞鳞毛蕨

多鳞鳞毛(Dryopteris barbigera),为鳞毛鳞毛植物。其植株高60 (-80)厘米,丛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卵 披针鳞片要分布于中国西部、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金、印度北部,生山坡灌丛草地,海拔3600-4700。国分布:青海四川云南国外分布: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金、印度北部药 多鳞鳞毛拼 音:DUOLINLINMAOJUE来 ......
目录

产地分布

分布:青海四川云南

国外分布: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金、印度北部

多鳞鳞毛蕨图册

药用价值

多鳞鳞毛

拼 音:DUOLINLINMAOJUE

来 源:为鳞毛植物多鳞鳞毛

功 效:清热平、杀虫。

治: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上扰清空之头晕眩诸症, 用于治疗各种肠道寄生虫。

性味归经:苦,微。入肝经

用法用量:服:9一15克,水服。

:始载于《蕨类词及称》。

形态特征

多鳞鳞毛蕨图册植株高60 (-80)厘米。丛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卵 披针鳞片簇生;叶柄长20-30厘米,粗可达1厘米,密被同样鳞片棕色纤维鳞毛叶片或长披针,钝尖头,基部不狭缩,三回羽状深裂;侧生羽片20对以上;披针,长约13厘米,宽约3厘米,钝尖头,具短柄,二回羽裂;小羽片约20对,长钝头,基部与羽轴合生,羽状深裂或半裂,边缘具三角齿,干后常反折。干后黄绿色,叶脉两面明显,叶轴羽轴及小羽轴均密被棕色纤维鳞毛和狭披针鳞片孢子囊群生于小羽轴两侧,每裂一个,囊群盖红棕色,常早落。

多鳞鳞毛蕨图册多鳞鳞毛蕨图册

物种特点

本种是西藏东南部、南部以及川西、滇北森林带以上,山坡灌丛草地的一种优势蕨类形体高大,叶片或长披针,钝尖头,叶柄叶轴羽轴密被棕色鳞片纤维鳞毛,易与他种区

功能用途

医药

【藏药】热热尔:食物中毒《青藏药鉴》。热惹:全草治食物中毒,肉食中毒,跌打瘀痛,筋疼痛,肾虚耳鸣,胎衣不下《藏本草》。

驱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多齿蹄盖蕨

下一篇 多足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