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一面锣

大一面锣,中药。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锣Didissandra sesquifoliaClarke的全草。分布于四川。具有益,补,涩,固下之功效。常用于心悸怔忡,梦遗滑崩漏带下。全草。味甘、涩,性平。归。益,补,涩,固下。用于心悸怔忡,梦遗滑崩漏带下。配老虎姜沙参何首乌合欢钮子七猪心服,治心脏衰弱;配党参黄芪、蓬米、芡实、三白白果刺梨玉竹......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涩,性平。

归经

功效

,补,涩,固下。

主治

用于心悸怔忡,梦遗滑崩漏带下。

相关配伍

老虎姜沙参何首乌合欢钮子七猪心服,治心脏衰弱;配党参黄芪、蓬米、芡实、三白白果刺梨玉竹鸡服,治红崩白带;配大扁蓄海金沙、石莑、车前草共猪小肚子服,治小便淋沥;配刺梨,老豇豆梦花金樱子玉竹芡实、蓬米共肉服,治夜梦遗精用法用量

服:汤,15-30g。

采集加工

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匍匐长2-5厘米,直径约6毫米,具多数须根高12-38厘米,不分枝,被淡褐色长柔毛。2枚,近生,极不等大,近无柄;叶片卵形,长12-29厘米,宽12-21厘米,另1枚极小,长3-5.5厘米,宽2-4厘米,端锐尖,基部不等,近心形,边缘具牙齿,两面被白色长柔毛,下面沿叶脉较密集,侧脉每边7-9条,下面稍隆起。聚伞花序,近腋生,具1-2花序梗长1-1.5厘米,与花梗密被淡褐色长柔毛,无苞片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长1-1.5厘米,直径7-13毫米,5浅裂,稍不等,基部2/3以上合生,裂披针,长3-5毫米,宽2-2.5毫米,端锐尖,全缘,外面密被淡褐色柔毛,面无毛。花冠紫蓝色,长约7厘米,直径1.8-2.2厘米,外面被白色短柔毛;筒长约5.7厘米;檐部二,上长9毫米,2裂,裂,长约7毫米,宽约6毫米,下长1.2厘米,3裂,裂,长9毫米,宽8毫米。雄蕊4,无毛,上雄蕊长约9毫米,着生于花冠基部2.4厘米处,下雄蕊长12毫米,着生于花冠基部2.5厘米处,丝扁平,花药狭长,长约2毫米,成对在面连着,药室汇;退化雄蕊1枚,长0.6毫米,着生于花冠基部1.7厘米处。花盘高1.4毫米,5浅裂。雌蕊长约3.4厘米,子房线形,长2.8厘米,被微柔毛,花柱短,长约7毫米,柱头2,不等大,上1枚长,长2毫米,端平,下1枚倒卵形,长3毫米,端微凹。蒴果线形,长约7厘米,深褐色,近无毛。期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0-1600m的山坡林下、路旁及峭壁上。分布于四川

相关论述

1、《四川草药》1960年版:“治心脏衰弱,红崩白带小便淋沥及夜梦遗精等症。”

2、《全国草药汇编》:“益,补,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一面镙

下一篇 大一箭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