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叶桉叶

桃金娘植物桉的互生,革质,卵状披针,长3~18厘米,宽3~7.5厘米,长尖,侧咏极多数,纤细,几与中脉成直角。治:清热解毒。治感冒,急性肠炎痢疾肾盂肾炎丹毒肿,烫伤创伤感染,下肢溃疡化脓性角膜炎,萎缩性鼻炎桃金娘科1.降压:提取物12mg/kg可使大压降至给药前的一半,维持数小时,对豚、兔、猫及狗亦有降压作用,降压作用是由于释放组胺所致;降压部分提......
目录

科属分类

药理作用

1.降压:提取物12mg/kg可使大压降至给药前的一半,维持数小时,对豚、兔、猫及狗亦有降压作用,降压作用是由于释放组胺所致;降压部分提纯,其分子量为4000,据理化鉴定及服无效等特点,其有效成分可能为一种鞣质。

2.抗菌、抗病毒:抗菌作用从干中提得的没食子酸体外试验(平法),对金黄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型链球菌、奈瑟氏球菌、绿脓杆菌等抑菌浓度为2.5mg/ml,对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伤寒杆菌A等抑菌浓度为5mg/ml。没食子酸和桉叶的提取物,在试管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试管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伤寒大肠、绿脓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桉酚乙素在管蝶法试验中对金黄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作用浓度均为63?g/ml。品种未鉴定的多种桉叶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细菌亦表现抗菌作用。可用于皮肤消毒或洗涤伤

3.其他作用 桉叶油在试管,能杀死阴道滴虫。对钧端螺旋体,无论体外或体试验,效果不可靠。

中药化学成分

中分离到桉酚甲(robustaol A)[1],桉酚已(robustaol B)[3],桉二醛A(robustadial A),桉二醛B(robustadial B),蓝桉醛(euglobal)Ⅰa1、Ⅰa2[2,4],5-羟基二甲氧基二甲黄酮(5-hydroxy-4,7-dimethoxy-6,8- dimethylflavone)即 桉树素(eucalyptin),4,5-羟基-7-dimechylflavone)即sideroxylin, 3β-羟基乌苏烯-28-酸酯[3β-hydrox-yurs-11-ene-28-oic-13(28)lactone],3β已酰氧基-11-乌苏烯-28-酸-13(28)-酯[3β-acetoxyurs-11-ene-28-oic-13(28)-alctone],熊果醇(uva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2-甲基5,7-二羟基色酮-7β-葡萄糖甙(5,7dihydroxy-2-methylchromone- 7β-O-glucoside),正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正三十烷酸(1-triacontanoic acid)[3]。及两个间苯三酚衍生物:1-(triacontanol),正三十烷酸(1-triacontanoic acid)[3]。及两个间苯三酚衍生物:1-(2,6-二羟基3,5-二甲氧苯基)-2-甲基丙酮[1-(2,6-二羟基-3,5-dimethyl- 4-甲氧苯基)-2-甲基两酮[1-(2,6-dihydroxy-3,5-dimethyl-4-methoxyphenyl)-2-methyl-1 -propanone],1-(2,6-羟基-3。干中含没食子酸、酚类、甾醇、三萜类等。鲜尚含挥发油。5-dimethyl-4-methoxyphenyl)-2-methyl-1- buttanone][5]。

功效

疏风发表;祛止咳;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考证

出自《中国药植图鉴》,为桃金娘植物桉的

药(毒)理学

毒性:及醇溶性物质以临床用量(成人每天0.265g/kg)的10或20倍给狗灌,未见毒性反应,50倍量时出现呕吐精神不振。

主治

感冒;高热痛;肺热喘咳;泻痢腹痛疟疾湿痹痛;丝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咽喉肿痛;目赤障;耳痈丹毒乳痈麻疹风疹湿疹;疥癣;烫伤

①《中国药植图鉴》:治化脓性创伤,难愈的溃疡等。

②《岭南草药志》:疏风解热,防腐止痒。

③《广西草药》:清热解毒,杀虫收敛。治腹泻痢疾,感冒,疗疮疖及湿疹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止咳,健驱虫

生态环境

栽培于华南、西南等地,常作道树。

各家论述

1.《中国药植图鉴》:治化脓性创伤,难愈的溃疡等。2.《岭南草药志》:疏风解热,防腐止痒。3.《广西草药》:清热解毒,杀虫收敛。治腹泻痢疾,感冒,疮疖及湿疹。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止咳,健驱虫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阴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

原产澳大利亚。

动植物形态

乔木,高达20m。树皮不剥落,深褐色,厚约2cm,有不规则斜裂沟;嫩有棱。幼嫩对生,叶片厚革质,卵形,长约11cm,宽达7cm,有柄;成熟互生,叶片厚革质,卵状披针,两侧不等,长8-17cm,宽3-7cm,两面均有腺点;叶柄长1.5-2.5cm。花序粗大,有4-8朵,总梗压扁;花梗短,粗而扁平;蕾长1.4-2cm,宽7-8mm,萼管半球或倒,长7-9mm,宽6-8mm;花瓣萼片合生成一帽状体,帽状体约与萼管同长,先端收缩成雄蕊多数,长1-1.2cm,花药纵裂;子房与萼管合生蒴果卵状壶,长1-1.5cm,上半部略收缩,蒴稍扩大,果瓣3-4,深藏于萼管期4-9月。桉,又:蚊仔树。常绿乔木,高达30米。干皮不剥落,暗褐色;有槽纹;皮淡红色互生,革质,卵状披针,长3~18厘米,宽3~7.5厘米,长尖,侧咏极多数,纤细,几与中脉成直角。花序腋生或侧生,总花梗粗而扁,或有棱角,长2~3厘米,有6~10朵;径1.5~2厘米;萼管狭陀螺或稍呈壶,下部几渐狭成柄;帽状体通常比萼管稍长;雄蕊长8~12毫米,花药卵状长蒴果,倒卵状长,长约1.5厘米,果缘薄;果瓣藏或和果缘平头或稍突出。果期通常在春、秋二季。广东、广西、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

功效分类

止咳药;清热解毒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特性最喜光树种,喜温暖湿候,深性,具有一定的抗力。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水湿和盐碱,适生于酸性黄壤,红壤,红褐土、山地黄红壤,以及中性钼质紫色土和冲积土,而在瘠薄的土壤生长不良,易衰老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选10年以上健壮植株作母树采种,8-10月果瓣微裂时采下摊晒3-5d,收集种子,代装干藏于室,可贮藏2-3年。于春季2-3月,秋季8-9月播种,可混砂撒播,每1hm2用种量30-45kg。播后覆土要棣薄而均匀,盖草,浇水,保持苗床湿润,苗出齐后,分批揭除盖章,苗高3- 5cm时,应间苗、追肥。以植株矮、粗壮、根系发达的羁本,造林成活率高,应采用喷洒“矮壮素”和切的苏法培育粗壮苗木。培育的1年生苗木,即可出圃移栽。春季或夏天雨季造林。

田间管理 栽后1-2年,每应松土除草2-3次,在有条件的地应施腐熟堆肥。3-4年后,可适当采收,每次采收后,结中耕施肥。

炮制方法

切制:除去杂质。切制:除去杂质,切段,晒干。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 幼嫩卵形,厚革质,长11cm,宽达7cm,有柄;成熟卵状披针,厚革质,不等侧,长8-17cm,宽3-7cm,侧脉多而明显,以80角缓斜走向边缘。两面均有腺点。叶柄长1.5-2.5cm。叶片干后呈枯绿色,揉碎后有强烈香,味微苦而辛。

性味

味辛;苦;性凉。

①《岭南草药志》:味微辛涩,性平。

②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微辛微苦,平。

药材基源

桃金娘植物桉的

用法用量

服:汤,6-9g,鲜品15-30g。外用:适量,汤洗;提取馏液涂;研末制成软膏外;或制成吸入服:汤,2~3钱(鲜品O.5~1两)。外用:水洗、搽或研末制成30%软膏外

选方

①治感冒及流感:约五斤,汤熏。 (《岭南草药志》)

②治疟疾五至七,红糖少许,水,于发病前服。 (福建)

③防治感冒、流感、流炎:二至三钱(鲜品五钱至一两),水服。

④治丹毒蜂窝织炎,深部脓疡,创伤感染:干品二至三钱,鲜品五钱至一两,服。同时用15~20%溶液,局部湿

⑤治小儿头疮,烫伤神经皮炎水外洗,(③以下出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

⑥治湿疹,烂疮:水,洗患处。(《广西草药》)

⑦治菌痢,急性肠胃炎桉鲜五钱至一两,水服。

⑧治烫伤15~30%液,外搽伤部。

⑨外科消毒:15~30%的液或饱和馏液,用于浸手,皮肤消毒,伤冲洗等(⑦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尊麻疹桉鲜五钱至一两,水服。(《福建草药》) ⑾治丝虫病桉鲜三两切丝,放水三倍,三小时,去渣浓缩至60毫升左右,一次服。小儿1~4岁服1/4,5~10岁服1/3,11~15岁服2/3。服药后个头晕腰酸,但无服海群生严重的发热恶寒反应。⑿治哮喘:四钱,白英一钱,黄荆三钱,水服。⒀治下肢溃疡:20%桉叶汤,先洗患处,再以桉叶粉末撒,包扎。(⑾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①治疗感冒用桉制成浸膏,每含生药3克。日服4次,每次3~4,小儿2~3。治疗133例,痊愈62例,显效22例,好转3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6.5%。对轻型、中型感冒疗效较好。

②治疗亚急性、慢性阿米巴痢疾桉嫩10市斤,切碎,加水40市斤,文2小时,去渣,再浓缩至5000毫升,待凉,加入碳酸氢钠100克,使成2%合剂(以新鲜制为佳)。每次取200毫升,作低压保留灌肠,灌注后劝病人尽可能忍受,静卧2小时以上。每日上下午各1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如未愈,间隔3天后进第二疗程。观察亚急性阿米巴痢疾30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粪检连续3次阴性;慢性阿米巴痢疾11例,6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2例部分消失,未悄失3例,粪检6例转阴。

③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采用100%每次30~50毫升,日服3~4次,15天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观察急性肾盂肾炎61例,痊愈33例,10例症状明显减轻,6例无效;2例中途停药。痊愈病例中23例随访半年,2例复发。住院病人38例中,尿培养阳性者20例,其中大肠杆菌15例,甲型链球菌2例,金黄葡萄球菌1例。变杆菌1例;除大肠杆菌2例外,余均在15天左右转阴。观察慢性肾盂肾炎64例,发病时间均在半年以上,曾接受过多种抗菌素治疗,其中53例尿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3~4疗程治疗后,37例痊愈,6例好转,2例中途停药,19例无效。痊愈病例中18例随访半年,1例复发。治愈标准为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尿培养连续2次阴性。

④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先以0.5%地卡因溶液点眼麻醉,并用2%盐酸普鲁卡因结膜下注射0.3毫升,然后注射20%或30%桉注射液0.5毫升,每日1次。计治疗化脓性角膜溃疡3例,显效2例(前房积脓迅速消失,溃疡面迅速清洁修复),有效1例(前房积脓明显减少);卡他性角膜溃疡2例,显效1例,有效1例。治疗酸腐蚀伤角膜溃疡1例,施治2次后溃疡迅速修复治愈,视力由治疗前0.3提高到0.8。治疗原因不明的角膜溃疡1例,无效。

⑤治疗萎缩性鼻炎桉、芙蓉各10克分研成细粉,以凡士林100克混和加热调匀,即为桉芙软膏。每晚睡前及午睡前,将软膏涂入鼻腔。二取干桉叶芙蓉各4斤,加水适量,沸30分钟,过滤,文浓缩至500毫升(1毫升约含生药8克),加羊毛脂1000克,凡士林500克,调匀,制成2x6厘米的油纱布条备用。用时取纱布条塞入鼻腔1~2小时后取出,每天1~2次。共治疗萎缩性鼻炎24例,治愈21例。

出处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叶桉果

下一篇 大叶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