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叶紫薇

大叶紫薇 紫薇(拉丁:Lagerstroemia speciosa (L.) Pers.),称为大紫薇、百日红。是千屈菜紫薇属大乔木紫薇株高25米,小,无毛或微被糠粃状毛,革质,长或卵状淡红或紫色蒴果或倒卵状长呈褐灰色。国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国外广泛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区。该植物栽培园供观赏,木材坚硬,耐腐力强,色红而亮,......
目录

物种起源

分类紫薇的种speciosa,指具有“美丽的”

种史:紫薇原产于澳洲、热带亚洲,于十九世纪末入中国台湾。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栽培,是作为观赏木有意入,至迟20世纪50年代入。大叶紫薇

形态特征

大叶紫薇乔木:Lagetstroemia speciosa ,高7-25m。树皮灰色,平滑。,无毛。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8-10mm,粗壮;叶片革质,或卵状,稀披针,长10-25cm,宽6-12cm,先端钝形或短尖,基部阔楔形,两面均无毛;侧脉7-17对,在叶缘糨拱连接。红色紫色,直径5cm;花序长15-25cm,排成分塔花梗长1-1.5cm,密生黄褐色毡绒毛;花萼有12条纵棱或纵槽,生糠秕状毛,长约13mm,裂三角,反面无毛,除属体鳞往大辩论;花瓣6,近或倒卵形,长2.5-3.5cm,几不皱缩,有短爪,长约5mm;雄蕊多数,多达100-200,着生于萼管中下部;子房球,4-6室,无毛,花柱长2-3cm,比雄蕊长。蒴果卵形或球,长2-3.8cm,直径约2cm,褐灰色,6裂。种子多数,长10-15mm。期5-9月,果期9-12月。它树高6-12(15)米,干直立,树皮黑褐色,分枝多,展,大,长10-70厘米,有短柄。单叶对生,、长卵形至长,长可达20厘米,先端锐,全缘;5-8月花序生,紫色大,径5-7公分,6紫色花瓣,边缘呈不齐波状蒴果,径约2.5厘米,秋季成熟,成熟时褐色,自裂成六花萼有棱糟及鳞片状柔毛;夏秋

生长习性

紫薇多分布于低海拔湿润地带,生长于良好的立地条件如沿河一带和沼泽地,但也能生长于冲积土上的森林里。紫薇喜高温湿润的候环境,年平均温21-23℃,能耐轻霜及短期绝对最低温-2℃,年降水量1500毫米。属阳性树种,喜欢疏植或生。稍耐阴,有一定的抗力和抗旱力;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分布范围

大叶紫薇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吉林均有生长栽培

要种植生产基地在广东福建(华南地区),苗木市场成品苗木胸径以8-12cm居多,胸径超过15cm的紫薇较少很难采购。 胸径超过30cm的紫薇多以,如不则多是人工嫁接

紫薇假植苗或袋苗在广东市场价格(不含税):

米径8cm米径10cm米径12cm米径15cm
上车单价230-250元/株450-500元/株1000-1200元/株2200-2500元/株

繁殖栽培

大叶紫薇花蕾

紫薇繁殖法有播种、扦插分蘖繁殖,但以播种繁殖果实成熟后,不宜久留树上,以免降低发率,最好随采随播或混湿沙贮藏,于8月上、中旬再播。用撒插法一个月发出土,2年生苗高1.5米左右山定植为宜。

采种:紫薇果实自10月至翌年2月陆续成熟,熟时药果由青变灰褐色,挂在树上久不落,有部分果裂,种子。宜选择健壮植株做采种母树,采集果穗中下部饱满的果实果实采回后摊晒,待种子出及时收藏。种子忌烈日暴晒,易丧失发力,宜即采即播。种子千粒重10-12克,发率为30%以上。

育苗:紫薇宜先进沙床播种,后外床移植圃地。种子需要的温度为20℃,未催前可用60℃温水浸种24小时(自然冷却),捞出晾干水,均匀撒播于沙床上,每平米用种量为3克左右,盖上一层细沙,以不见种子为度,并盖上塑料薄膜保温及防雨水冲刷。约1个月后发出土,待苗高10-15厘米时,可选阴雨天分床移至苗圃地培育,栽植密度为20厘米×30厘米,剪除去部分叶片、在苗木生长期间注意管护,幼苗干不明显,呈半匍匐状,需修剪侧扶正干。培育2年生大苗高1.5米,可出圃栽植。

种植/栽培

紫薇要用于园、公园和城镇街道绿化美化,园和公园可单株或成丛裁植,而道树宜成疏植,株为15-20米,株向可间种高大常绿树,绿凝翠相伴,展现热带光景色。挖大坑,施足基肥,于早春苗木未萌动发前栽植,起苗要带土团,用草拥扎后定植,淋足定根水,设支柱防人畜破坏。植后加强抚育施肥,达到早日成荫。

多次技术

大叶紫薇紫薇紫薇)是热带、亚热带的中型落乔木生长速度快,生命力强、长势旺盛,耐热、不耐,耐旱、耐碱、耐、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厚大而浓密,多而艳丽。是遮荫观的良种,是路树、公共绿地和园绿化美化首选良种之一。

我的住房附近有两棵紫薇茂。但一年只一次(1个月左右),结出像龙眼果那样的果实压弯了条。果子既不能吃又不好看,成熟后的色是灰黑色的,尤其果壳裂撒种后,外壳还长期挂在果上,有碍美观并影响树木的生长

为让它一年多次,我们从2004年始试验,当每一个的几十个、上百个苞先后完毕,即刻把那个剪去。结果先剪的就先萌发,后剪的依次跟上。过一个多月的生长,新出现了,再半个来月的发育苞绽放,的数量和质量不亚于第一次。第二次上述法处理,结果都萌发了新,但只有先前的部分新,后面的可能受到养和季候的影响而没有,但也为下年度提早打下了基础。另一棵不做试验、留作对比,仍然后就果实累累了。2005年进同样试验,都取得了成功。由于上一年打好了基础,第一次比上一年早半个月左右,繁。第二次于8月中旬就接连不断地的数量、质量也不亚于第一次。一般的都有70~80个苞、多者100多个。的直径5~7厘米,6个紫红色的花瓣金黄色的大,非常艳丽。第三次有可能比去年的好,因为整个期都前移了,这对的环境是有利的。另一棵对比树仍然如故。

此法简便高效,因为它符良性环的规律。剪下的和幼果还可返回做有机肥,剪下后作用产生的要集中到上。

病虫防治

大叶紫薇

病害:要病害有斑点病和病等。

斑点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后期扩大为近或不规则的灰褐色至灰白色斑,病斑边缘稍突起,病部上生小黑点。

病:病表面出现近坏死病斑,病斑黄褐色,边缘紫红,病健交界明显。病斑表面生粉红或褐色小点。

虫害:有豹纹木蠹蛾、中华管蓟马、黄枯蛾、丽绿刺蛾、大袋蛾、棉古毒蛾、双线盗毒蛾等7种。

防治法:

园林技术防治

选无病虫苗木定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以提高树体抵抗病虫的能力。适时理修剪,剪去过密、病虫,使树体通透光;搞好冬季清园,每年的秋末冬初收集落销毁,改善苗圃生态环境,减少越冬病虫源。

物理机械防治

防治豹纹木蠹蛾,可用丝刺杀坑道幼虫及蛹,或用粘土堵塞坑道,使幼虫及蛹窒息而死。采取人工刮卵块;人工抽杀幼虫及蛹茧,如大袋蛾;人工捕杀、灯光诱杀成虫等法。

防治

病害防治:斑点病发病后,清除病集中销毁,喷洒1%波尔多液保护;病发病后,喷60%代森锌600,或80%炭福美600-800倍液。

虫害防治:防治豹纹木蠹蛾,可用棉花蘸80%的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堵塞洞或灌注坑道杀死坑幼虫。防治黄枯蛾、丽绿刺蛾、大袋蛾、棉古毒蛾和双线盗毒蛾,可在嫩梢期,用印楝素乳油500-800倍液,或5%的鱼藤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或50%杀螟松乳1000-3000倍液喷布新梢。防治中华管蓟马,可在虫高峰前期喷40%乐果乳300-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3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1000-3000倍液喷布新梢。

种类介绍

大叶紫薇紫薇:顾思义子特大。条较细,较短小。絮较零,较大。春季抽较少。所以也较少。多为嫁接品种。

紫薇子较小,条较细,絮密集,相对而言较小,多为粉色。春季抽较多。所以也较多。

紫薇:包含紫薇、细紫薇等其他品种。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大叶紫薇1、茂密,华丽,树姿飘逸。

2、叶片质感平滑,略为下垂,每到冬天就转为红色暗红色的不住冷而落纷纷,到初春又萌,给南国人们以季相的变化。

3、夏季,为夏季代表之一。朝上绽朵满布头,总让人惊艳不已,大型优雅的紫就如同扬翅舞的蝶围绕头不肯离去,非常显眼。盛时幽柔华丽,极为壮观,颇有樱姿。

4、紫薇的球蒴果结与头,宛如树挂着许多小铃铛。

大叶紫薇(大花紫薇)5、适用作高级道树、园景树、林树与荫树,单植、列植、群植均可。适于各式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美化。特推荐用于景林建设,紫品种宜用于中、近离观赏,而红花品种可用于供远离观赏的景林。紫薇是园林绿化中重要的观树种,其绿化效果好,栽植当年既能体现。紫薇移栽成活率极高,期超长,全年可观赏时间长达7个月之久,抗力较强,是城市理想的道树种。

6.木材坚硬,耐腐力强,色红而亮,常用于家具、舟车、桥梁、电杆、枕木及建筑等,也作水中用材,其木材济价值据云可与袖木相比。大,美丽,常栽培园供观赏。

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观察多种植物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作用后发现,紫薇为促进摄取的植物之一。从中分离到可乐苏酸及马斯里酸两种三萜类化物,前者为葡萄糖转运的促进物,因此具有降糖活性。

功能治:敛疮;毒解。疮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或研末;或水洗。

成分

大叶紫薇紫薇缩醛(lageracetal)即是二丁氧基丁烷(1,1-dibutoxybutane),戊醇(amyla1cohol),并没食子酸(el-lagicacid)。还含并没食子鞣质类成分:紫薇鞣质(lagerstannin)A、B、C和石榴皮葡萄糖酸鞣质(punigluconin);它们的结构依次是2,3:4,6-双-O-(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D-葡萄糖酸[2,3:4,6-bis-O-(S)-hexahydroxydiphenoyl-D-gluconicacig],2,3,5-O-(S,R)-黄没食子三酰基-4,6-O-(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D-葡萄糖酸[2,3,5-O-(S,R)-flavogalloyl-4,6-O-(S)-hexahydroxydiphenoyl-D-gluconicacid〕,5-0-没食子酰基六羟基-4,6-O-(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D-葡萄糖酸[5-O-galloyl-4,6-0-(S)-hexahydroxydiphenoyl-ngluconicacid〕,2,5-二-O-没食子酰基4,6-O-(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D-葡萄糖酸[2,5,di-O-galloya-4,6-O-(S)-hexahydroxydiphenoyl-D-gluconicacid]。又含三萜成分:马斯里酸(maslinicacid)即是2α-羟基齐墩果酸(2α-hydroxydeanolicacid),可乐苏酸(colosolicacid)即是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nicacid)。还含类脂(Iipoid)和16种氨基酸(aminoacids)。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叶胡枝子

下一篇 大叶紫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