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冬青卫矛

冬青卫矛 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万年青、大卫矛,属卫矛科卫矛属。冬青卫矛灌木,高可达3米;小四棱,具细微皱突。革质,有光泽,倒卵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阔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有浅细钝齿。阳性树种,喜光耐阴,要求温暖湿润的候和肥沃的土壤,酸性土、中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萌生性强,适应性强,较耐,耐干旱瘠薄。对多种有毒......
目录

物种起源

因其属常绿灌木,四季常青,故冬青卫矛

形态特征

冬青卫矛冬青卫矛灌木植物,高可达3米;小四棱,具细微皱突。革质,有光泽,倒卵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阔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有浅细钝齿叶柄长约1厘米。

聚伞花序5-12花序梗长2-5厘米,2-3次分枝分枝花序梗均扁壮,第三次分枝常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小花梗长3-5毫米;绿色,直径5-7毫米;花瓣近卵,长宽各约2毫米,雄蕊花药状,向;丝长2-4毫米;子房每室2胚珠,着生中轴部。

蒴果近球状,直径约8毫米,淡红色种子每室1,生,椭状,长约6毫米,直径约4毫米,种皮红色,全包种子期6-7月,果熟期9-10月。

生长习性

冬青卫矛阳性树种,喜光耐阴,要求温暖湿润的候和肥沃的土壤。酸性土、中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萌生性强,适应性强,较耐,耐干旱瘠薄。极耐修剪整

分布范围

原产日本南部。海拔1300米以下山地有野生。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多有栽培

繁殖栽培

培育

冬青卫矛要用扦插法,嫁接压条和播种法也可。硬插在春、秋两季进,软插在夏季进。中国上海、南京一带常在雨季用当年生扦插,3-4周后即可生,成活率可达90%以上。园艺变种的繁殖,可用丝绵木作砧木于春季进靠接。压条宜悬用年生或更老的条进,一年后可与母株分离。至于播种法,则较少采用。移植宜在3-4月进,小苗可裸移,大苗需带土球。大黄杨适应性强,栽后一般不需要特殊管理。绿化上需要修剪成型的绿篱或单株,每年要在春、夏两季各进一次修剪,去除过密及过长

病虫防治

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作临时巢,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

防治法:

  1. 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
  2. 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灯光诱杀。
  3. 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50%杀螟松乳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500倍液喷雾(注意,Bt乳与杀菌同时使用,喷施时于阴天的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吃光后则啃食嫩皮层,导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虫翔能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防治法:

  1. 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灯光诱杀。
  2. 幼虫危害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
  3. 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日本龟蜡介

一年发生一代,以受雌成虫在梢上越冬。

防治法:

  1. 冬青卫矛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
  2. 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轮栽,及时清园,将落、杂草、病虫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基数,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理修剪,使其通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
  3. 防治:虫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150至200倍苦楝油乳;1%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
  4. 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粉蚜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梢和嫩吸汁危害,被害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唐山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法:

  1. 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
  2. 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虫啉粉喷施。

白粉病

危害黄杨,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影响生长。白粉病多分布于大黄杨正面,少有生长面的,单个病斑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之后不规则。

防治法:

  1. 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
  2. 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800倍液。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修剪,将病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防治。

斑病

冬青卫矛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成秃,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病害发生在新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

防治法:

  1. 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
  2. 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800至1000倍液进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3次。
  3. 冬季将落清除集中烧毁。

腐病

冬青卫矛腐病是大黄杨易感染的一种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条受害最严重,初期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落,后期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随着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

发病原因:起大黄杨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腐生生活。随着温的升高,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普遍。

防治法:

  1. 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
  2. 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可降低苗木发病率。
  3. 夏季幼苗采取搭荫棚等降温措施,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办法,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
  4. 及时剪除发病条,集中烧毁。
  5. 发病苗小量少时,可用毛刷涂50倍50%的多菌灵溶液或50倍25%的敌力乳油(丙唑灵)于发病初期的干处。病苗量大或发病盛期时,在苗木上普喷800至1000倍25%的敌力乳油或500至600倍50%的退菌特粉。两种法均是7天一次,连续进3至4次,就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种类介绍

冬青卫矛由于长期栽培叶形大小及面斑纹等变异,有多数园艺变型。如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var.aurea-marginatus,银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var.albomarginatus等都是栽培变型,不能视为正式分类单位。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冬青卫矛春季嫩初发,满树嫩绿,十分悦。古人咏黄杨诗,飓黄杨树,婆要千重,深圃翡翠,据古踞虬龙。描绘了黄杨姿,是家培养盆景的优良材料。密集而常青,生性强健,一般作绿篱种植,也可修剪成球色光泽洁净,新尤为嫩绿可受。它耐整扎剪,园林中多作为绿篱材料和整型植株材料,植于门旁、草地,或作大型坛中。其变种色斑谰,可盆栽观赏。

取材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的苗木,培养数年可移植上盆加工。亦可从山野选取老桩,掘起后,修剪过长根系及繁密条,先地养坯1-2年,再上盆加工。

上盆

  1. 选盆:黄杨常年油绿,宜用紫砂陶盆,盆色以紫色浅黄为好。盆据造型式而定。悬崖式宜用深千筒盆,斜于式或干式则用或长盆。
  2. 用土:盆景用土以熟化田园土或腐土掺拌适当垄糠灰为培养土,宜肥沃疏松,以通气透水性好的壤土为佳。老桩上盆宜带宿土。
  3. 栽种:黄杨较耐,可在春季萌前进,栽时要修剪过长过密根系,切勿使在盆中。刚栽种的黄杨宜放在半阴处。

造型

黄杨萌发性强,在造型前,可将头,让面四周或下萌发新技,再艺术造型的要求,攀扎干,在春季用棕丝攀扎为好。亦可粗扎细剪,制成云状或馒头状,或加工成自然树干则顺其自然之势,制成斜干式或卧俯式。若将黄杨桩景点缀秀石,则成“黄杨俯”。黄杨很耐修剪,萌发力强,为保持优美树型,必须常加工整

养护

  1. 浇水:黄杨湿润,盆景需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积水。夏季高温期,要早晚浇水,并喷面水。
  2. 施肥:在生长期5-8月,施2-3欢腐熟稀薄的饼肥水即可,冬季施1次基肥,用沤熟厩肥或干饼肥屑均可。
  3. 修剪:生长期随时剪去徒长、重叠及影响树的多余条。黄杨萌发较快,一般在发新梢后,将先端1-2剪去,可防止徒长。黄杨结果后,要及时摘去,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树势生长
  4. 翻盆:一般2-3年进一次,时间以春季萌发前为好。结翻盆剪去部分老及过长过密根系,换去1/2旧土,塞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以利根系发育

环保价值

对多种有毒体抗性很强,抗烟吸尖功能也强,并能净化空,是污染区理想的绿化树种。

医药价值

植物研究

该种最先于日本发现,栽培,观赏或做绿篱,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野生者多在近人家处发现,是否栽培逸出,尚不详知。该种果平滑,从未见有刺,马来西亚植物志记述此种果实有具刺倾向,恐怕不是此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叶黄杨叶

下一篇 大叶鸡菊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