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唇马先蒿

马先蒿, Pedicularis megalochila Li,玄参马先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多年生草本,干时不变黑色,高不超过15厘米。成丛,多至6-7条,细长,但中部多少纺锤变粗,长达15厘米,近端处渐细,有时有分枝,径达3毫米,颈部有须状支单条或成丛,草质,有贴伏的长白毛,不分枝多基生,生者多有腋生而变为苞片,柄长达......
目录

形态特征

大唇马先蒿图册多年生草本,干时不变黑色,高不超过15厘米。成丛,多至6-7条,细长,但中部多少纺锤变粗,长达15厘米,近端处渐细,有时有分枝,径达3毫米,颈部有须状支单条或成丛,草质,有贴伏的长白毛,不分枝多基生,生者多有腋生而变为苞片,柄长达2厘米,膜质而宽,基部鞘状膨大,缘有狭翅,叶片长2-5.5厘米,宽8-13毫米,羽状浅裂或有时深裂,裂6-14对,三角状卵形至卵状长,缘有重齿,近基数对较小很多,上面沿中肋有短细毛,中脉两旁几无毛,渐近裂前部处毛逐渐增加,面有清晰的细碎纹网,几无毛,较小,裂仅5-6对。花序显著离,常占长的大部,约5-6枚,最下之常不发达(?);苞片状,远短于,下披针,上卵形,柄均较苞片本身为长;花梗发达,长达1厘米,上部与萼的下半部均有密长毛;萼管长达8-9毫米,常有深紫色斑点,膜质,前深裂至2/3,缺沿边有长白毛,5条,宽阔,中另有细而清晰之1条,次多数,多达8-10条,有疏网结,齿5枚,后1枚很小,中间狭细,端亦作宽卵形膨大而有齿,长仅2毫米,其余4枚2大2小,均有柄,上面 卵形扇形膨大而有缺刻状重齿面有毛,外面有碎纹网花冠黄色,仅红色,管长约l5毫米,几伸直,外面有毛,盔直立部分显著仰向后,长约仅3毫米,上即为镰状弓而多少膨大的含有雄蕊部分,长约5毫米,宽3-3.5毫米,端多少急细为半环状卷的长,长达t0毫米,下极大,面有密细毛,宽25毫米,长20毫米,基部深心脏,缘有毛,中裂倒心脏,宽达9毫米,明一显凹头,基部楔形如柄,完全不向前凸出,侧裂多少,两端均雄蕊着生于管中部,丝两对均被毛,前1对毛极密,后1对较疏;花柱不伸出。

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肉质。多条从基部发出。基生成丛,有长柄,柄长2-5cm;叶片披针状长,羽状全裂,裂9-12对,卵形,边缘有锐齿少,柄短。总状花序短;苞片状,无毛或有疏毛;花萼卵形齿5,后1枚较小,全缘,其余的基部狭缩,上部卵形且有锯齿花冠玫瑰色,筒长于萼1倍,盔上多少膝状屈向前,长达8-10mm,常作S,下宽2.5-3cm,基部宽心形,伸到筒的后,侧裂大于中裂1倍;雄蕊着生于筒端,前1对丝有毛。蒴果披针状卵形,有小凸尖。种子,有网纹。期7-8月。注:马先蒿马先蒿(磊马先蒿),图来源

大唇马先蒿图册大唇马先蒿图册

地理分布

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0-4500m的山谷潮湿处和高山草甸中。

变种

马先蒿变种红花变型

与前一变型之,在于其作种种不同的红色,自浅红而有白色边缘,一直到全部红紫色,由于变化太多,无法区,故总起来以一变型来代表它们。

亦产我国西藏昌都专区西南部、及稍向西的地区,亦见于不丹

马先蒿状变种 图版LXXXVIII,4

这一变种的花冠黄色,其管色较浅,盔部则深棕红色,管长达38毫米,有成的白毛,端稍稍扩大,盔直立部分仅高2.5毫米,稍稍后仰,端以近乎直角的角度转折向前成为指向前上的含有雄蕊部分,长约5毫米,宽约2.2毫米,其端则自斜下成为向下而半环状的细,长约4.5毫米,端有不显著的细齿,下不摊平,常包裹盔部,宽14毫米,长约相等,全面有细毛,缘有较长的缘毛,基部作浅心脏,中裂状,向前伸出一半以上,端凹头,长约6毫米,宽约4毫米,侧裂仅略比中裂宽,为纵置的狭丝着生于管近端处,前1对密生长毛;花柱略伸出于端。蒴果斜卵状长,指向前上,前缝丝几伸直,后缝线弓,长约15毫米,宽约4.5毫米。

产我国西藏昌都专区西南部(牟洛、兰贡),生于海拔4,200-4,300米的陡草坡的灌丛中。

这一变种是马先蒿变态中的一个最极端的型式,其部构造与前面的大变种相比,管长得很多,花冠则小得很多,而且下中裂狭而作状,如不是有许多中间的型式,作为一个种是毫不过分的。因为大变种的记载不够全面,所以把这一变种的部详加记载,以便得到一个完整的比较。这里也加上了蒴果状,以补那一变种的不足。

药用相关

功能

清热,解毒,利湿痢疾腹泻炎尿路感染。

药材鉴定

性状鉴 肉质,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状,羽状全裂,裂缘有锐齿苞片产太;花萼长卵状,全缘花冠玫瑰色。蒴果披针状卵形,有小凸尖。微,味微苦。

成分鉴定:采用硅柱、大孔树脂柱、Sephadex LH-20柱、反相C18柱等柱层析手段,对 马先蒿的化成分进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化物,其1H NMR和13C NMR鉴定结果为木犀草素(luteolin,1)、芹菜素(apige-nin,2)、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3)、3,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3,5,7-trihydroxy-3’,5’-dimethoxyl fla-vone,4)、毛蕊苷(verbascoside,5)、异毛蕊苷(isoverbascoside,6)、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luteolin-4’-O-β-D-glucoside,7)。这7个化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藏药马先蒿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性味

味甘;苦;性平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

出处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四块瓦

下一篇 大唇香科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