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块瓦

大块瓦,中药。为马兜铃植物细辛Asarum geophilumHemsl.的或全草。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疏风宣肺止咳,止痛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渊痰饮咳喘,风寒湿痹,毒蛇咬伤或全草。味辛,性温。归疏风宣肺止咳,止痛消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渊痰饮咳喘,风寒湿痹,毒蛇咬伤。1、治感冒风寒鼻炎,慢性气管炎,哮喘:用大块瓦......
目录

入药部位

或全草。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功效

疏风宣肺止咳,止痛消肿。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渊痰饮咳喘,风寒湿痹,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

1、治感冒风寒鼻炎,慢性气管炎,哮喘:用大块瓦1.5-4.5g,水服。

2、治湿痹痛,毒蛇咬伤:用大块瓦3-4.5g,水服或浸酒外擦(蛇伤擦伤周围)。(1-2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用法用量

服:汤,1-3g。外用:适量,捣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者慎服,孕妇服。

采集加工

4-5月挖取带全草,除去泥土,置通处,阴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生柔毛。横走。叶柄长3-15cm,密被黄棕色柔毛;卵形或长卵形,密生柔毛;心形、卵状心形或宽卵形,长5-10cm,宽5.5-12.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生短毛或无毛,下面初被密生黄棕色柔毛。紫色花梗长5-15mm,有毛;花被与子房合生部分球状或卵状,花被管短,中部以上与花柱等高处有窄的凸环,花被浅绿色,表面密生紫色点状毛丛,边缘金黄色(干后紫色),两面有毛;雄蕊丝比花药稍短,药隔伸出,锥尖或状;子房下位,被毛,花柱短于雄蕊,先端6裂,柱头生,向外下延成线形蒴果卵状,直径约12mm。期4-6月。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或山谷湿地。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药材性状

较短,直径1-3mm,节间长0.3-1.3cm;皱纹细密。细长,黄色展平后心形、卵状心形或宽卵形,长5-10cm,宽5.5-12.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有的有毛,下面密生黄棕色柔毛;叶柄长3-15cm,密布黄棕色毛茸。

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药志》:“搜,发汗,化痰,通窍,止痛。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痰饮咳喘。”

2、《广西本草选编》:“疏风寒宣肺止咳。”

3、《广西民族药简编》:“全草捣烂与鸡蛋服可避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夜关门

下一篇 大地棕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