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尾摇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50厘米,被粗毛。对生或互生,卵形至卵状,长3~8厘米,稍有毛,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下延至叶柄上。穗状花序生或与对生,长3~10厘米,弯全部生于总轴的一面,最下部的先放;萼绿色,5裂;花冠浅蓝色或近白色管状部秃裸,裂5,扩展,花冠长约5毫米,直径3~3.5毫米;雄蕊5,藏;花柱生,端有一扁锥状的盘。果长4~5毫米,由2个卵形坚果组成。......
目录

植物简介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粗壮,直立,多分枝,被展的糙伏毛。互生或近对生,卵形,长3-9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尖,基部截形,下延至叶柄呈翅状,叶缘波状波状,上下面均被短柔毛或糙伏毛,有时硬毛稀疏生,叶脉明显,侧脉5-7对,上面凹陷,下面突起,被展的硬毛及糙伏毛;叶柄长2-5厘米。镰状聚伞花序长5-15厘米,单一,不分枝,无苞片无梗,密集,呈2列排列于花序轴的一侧;萼片披针,长1.5-2毫米,被糙伏毛;花冠浅蓝色或蓝紫色,高脚碟状,长3-4毫米,基部直径约1毫米,部收缩为0.5毫米,檐部直径2-2.5毫米,裂小,近,直径约1毫米,皱波状花药卵形,长约0.5毫米,着生花冠筒基部以上1毫米处;子房无毛,花柱长约0.5毫米,上部变粗,柱头短,呈宽锥体状,被毛。核果无毛或近无毛,具肋棱,长3-3.5毫米,深2裂,每裂瓣又分裂为2个具单种子的分核。果期4-10月。

广东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福建台湾云南西南部。生海拔5-650米丘陵、路边、河沿及空旷之荒草地,数量较多,生长普遍。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布。

全草入药,有消肿解毒,排脓止疼之效,肺炎,多发性疖肿睾丸炎及口腔糜烂等症。

大尾摇图册大尾摇图册

基本资料

】鱿鱼草、斑草、 猫尾草、象癀、象草,须草、大狗尾、 象、 天芥菜、狗尾虫、四角苏、勾头蛇、臭柠檬

【来源】紫草科 天芥菜植物大尾摇Heliotropium indic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平。

【功能治】清热解毒。用于肺炎脓肿脓胸腹泻痢疾睾丸炎,白喉口腔糜烂,疖。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或取汁漱

【化成份】大尾摇含生物碱:大尾摇碱(indicine),乙酰大尾摇碱(acetyl indicine),大尾摇宁碱(indicinine),N-氧化大尾摇碱(indicine N-ocide),剌凌德草碱(echinatine),仰卧天芥菜碱(supinine),欧天芥菜碱(heleurine),天芥菜碱(heliotrine),毛果天芥菜碱(lasiocarpine),N-氧化毛果天芥菜碱(lasiocarpine N-ox-ide)。种子油三酰甘油及氰类脂(cyanolipid)中均含C16、C18脂肪酸,氰类脂中C16、C18脂肪酸与会,3-二羟甲基丙烯腈成酯。

【摘录】《 全国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

大尾摇

(《福建民间草药》)

【异】鱿鱼草、斑草(《福建民间草药》), 猫尾草(《南宁市药物志》),象癀(《闽南民间草药》),象草、须草(《福建草药》)。

【来源】为紫草植物大尾摇的全草或

性味归经

【采集】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苦,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辛,凉。"

③《闽南民间草药》:"苦,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

功用主治

【功用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肺炎脓胸咽痛咳嗽膀胱结石,小儿急惊,口糜肿。

【药理作用】的水提取液给麻醉猫静注射可降压并兴奋呼吸,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醇提取液则均无作用。水提取液对离体豚回肠无明显作用,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可升高其张力;醇提取液则均为抑制。对蟾蜍二者均无影响,对离体大子宫则二者均有显着兴奋作用。水提取液及醇提取液均有催产素样作用。的提取物对小的Schwartz病(腹水型),具有抗肿作用(延长寿命)。

①《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解毒。治发热结斑,肺炎脓胸。"

②《南宁市药物志》:"消肿解毒积,服治膀胱结石石灰水熏洗治蛇头疮。"

③《闽南民间草药》:"治咽喉痛,咳嗽,疮肿初起,口腔糜烂。"

④《闽南民间草药》:"治妇女痛经月经不调,期周身疼痛。"

【用法与用量】服:汤,鲜者1~2两;或绞汁蜜调服。外用:水洗或捣汁含漱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选方应用

【选】①治癍痧腹痛大尾摇鲜全草一至二两。汤服。

②治肺炎脓疡,脓胸大尾摇鲜全草二两。汤调蜜服;或鲜全草二至四两捣烂绞汁,调蜜服。

③治睾丸肿痛:大尾摇二两。水服。

④治小儿急惊大尾摇四钱,干黄草三钱,加食盐少许,水服。

⑤治口腔糜烂:大尾摇捣烂绞汁含漱,日四至六次。

⑥治疖:大尾摇二两,食盐少许,水服;另取鲜以冷饭捣烂。(选出《福建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

取干品60克切碎,加水lOOO毫升,缓至500毫升。每次20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小儿酌减。治疗213例,服药1~3天痊愈者37例,4~5天者96例,6~10天者52例,10天以上者28例。初步观察,对疖初期、化脓期、组织坏死期均有效,早期使用效果较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