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百解薯

大百解薯马兜铃植物广西马兜铃块根。生于山谷林中。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止的功效。治痉挛性痛;腹痛急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跌打损伤;疮肿毒;外伤;蛇咬伤结核。广西马兜铃木质大藤本。块根或纺锤,常数个相连。嫩有棱,密被污黄色或淡棕色长硬毛。叶柄长6-15cm,密被长硬毛;叶片厚纸质至革质,卵状心形......
目录

形态特征

大百解薯

广西马兜铃木质大藤本。块根或纺锤,常数个相连。嫩有棱,密被污黄色或淡棕色长硬毛。叶柄长6-15cm,密被长硬毛;叶片厚纸质至革质,卵状心形,长11-25cm,宽9-22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心形,边全缘,嫩上面疏被长硬毛,成长两面均密被污黄色或淡棕色长硬毛,基出5条,网下面明显隆起。总状花序腋生,有2-3朵;花梗常向下弯垂,密被污黄色或淡棕色长硬毛;苞片,密被长硬毛;花被管中部急剧弯,弯处至檐部与下部近等长而较狭,外面淡绿色,具褐色纹和纵棱,密被淡棕色长硬毛,面无毛;檐部盘状,上面蓝紫色而有暗红色棘状突起,具网,外面密被棕色长硬毛,边缘浅3裂,裂阔三角,先端短尖,部近黄色,稍突出成领状;花药成对贴生于蕊柱近基部;子房,6棱;蕊柱边缘向下延伸而翻卷,具乳头状突起。蒴果暗黄色,长,长8-10cm,有6棱,成熟时自先端向下6瓣裂。种子卵形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谷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性状

性状鉴块根肥大,纺锤,长30-60cm。表面棕褐色,有时有须根须根痕。质坚而硬,断面类白色

成份

含尿囊素,马兜铃酸,β-谷甾醇,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酯和6-甲氧基马兜铃酸A甲酯。块根还含兰花碱。

药理作用

大百解薯

1、镇痛作用从广西马兜铃中提取的总生物碱腔注射后有明显抑制酸诱发的小扭体反应,ED50为176.55mg/kg,作用持续2小时,总碱腔注射或脑室注射给药均能明显提高小痛阈。对小脚掌皮肤温度无明显影响。总碱镇痛作用以给药后30分钟最强,持续2小时以上,而镇痛强度随量加大而增强,以腔注射量300mg/kg的1/125(2.4mg/kg)脑室注射,其镇痛作用强度和作用时程与腔给药相当,表明总碱镇痛作用不是由于降低脚掌皮肤温度所致,而有中枢参与作用。纳酮不能拮抗总碱镇痛作用,表明与受体无

2、解痉作用总碱对离体豚回肠自动收缩及乙酰碱和氯化钡所致的肠收缩均呈抑制作用。对临床各种疾患所致平滑痉挛性腹痛,止痛效果较好。

3、升白细胞作用马兜铃酸(要为马兜铃酸A)3mg/kg灌,每日1次,连续6日,对环磷酰胺或60Co照射所致小白细胞降低有明显升白细胞作用。在60Co照射后,皮下注射这种马兜铃酸0.5mg/kg,每日1次,连续3次,可使给药组动物数普遍比对照组多,可能是马兜铃酸可促进骨髓干细胞的分裂指数,提示马兜铃酸可促进骨髓细胞进入增殖周期。

毒性

总碱1g/kg量给小腔注射,24小时无死亡。总碱8mg/kg给大1次注射,见犬出现安静、少动、食量减少,但于10~刘4小时恢复正常。小灌服马兜铃酸(要为马兜铃酸A)的LD50为47.87±8.25mg/kg。小后活动减少,,竖毛,减食,第4日始死亡,持续12日。兔6mg/kg服,每日1次,第3日即减食,第5日拒食,全组3只兔死亡。病理组织检查呈急性功能衰竭的态变化。兔1.5mg/kg服,每日1次,第8日时3只兔中1只死亡,另2只给药第8日和停药后6日非蛋白氮(NPN)均显着升高,停药16日后恢复正常。病理组织检查小管上皮有变性,小管有管型,3只狗每日灌0.8mg/kg,连续35日,有减食、拒食消瘦等,1只狗给药结束后,清丙氨酸转氨酶略升高,余未见异常。马兜铃酸A有致突变作用,Ames法试验表明,在加或不加S9时回变菌落数皆明显增加,呈量效系。微核试验表明马兜铃酸A可使微核率升高。

功效及服用

性味】苦;;有小毒

归经大肠

【功能治】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止痉挛性痛;腹痛急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跌打损伤;疮肿毒;外伤;蛇咬伤结核

【用法用量】服:汤,6-9g;研末,1.5-3g。外用:适量,干品研末撒患处;或鲜品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皂角

下一篇 大白顶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