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花美人蕉

大花美人蕉 美人蕉(拉丁:Canna × generalis L.H.Bailey),是美人蕉美人蕉植物美人蕉高1.5米,花序均被白粉,大,较密集,花冠披针期秋季。原产自美洲、印度,全国均有栽培。其喜光,耐旱,适应性强,具一定耐力,可耐短期水涝,因其叶片硕大,苞鲜艳美丽,期长久,宜作景或在坛中栽植,也可丛植。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 治:急......
目录

基本内容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

    治:急性黄疸炎;白带过多;跌打损伤;疮荡肿毒;子宫外伤

  美人蕉原产美洲热带。喜高温炎热,阳光充足。以肥沃壤土最适宜。耐湿,但忌魁水。怕强,不耐。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地上部枯萎,地下地越冬。

形态特征

美人蕉株高约1.5米,花序均被白粉。叶片,长达40厘米,宽达20厘米,叶缘叶鞘紫色总状花序生,长15-30厘米(连总花梗);大,比较密集,每一苞片2-1朵;萼片披针,长1.5-3厘米;花冠管长5-10毫米,花冠披针,长4.5-6.5厘米;外轮退化雄蕊3,倒卵状匙,长5-10厘米,宽2-5厘米,色种种:红、桔红、淡黄白色均有;唇瓣倒卵状匙,长约4.5厘米,宽1.2-4厘米;发育雄蕊披针,长约4厘米,宽2.5厘米;子房球,直径4-8毫米;花柱,离生部分长3.5厘米。期:秋。

大花美人蕉图册大花美人蕉图册

产地分布

美人蕉法国美人蕉的总称,要由原种美人蕉杂交改良而来,原种分布于美洲热带。中国各地广为栽培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候,不耐霜冻,生育适温25-30℃,喜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在原产地无休眠性,周年生长;性强健,适应性强,几乎不择土壤,以湿润肥沃的疏松壤土为好,稍耐水湿。畏强。春季4-5月霜后栽种,萌发花芽小花自下而上放,生长季里的压陆续萌发成新,自6月至霜降前不断,总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可路地越冬,长江以北必须人工保护越冬。

不耐,怕强和霜冻。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良好。深秋植株枯萎后,要剪去地上部分,将挖出,晾晒2-3天,埋于温室通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浇水,保持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繁殖

  常用分繁殖,于早春萌前,挖起,分割成段,各带眼2-3个,直接栽植地。

栽培

  适应性广,不择土壤,但要施足基肥,栽植深度8-10厘米。前施1-2次追肥,后将及时剪去,以免消耗养分,并促使新抽出,连续不断。地上部枯萎后,剪去,盖于植株,以备安全越冬。翌春萌前清除覆盖材料,以利新出土。

病虫害

  要有花叶病危害,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蚜虫,以防继续传毒蔓延病害。虫害有蕉苞虫幼虫危害,咬食叶片,影响植株生长,可用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喷杀幼虫。

应用

  美人蕉叶片翠绿朵艳丽,色有乳白、淡黄、桔红、粉红、大红、紫红和洒金等,宜作景或在坛中栽植,也可成丛或成带状种植在林缘、草地边缘。矮生品种可盆栽或作阳面斜坡地被植物

  美人蕉兰蕉、红艳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多年生卉,为多种源杂交的栽培种。地下具肥壮多,地上假直立无分枝,株高1米至1.5米,全身被白霜。大型,互生,呈长叶柄鞘状。总状花序,常数朵至十数朵簇生在一起,萼片3枚,绿色,较小,花被3,柔软,基部直立,先端向外翻。色丰富,有乳白、米黄、亮黄、橙黄、橘红、粉红、大红、红紫等多种,并有复色斑纹。处的雄蕊多瓣化而成花瓣,其中一枚常外翻成状,其他的呈旋卷状。蒴果,外被软刺,种子黑色期6月至10月。 美人蕉色而分成不同品种外,其色有粉绿、亮绿或古铜色,也有红绿镶嵌或黄绿镶嵌的花叶品种。还有矮生种,株高仅50厘米至60厘米。高生种的蕉藕,株高可达2米至3米。

  美人蕉原产于美洲热带,亚洲热带亦早有栽培,在我国南北各地栽培极为普遍。性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在华南亚热带地区为常绿植物,新老植株自然更迭,四季生长,无休眠。长江流域,凡土壤不结冻的地区,冬季落可在土层中越冬,但宜加覆盖物防保护。北需将放在0℃以上的室贮藏。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而疏松肥沃、通透性能良好的壤土生长好。

通常以分割繁殖,可每年分割一次,一棵母株可分成4株至5株,每株必须带1个以上的顶芽,从分枝部分切。在北为了使其提早,多在3月初将冬藏的分割,每3株至4株用素面沙上盆假植,放在中温室常保持盆土湿润,室温在18℃以上,4月中旬萌发,5月上旬成苗即可盆整坨定植坛。 美人蕉也可播种繁殖美人蕉种皮相当坚硬并带一层不透水的物质,播种前可用砂纸搓磨把表皮磨薄,放30℃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然后在高温室盆播。早春2月播种,苗高10厘米时带土坨分苗移栽,上盆或下地,当年即可实生苗常常发生变异,可在后进优选,往往可得到一些优良性状的新个体,再用无性繁殖法保存下来。

可地栽也可盆栽。地栽前应充分施肥并进深翻。单栽植时株应保持60厘米至80厘米,地下在一年中不断横向伸展并不断萌发新株,因而株不可太小。常年管理简单粗放,保持土壤湿润,不必追肥。北早霜后把控出,晾晒数日至外皮发干入冷室盖上干沙贮藏。盆栽宜选5的矮型速生品种,3个株一组上径25厘米大盆养护,2月初放中温室,保持温度平稳、光照充足、空流通、水肥适度,“五一”即可展出。

  美人蕉栽培及管理

概述

  美人蕉(Canna generalis Bailey),又红艳蕉,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属多年生卉。原产美洲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各地广为栽培期长,在我市盛期为4~10月间。近年来,以其抗污染、期长、易栽培、管理粗放、花叶俱美等优良特性成为潮汕地区的绿化常用卉。

  但是,如果栽培管理不当,将出现植株干徒长,植株泛黄,种植一年后长势变弱,以及冬季地上部分过早枯死,导致植土过早裸等情况,缩短了美人蕉期,影响观赏效果。

  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本人对美人蕉在公共绿地的栽培和养护管理积累了一套之有效的验,其养护管理的美人蕉期长,期调控和观赏效果好,期长达12个月,实现了全年不断。为城市园林美、环境美增添靓丽的色彩。

 

栽培

  土壤美人蕉生长发育的基础,它对美人蕉根系生长、养分的吸收以及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影响。美人蕉喜高温,根系发达,而为浅性,多分布在15cm至30cm的地表层,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微酸性疏松肥沃的土壤,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与通良好的土壤生长最佳。种植时用有机肥鸡屎(粪)和微酸性种植土混而成的疏松土壤最有利于其根系生长和新分蘖。由于根系分布较浅,种植时对翻土深度要求不严,约为15cm左右。种植深度以土面盖过球部2cm至3cm,保持植株直立,不易倒伏为度。

 

养护管理

  美人蕉适应性强,生长快,多,在养护管理上;应注意抓好施肥、浇水、修割、防越冬、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1.施肥

  美人蕉喜肥,栽植时施足基肥,常用的肥料有:疏松有机肥鸡屎(粪)、生饼、尿水、复肥、磷肥等。肥料的选择和肥料施用的时机应据季植株生长情况而定。过实践,春天,美人蕉的嫩始萌动时施用第一次疏松有机肥可以有效地疏松土壤、补充养分和保持湿度,为日后分蘖植株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鸡屎(粪)为的有机肥肥效长,疏松土壤效果好,但肥效较慢,这时,为加快加强肥效,可混施一次复肥和一次尿素。进入生长期的植株,由于生长快,多,需要不断追肥。据观察,每二十五天结松土施放一次生饼或鸡屎(粪)拌放磷肥,效果更好。它含有的养分较全面,特是氮、磷、钾元素充足,能有效地促进生长,加深色,使大色油绿。其缺点肥效较慢,影响公共绿地的游览环境。我们在作业过程中采用施肥后覆土的法解决。冬季时美人蕉进入休眠期,但潮汕地区候温暖,如果养护得当,美人蕉期可延续至全年有观赏,这个时期应注意对磷、钾肥的补充和加放草木灰,以便增强植株能力。

  2.浇水

  在美人蕉的日常管理养护中,水分控制好坏,直接影响植株质量,浇水不当,过干过湿都易造成美人蕉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故必须适量适时,据季,天而灵活掌握,一年之中浇水的次数与水量始终是个变数,只能靠管理者的观察与丰富的验积累来操作。

  (1)春季浇水:春天温回升,植株解除休眠,部分叶芽正常生长,水分消耗量也随之增加,浇水时间以每天浇水1次。

  (2)夏季浇水:夏天正逢植株生长旺盛,消耗水分也多,需每日早晚浇水1次,至6月雨季,则每日浇水1次,遇大雨时应及时排涝,7月份适当增加浇水分量,必要时用水喷洒面,以降低温度,增加湿度。保持面清洁,色鲜嫩。

  (3)秋季浇水:秋天温虽有下降,但空仍十分干发量很大,也要常浇水,保持土面湿润,10月以后,温逐日下降,浇水量则应酌情减少,植株干水分含量降低,组织发育充实,以增加抗能力。

  (4)冬季浇水:进入冬天,美人蕉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水分消耗极少。每日浇水1次,冬天的浇水应先在温高时进,阳光下浇水效果最佳,浇水一般在下午二时左右进为好。

  3.修割

  地栽的美人蕉如有足够的空间,自生长可得到端正的植株,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的因素很多,如因病虫害,造成黄、病,或空间竞争使植株的一部分接受不到阳光而失去平衡,或冬季袭击,或因建筑墙面反射强烈日光灼伤一部分叶片,在生长旺盛,新分蘖极为旺盛,容易出现过密,都需要通过修割,以达到植株状完整,丰满适度。一般修割是据不同的季植株生长情况灵活操作。

  三月至十月份是美人蕉生长旺盛的季,由于新分蘖极为旺盛,容易出现植株过密,必须每隔三日割除植株,无的弱株、病株和退化植株。单一品种成栽植还要注意拔除杂色品种,这样,有利于壮萌发生长、矮化植株,使整齐。据实践验,植株数控制在每平米10株至15株(地栽每平米种植28株至36株),以便全年不断。

  4.病虫害防治

  美人蕉病虫害比较多,发病较普遍,在栽培中应严格检疫措施,以防为,防治结,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1)病害:美人蕉常见的病害有花叶病,蕉锈病,黑斑病,梭斑病等。

  ①花叶病:要是由黄瓜花叶病毒所致,该病毒通过汁液接触和蚜虫传播,由于美人蕉多采用分繁殖,易使病毒年年相传,逐年加重。且病毒的寄广,可使多种植物受侵染。

  防治:必须及时拨除病株并销毁。不用带病毒的繁殖材料。在整个生长期注意治蚜防病。

  ②蕉锈病:感病初期,病两面均出现黄色小斑,尤以为多,病斑迅速扩大,叶片凋萎,吹水溅可将夏孢子传至健上,萌发、侵入,反复为害,凉爽天,发病率仍很严重。炎热,干的天反而较轻。一般3月至4月份即见发病。

  防治:在冬季清除病及病株残体、集中烧毁。用65%福美锌400倍液,每隔一星期喷1次,共3至4次,或喷0.3度石硫合剂1次,或20%粉锈宁乳2000至3000倍液1次,注意交替使用,可以减轻病情。

  ③黑斑病:病菌侵入后出现黄色小斑。病斑扩大后为,直径5mm至15mm,褐至黑褐色,病菌在落上越冬,翌年五、六月始危害,以七月、八月份最为严重。

  防治:必须加强管理,种植不要过密。发病时定期喷50%托布津500至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

  ④梭斑病:该病要危害叶片,被侵染的叶片上出现红褐色病斑,或黑褐病斑,在阴而潮湿的天中,病斑面产生灰色稀薄的霉层,美人蕉梭斑病真菌侵染起,该菌要在病株体上越冬,翌年春天植株生长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病菌随传播,侵染植物起危害。

  防治:在秋冬季,将美人蕉的病株残体彻底清除,并集中销毁,减少越冬病菌,以控制翌春的发病。

  药防治:病害严重的地,在发病初期,先摘除病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800倍液,雷多米尔粉500倍液。

  (2)虫害:美人蕉虫害较少,常见有焦苞虫,小地老虎等。

  ①焦苞虫:幼虫卷成芭,食害叶片。发生多时,苞累累,焦残缺不全。

  防治:摘除虫苞,杀死其中虫体。

  冬春清除枯残株,消灭其中越冬幼虫。

  喷90%敌百虫800倍液,毒杀幼虫。

  ② 小地老虎:植株叶片可见排列整齐虫洞,严重可损坏花芽,导致无株产生。

  防治:可用敌敌畏、氧化乐果、乐斯本混液喷施。

大花美人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苞叶千斤拔

下一篇 大花细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