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苞甲跖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粗壮大草本。茎常直立,有时基部节上生根,高 达1米,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无毛或疏生短毛(幼时一侧被一列棕色柔毛)。叶无柄;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2-7厘米,顶端渐尖,两面无毛或有时上面生粒状毛而下面相当密地被细长硬毛;叶鞘长1.8-3厘米,通常在口沿及一侧密生棕色长刚毛,但有时几乎无毛,仅口沿有几根毛,也有的全面被细长硬毛。总苞片漏斗状,长约2厘米,宽1.5-2厘米,无毛,无柄,常数个(4-10)在茎顶端集成状头,下缘合生,上缘急尖或短急尖;蝎尾状聚伞花序有花数朵,几不伸出,具长约1.2厘米的花序梗。花梗短,长约7毫米,折曲;萼片膜质,长3-6毫米,披针形;花瓣蓝色,匙形或倒卵状圆形,长5-8毫米,宽4毫米,内面2枚具爪。蒴果卵球状三棱形,3室,3爿裂,每室有1颗种子,长4毫米。种子椭圆状,黑褐色,腹面稍压扁,长约3.5毫米,具细网纹。花期8-10月,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生长习性
生一海拔(110-)1000-2000(-2700)m的溪边、山谷及山坡林下阴湿处。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
药用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