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
名称
![]() | ![]() |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10米;幼枝被短柔毛,枝黄褐色,髓坚实;冬芽圆锥状,芽鳞褐色,被毛。
叶片纸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宽3-9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通常全缘,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短柔毛,背面常有腺点,侧脉6-10对;叶柄长1-8厘米。
伞房状聚伞花序,生于枝顶或叶腋,长10-16厘米,宽20-25厘米;苞片线形,长3-7毫米;花小,有桔香味;萼杯状,外面被黄褐色短绒毛和不明显的腺点,长3-4毫米,顶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外面疏生细毛和腺点,花冠管细长,长约1厘米,顶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5毫米;雄蕊4,花丝长约1.6厘米,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子房4室,每室1胚珠,常不完全发育;柱头2浅裂。
果实球形或倒卵形,径5-10毫米,绿色,成熟时蓝紫色,为红色的宿萼所托。花果期6月至次年2月。
产地生境
药用价值
中药属性
药材概述
大青始载于《别录》,《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古代本草均有记载。在形态描述方面,仍推《纲目》与 《植物名实图考》的记述较为详细。《 纲目》云:大青,处处有之。高二三尺,茎圆,叶长三四寸,面青背紫,对节而生。八月开小花,红色成簇,结青实,大如椒颗,九月色赤。《 植物名实图考》云:今江西、湖南山坡多有之。叶长四五寸,开五瓣圆紫花,结实生青熟黑,唯实成时,花瓣尚在,宛似托盘。
汉语拼音:DàQīnɡ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edendrumcwtophyllumTurcz.
主治: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毒性:大青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8g/kg;腹腔注射5g/kg。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平原,路旁。 丘陵。山地林下或溪谷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丝状。多皱缩卷曲或破碎。上表面棕黄色、棕黄绿色至暗棕红色,下表面色较浅。纸质而脆。气微臭,味稍苦而涩。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被 针形,长4-16cm,宽1-4cm,先端钝尖或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翼状叶柄;全缘或微波状,上下表面均灰绿色或棕绿色,无毛,羽状网脉,主脉在下表面突出。质脆。气微,味稍苦。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① 表皮细胞表面观长多角形、类长方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垂周壁较平直或稍弯曲,呈连珠状增厚;下表皮气孔较多, 不等式, 副卫细胞3(-4)个,可见2-3个气孔聚集,具共同副卫细胞。
② 厚角细胞纵断面观长条形,角隅处壁厚至14μm。
③ 靛蓝结晶蓝色,存在于 叶肉细胞中,有的表皮细胞亦含,呈细小颗粒状或片状,常聚集成堆。
④ 橙皮甙样结晶存在于 叶肉或表皮细胞中,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呈针簇状,直径3-22μm。
⑤ 网纹及 螺纹导管直径7-54μm。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叶肉分化不明显,栅栏细胞常3列,呈长方形。主脉处表皮细胞内侧各有数列厚角细胞, 维管束7-9个,中间1个较大,外韧型。主脉和叶肉 薄壁组织散有含 芥子酶的 分泌细胞,类圆形,直径10-40μm,内含棕黑色颗粒状物。
理化鉴别
⑴取该品粉末进行 微量升华,可得淡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检查靛蓝或靛玉红)
⑵取该品粉末水浸液,置 荧光灯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⑶ 薄层色谱取该品粉末0.5g,加 氯仿2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lh滤过,滤液浓缩至l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lml各含l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饭上,以苯-氯仿- 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靛蓝、靛玉红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蓝色斑点和浅紫红色斑点。
中医传承
文献论述
1、《 纲目》:大青,能解心胃热毒,不特治伤寒也。朱肱《活人书》治伤寒发赤斑烦痛,有犀角 大青汤、大青四物汤,故李象先《指掌赋》云:阳毒则狂斑烦乱,以大青、 升麻,可回困笃。诸蓝形虽不同,而性味不远,故能解毒除热,惟木蓝叶力似少劣,蓝子则专用 蓼蓝者也。至于用淀与青布,则是刈蓝浸水,入石灰澄成者,性味不能不少异,不可与蓝汁一概论也。有人病呕吐服玉壶诸丸不效,用蓝汁入口即定,盖亦取其杀虫降火尔。如此之类,不可不知.......主热毒痢,黄疸, 喉痹,丹毒。蓝叶汁,解 斑蝥、 芫青、 樗鸡、 朱砂、砒石毒。
2、《本草经疏》:《甄权云大青味甘,能去大热,治温疫寒热。盖大寒兼苦,其能解散邪热明矣。《经》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此之谓也。时行热毒,头痛大热口疮,为胃家实热之证,此药乃对病之良药也。
3、《本经逢原》:大青,泻肝胆之实火,正以祛心胃之邪热,所以小儿疳热、丹毒为要药。
4、《本草正义》:蓝草,味苦气寒,为清热解毒之上品,专主温邪热病,实热蕴结,及痈疡肿毒诸证,可以服食,可以外敷,其用甚广。又能杀虫,疗诸虫毒螫者,盖百虫之毒,皆由湿热凝结而成,故凡清热之品,即为解毒杀虫之品。又凡苦寒之物,其性多燥,苟有热盛津枯之病,苦寒在所顾忌,而蓝之鲜者,大寒胜热而不燥,尤为清 火队中驯良品也。
5、其他《 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 狼毒、 射罔毒。 《唐本草》:大青,用叶兼茎,不独用茎也。《本草图经》:大青,春生,青 紫茎,似 石竹苗叶,花红紫色,似 马蓼,亦似 芫花,根黄。古方治伤寒、黄汗、黄疸等有大青汤,又治 伤寒头身强、腰脊痛葛根汤亦用大青,大抵时疾药多用之。陶弘景:大青,《本经》又无,今出东境及近道,长尺许,紫茎.......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蓝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烦闷。甚疗蜂螫毒。《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 菌痢,咽喉炎, 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热, 齿龈出血。《江西草药》:治急性肝炎,肺结核,矽肺,牙痛,蛇伤,过敏性皮炎。
经验附方
1、预防乙脑,流脑: 大青叶五钱, 黄豆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天。(《江西草药》)
2、治乙脑,流脑,感冒发热,腮腺炎:大青叶五钱至一两,海金砂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3、治温毒发斑:大青四两,甘草、胶各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分作四服,尽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发汗不解,及吐下太热,甚佳。(《补缺肘后方》)
4、治时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大青三两, 栀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两,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无所忌。(《延年方》大青汤)
5、治麻疹色太红,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 元参、 生地、石膏、知母、 木通、 地骨皮、荆芥、甘草、 淡竹叶。水煎热服。(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汤)
6、治风疹,丹毒:大青捣烂,鼍之即散(先以磁锋砭去 恶血)。(《本草汇言》)
7、治热甚黄疸:大青二两,茵陈、 秦艽各一两, 天花粉八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8、治无黄疽型肝炎: 大青叶二两, 丹参一两,大枣十枚。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9、治热病不解,下痢困笃欲死者:大青四两,甘草、 赤石脂三两,胶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尽更作,日夜两剂。(《补缺肘后方》大青汤)
11、治热盛时疟,单热不寒者:大青嫩叶捣汁,和生白酒冲饮。(《方脉正宗》)
12、治肺炎高热喘咳:鲜大青叶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13、治上气咳嗽,呷呀息气,喉中作声,唾粘: 蓝实叶浸良久,捣绞取汁一升,空腹顿服,须臾以杏仁取汁煮粥食之,一两日将息,依前法更服,吐痰方瘥。(《梅师集验方》)
14、治血淋,小便尿血:鲜 大青叶一至二两, 生地五钱。水煎调 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15、治喉风,喉痹:大青叶捣汁灌之,取效止。(《卫生易简方》)
16、治咽喉唇肿,口舌糜烂,口甘面热:大青、 升麻、 大黄(锉、炒)各二两,生 干地黄(切、焙)三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利即愈。(《圣济总录》大青汤)
17、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大青十八铢,黄连十二铢。上二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千金方》)
18、治大头瘟:鲜 大青叶洗净,捣烂外敷患处,同时取鲜大青叶一两,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19、治脑热耳聋:大青、大黄(锉、炒)、栀子(去皮)、 黄芪(制)、升麻、黄连(去须)各一两,朴硝二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圣济总录》大青丸)
20、治淋巴腺炎;阑尾术后感染等炎症:大青叶、 木芙蓉叶各半斤,蒲公英三两。水煎十二小时,取汁200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药》)
21、防治疔、疖、痱子:一大青叶(鲜)三两。水煎服,每日一剂。二 大青叶适量,水煎浓汁,加 薄荷油适量,洗患处,每日二至三次。(《江西草药》)
药用禁忌
1、《医略六书·药性总义》:无实热者忌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份
叶含大青甙(cvrtophyllin),蜂花醇(melissylalcohol),正 二十五烷(n-pentacosane),γ-谷甾醇(γ-sitosterol),异戊二烯聚合体(isoprenepelymer), 半乳糖醇(galactitol), 豆甾醇(stimasterol), 鞣质及黄酮。茎含大青酮(cyrtophyllone)A、B、石蚕文森酮(teuvincenone)F,柳杉酚(sugid),无羁萜(friedelin),赪桐二醇烯酮(clerodolone),赪酮甾醇(clerosterol),5,22.25-豆甾三烯-3β-醇(stigina-5,22,25.trien-3β-ol), 靛玉红。
药代动力学
靛玉红为半合成品,经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用氚气 曝射法标记成为3H-靛玉红,比强度为16.4uci/mg。用 聚乙二醇400混悬,使比浓度为16.4uci/ml。实验用 小白鼠,体重30g左右,剂量:ivl00uci/kg(6.1mg/kg),ig344uci/kg(45.75mg/kg)。
1、小鼠单次iv的血药时程曲线及动力学小鼠5只,尾iv3H-靛玉红(3uci/只),给药后1、3、5、7、10、15、20、30、40、50min及1、2、4、8、12、24、48h剪尾取血,测定血药浓度一时程变化曲线,曲线在30min左右有-明显转折,属二室模型,按动力学公式处理得动力学参数值。
2、小鼠单次ig给药的血药时程曲线和动力学 小鼠5只,3H-靛玉红(3uci/只),ig后10、30min及1、4、8、12、24、48、72h剪尾取血,测定血药浓度时程变化,结果15h左右血药浓度达高峰,以后逐渐平稳下降,属单隔室 吸收曲线。动力学参数见表11。小鼠ig靛玉红,15h血药浓度达高峰,表明吸收缓慢,生物利用度低表明该药吸收较差;iv及po 消除半衰期在17-20h左右,表明该药排泄较缓慢。
3、分布小鼠单次iv给药的脏器药物分布,胆、肝、肠的微分吸收率较高,表明靛玉红在小鼠体内主要是由肝胆代谢,经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肾脏的微分吸收率也较高,iv给药的尿排量较po给药为高,肾脏亦为iv给药的一条排泄渠道。骨的吸收率也高,可能与在造血器官骨髓中发挥作用有关。胸腺和肾上腺1h的吸收量不高,4h时升高很快,成为含量较高的组织,
实验中还发现肺脏在观测时相中微分吸收率均较其它所有脏器高几倍至上百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排泄小鼠iv3H一靛玉红后置代谢笼中,定时收集大小便,测定其 放射性强度,计算百分数,96h后从尿中累积排出注入量的14.57%,粪累积排出量为施入量的61.46%,说明以粪便排泄为主。96h粪尿总排出量为施入量的76.03%,表明药物排泄缓慢。体内过程从路边青叶分离出的 吲哚甙(Indoxyl-?-glucoside)给家兔口服后,血中浓度以服药后3小时为最高。皮下注射后半小时最高,可维持1个多小时。静脉注射后,血中浓度于1小时后逐渐消失。口服后主要分布于肝、肾、肌肉与胃肠。健康男子口服100mg后,尿中排出量以服药后3-5小时为最高,共达42.2mg,12小时内共排出81.83mg,在24小时内排出量共达94.95mg。因此以尿中排泄为主,速度很快,无积蓄中毒作用。如间隔4小时2次口服各50mg,则尿中排出量出现两个高峰,排泄量的最高浓度可维持4小时之久。因此临床应用以每4小时服药1次为最佳。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大青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痢疾杆菌均有杀菌作用;不论对合霉素、呋喃西林、 磺胺噻唑、小檗碱敏感或耐药之 痢疾杆菌,对大青均很敏感。对 脑膜炎球菌亦有杀灭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波蒙那群、黄疸出血群沃尔登型、七日热型也有杀灭作用。该品所含的 色胺酮,对引起 脚癣的皮癣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其MIC(ug/ml), 须发癣菌为3.1,红色发癣菌3.1, 断发癣菌3.1,大小孢霉3.1,石膏状小孢霉6.3,乳状表皮癣菌3.1,枯草 杆菌25,多粘 芽胞杆菌50。对杆菌和皮真菌特别有效。
抗癌作用
2.1 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靛玉红对L7212白血病小鼠的抑制率较高,从动物实验观察靛玉红与其他抗癌药进行比较。
2.1.1 靛玉红对正常豚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正常 豚鼠(体重300-400g)每日ig靛玉红悬液(以吐温作表面活性剂),100-200mg/kg,给药43-60d,以吐温及环磷酰胺作对照,观察末梢血中 淋巴细胞数、OT皮肤迟发型超敏试验、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结果除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三组相似外,其他各项靛玉红组与吐温组均无明显差别,而 环磷酰胺组显著低于前二组。病理观察,靛玉红组与吐温组均无明显改变,而环磷酰胺组增生明显减低,呈急性骨髓衰竭。
2.1.2 体液免疫方面抗体生成试验观察对每只豚鼠im25%绵羊红细胞,隔日1ml,第四次注射后7d取心血,测定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凝集及溶血效价。结果:免疫前豚鼠血清与绵羊 红细胞凝集反应和溶血反应均为阴性,免疫后靛玉红与吐温组上述效价显著地高于环磷酰胺组,靛玉红组略高于吐温组。
2.1.3 对正常造血细胞生成动力学作用以正常小鼠、 大鼠、豚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长期大量应用靛玉红对造血 集落形成细胞、 骨髓细胞增殖能力、骨髓容量以及末梢血象的作用,并以马利兰及阿糖胞甙作比较。结果:无论内源法与外源法,大剂量靛玉红(相当于临床成人剂量50倍)并无明显抑制小鼠造血集落形成细胞(CFUs)的作用,而马利兰组CFUs及脾重均显著减轻。骨髓细胞3H-脱氧 胸腺嘧啶核甙(3H一TdR)掺入实验:结果大剂量靛玉红给药14d,其股骨 有核细胞容积、10?骨髓细胞及股骨细胞cpm均与对照接近,而马利兰及阿糖胞甙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股骨cpm均明显减低,见表5。大鼠及豚鼠长期投与靛玉红,其骨髓 组织学容量及骨髓有核细胞3H一TdR掺入与对照组均无差异。
2.1.4 对小鼠、大鼠及豚鼠末梢血象的影响大剂量靛玉红给药14d及30d, 白细胞、红细胞比积及网织红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改变,而马利兰给药30d组三项指标均明显受抑制。
从临床观察发现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兔疫功能有明显的提高,对染色体ph1阳性率和畸变率,SCE率等计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或显著。从临床疗效观察,效果亦较好。其特点为靛玉红对体液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对实验动物正常造血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超微结构下骨髓细胞呈核溶现象,不同于 三尖杉酯碱等药物呈凋落现象。
2.2 合成靛玉红的抗肿瘤作用合成品的靛玉红为紫红色粉状结晶,mp348-353℃,纯度在97%以上,按常规的肿瘤接种方法及疗效评定标准观察了合成靛玉红对几种动物移植性肿瘤的疗效。一般于接种后24h,将该药用植物油及阿拉伯胶配成乳剂,按每天50或200mg/kg剂量,连续给动物ig或ip8-10d,结果对小鼠白血病L7212及P388,未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对小鼠Lewis肺癌及大鼠walker癌256,无论po或ip,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靛玉红的水溶性及 脂溶性均较差,影响吸收,为此采用了不同剂型和剂量观察对动物肿瘤的疗效。
2.3 半合成的靛玉红抗肿瘤作用按国内常用的体内筛选方法,观察了半合成品靛玉红对大鼠瓦克癌肉瘤256,小鼠肉瘤180和615小鼠淋巴白血病L7212的疗效。
2.4 靛玉红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由于靛玉红存在剂型单一,不能多种途径给药,且有部分患者用药后发生消化道反应,甚至 便血等。因此进行了靛玉红 衍生物的合成研究,通过合成15个衍生物对动物肿瘤的疗效和毒性观察,认为N,N'-二甲基靛玉红、N-甲基靛玉红甲肟、N-甲基靛玉红肟甲醚、N一 乙酰基靛玉工红四个衍生物对大鼠W256的抗肿瘤活性与靛玉红相似,毒性也不大。其中N,N'-二甲基靛玉红和N一甲基靛玉红肟的抗肿瘤活性比靛玉红强,不但对大鼠W256有效,还对靛玉红不敏惑的L7212有效。
该品所含的靛玉红对小鼠肉瘤180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瓦克癌瘤256,ip和200mg/kg,共6-7日,抑制率分别为23-33%。Sc200mg/kg2次,可延长瓦克癌256腹水型大鼠生存时间43%。对小鼠Lewis肺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与马利兰相当,且无明显骨髓抑制作用。
解热作用
大青煎剂5-10g/kgig,可使 霍乱、伤寒混合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体温明显下降。大青煎剂(100%)按1:10加于含 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中,30分钟后即有杀菌作用。 氯仿提取物有抗内毒素作用。
大青煎剂5g/kgig,可使大鼠甲醛性脚肿减轻或消退加速。大青煎剂10g/kgig家兔,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局部皮肤炎性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利胆作用
抗炎作用
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影响
小鼠ip葡萄球菌后,ig大青煎剂10g/kg,可增强腹腔中白细胞对细菌的 吞噬作用,提高吞噬指数。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大青煎剂(相当生药0.125g)对离体 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大,甚至可使心脏停搏。对大鼠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当血管呈收缩状态时,扩张作用尤为明显。
对平滑肌的作用
浸剂及注射剂对离体兔肠肌有抑制作用,肠蠕动减弱, 振幅减小,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易自行恢复,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大青煎剂对离体豚鼠 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小剂量(0.1g)产生有力的节律性收缩,剂量增加至0.25g时,呈强直性收缩,持续时间较久。
该品所含的pt-1、pt-2可抑制用ADP(Adenosinediphosphate)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药理学说
急性毒性体重18-22g的小鼠10只,用靛玉红(1%西黄蓍胶混悬液)ig,剂量为5g/kg,体积为1ml,每天1次,连续5次,观察1wk,未见动物发生死亡和出现明显 毒性反应。
亚急性毒性体重80-100g?大鼠30只,分3组,500mg/kg小剂量组、1000mg/kg大剂量组的靛玉红(1%西黄蓍胶混悬液)ig,对照组以同体积1%西黄蓍胶液ig,每日1次,连续3wk,结束后处死一半动物,余下动物wk4末处死。结果,3个组的动物食欲和体重无明显差异,心电图在实验过程中均在正常范围内。外周血象,在用药组较用药前白细胞有显著增高,4周又恢复到给药前水平。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病理切片观察,小剂量组中在4只大鼠中有2只肝组织普遍出现 肝小叶周边细胞浊肿,胞浆变空,而给药4周的4只动物却无此现象。大剂量组给药3周时未见异常,而给药4周的4只动物中有1只出现细胞弥漫性坏死。其余均未见特殊病变。
靛玉红对犬的亚急性毒性:4组犬,每组3只,除对照组外,分别ig靛玉红20、100、200mg/(kg.D),连续6mo。相当临床试用剂量五倍的小剂量组未出现任何 毒性反应;中剂量组在服药10-30日之间出现轻微的腹泻,3只犬中有1只在服药5mo后SGPT有轻微升高,有灶性肝细胞坏死;大剂量组在服药4-60d之间出现严重的腹泻、便血,服药3moSGPT开始升高,服药6mo的病理切片显示有明显中毒性病灶,3只犬中有1只在服药3mo后死亡。但3种剂量对血象、骨髓象都无明显抑制,对肾功能、心电图也无影响。犬ig200mg/(kg.d),3mo3只犬有1只死亡。
临床应用
1、犀角大青汤(《活人书》)治热病发斑,喉肿痛。犀角, 大青叶, 山栀, 淡豆豉。水煎服。方中大青叶与诸药配伍治温病热毒发斑,咽痛。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