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黄茎

大黄,又称红西芹。大黄为蓼科植物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或嫩苗。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1.多年生高大草本。粗壮。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无毛。基生大,有粗壮的肉质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心形或近,径达40cm以上,3-7掌状深裂,每裂常再羽状分裂,上面流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有柔毛;较小,有短柄;托叶鞘筒状,密生短......
目录

形态特征

掌叶大黄1.多年生高大草本。粗壮。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无毛。基生大,有粗壮的肉质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心形或近,径达40cm以上,3-7掌状深裂,每裂常再羽状分裂,上面流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有柔毛;较小,有短柄;托叶鞘筒状,密生短柔毛。花序锥状,生;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紫红色或带红紫色花被6,长约1.5mm,成2轮;雄蕊9;花柱3。瘦果有3棱,沿棱生翅,端微凹陷,基部近心形,暗褐色期6-7月,果期7-8月。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2.本种与掌大黄极相似,要区为:叶片深裂,裂常呈三角状披针或狭线形,裂窄长。花序分枝紧密,向上直,紧贴干

3.本种与上2种的要不同点是:基生5浅裂,浅裂呈大齿或宽三角托叶鞘膜质,较透明,上有短毛。较大,淡黄绿色,果展,翅果边缘不透明。

分布范围

大黄茎1.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2.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东北部。

3.分布于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①《唐本草》:味酸。

②《中国医大辞典》:苦,无毒

功用

①《唐本草》:醒,堪生啖,亦以解热。

②《中国医大辞典》:通大便,清肠热。

宜忌

《唐本草》:多食不利人。

在中国,大黄要是药用。其实大黄也是一种蔬菜,其地上的部可制作各种汁。例如很简单的大黄酸甜,用大黄400克与白砂糖200克在文5-10分钟即成,是一种简单而美味的汁。

采收和储藏

8-9月种子成熟后采挖全株,割下大黄用后,取地上,也可于春季采摘嫩苗。洗净,鲜用或晒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黄草

下一篇 天文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