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对叶百部

对叶百部 百部(拉丁:Stemona tuberosa Lour.),百部、大春药、山百部等,是百部百部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无危物种。百部块根常纺锤,长达30厘米,分枝,攀援状,对生或轮生,稀兼有互生,卵状披针卵形单生或2-3朵组成总状花序期4-7月。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生于海拔370-2240米的山坡丛林下、溪边、路旁以及......
目录

形态特征

对叶百部块根通常纺锤状,长达30厘米。常具少数分枝,攀援状,下部木质化,分枝表面具纵槽。对生或轮生,极少兼有互生,卵状披针卵形或宽卵形,长6-24厘米,宽(2)5-17厘米,端渐尖至短尖,基部心形,边缘稍波状,纸质或薄革质;叶柄长3-10厘米。单生或2-3朵排成总状花序,生于腋或偶而贴生于叶柄上,花柄花序柄长2.5-5(-12)厘米;苞片小,披针,长5-10毫米;花被黄绿色带紫色纹,长3.5-7.5厘米,宽7-10毫米,端渐尖,轮比外轮稍宽,具7-10雄蕊紫红色,短于或几等长于花被丝粗短,长约5毫米;花药长1.4厘米,其端具短钻状附属物;药隔肥厚,向上延伸为长钻状或披针的附属物;子房小,卵形花柱近无。蒴果光滑,具多数种子期4-7月,果期(5-)7-8月。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可达5m。上部缠绕。通常对生,广卵形,长8~30cm,宽2.5~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ll条;叶柄长4~6cm。腋生;下具一披针苞片花被4,披针黄绿色,有紫色纹。蒴果卵形而扁。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向阴处灌木林下、溪边、路边及山谷和阴湿石上的石缝、石

分布范围

湖北、广西、广东福建四川贵州山东河北

广西产的百部百部,一般生长在海拔30~1600m的石缝、石、杂木林和灌丛中,蕴藏量较大的是河池、百色、桂林等地,在防城、崇左、南宁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苦。

功能治:润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劳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蜕虫病、阴痒症。

医药:

对叶百部《药典》。【傣药】帕安来,止痒药(德傣):块根治皮肤瘙痒《德民志》。浪光,多藤(西傣):风寒咳嗽百日咳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香港脚,湿关节刺痛《版纳傣药》。大白部,儿多母苦,多藤,浪光:用于风寒咳嗽,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香港脚,湿关节刺痛《傣药录》。浪光,雅男弓(西傣):块根风寒咳嗽百日咳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香港脚,湿关节痛《滇药录》。【佤药】九牛:块根用于肠蛔虫病,结核,百日咳《中佤药》。然冉:功用同傣族《滇药录》。【苗药】Reib beb ded(锐败呆),Vob ghad dail lix(窝嘎单里):块根退虚热,止咳,治结核《苗医药》。Vob ghad dail lix(窝嘎得里):块根结核,百日咳《苗药集》。百部块根杀蛔虫,白虫,蛲虫《湘蓝考》。【蒙药】功用同蔓生百部《蒙药》。【仡佬药】刚拉茂:块根治哮喘[37]。

块根(百部):功效同蔓生百部

采制 同直立百部

性状 块根较粗大,长10~26cm,直径1~2cm;表面淡灰黄色,纵皱纹较浅;质较坚实;味苦。

化学成分

《大百部(对叶百部)》摄影图册百部碱(tuberostemonine)、异百部碱(isotuberootemonine)、次百部碱(hypOtubcro6temonInc)、氧化百部碱(oxytuberstemonine)、斯替明碱(stemine)、斯替宁碱(stenine)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对叶草

下一篇 对叶油麻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