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打箭菊

打箭菊拼音:Dǎ Jiàn Jú,鞑新菊。生于高山草甸,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打箭菊藏药:阿夏塞尔郡拼音:Dajianju英文:FLOSPYRETHRITATSIENENSE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甸。炮制:除去杂质。性味:苦,。贮藏:置通处。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除去杂质,晾干。化成份:花序含黄酮类,氨基酸,有机酸,此外,醛酮、生物碱呈阳性反......
目录

简介

打箭菊

藏药:阿夏塞尔郡

拼音:Dajianju

英文:FLOSPYRETHRITATSIENENSE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甸。

炮制:除去杂质。

性味:苦,

贮藏:置通处。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除去杂质,晾干。

成份:花序含黄酮类,氨基酸,有机酸,此外,醛酮、生物碱呈阳性反应。

分布

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

本品皱缩成团,直径约10mm。总苞半球苞片多数,3~4层,条状披针,外层面密被白色长柔毛。可见花序梗存留,具纵棱,密被白色丝光毛,落呈紫色一层,多皱缩,展后长约13mm,上面黄色橘红色,先端3浅齿裂;管状棕黄色,两性;雄蕊5,聚药,雌蕊1,柱头2裂,画笔头状,黄棕色,子房下位,无冠毛。体轻,质软。香,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棕黄色。花粉粒多见,,直径24~28~31μm,棕黄色,具3个萌发孔;萌发沟明显,外壁边缘具刺。花粉内壁细胞多见,呈或长,具点状、条状或螺旋状增厚的壁。非腺毛众多,弯,柄部细胞3~6个,扭转或不扭转,含黄棕色物质。苞片的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壁薄,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腺毛生于花冠外表面,腺头由2~8个细胞组成,柄部细胞2个,极短。

(2)取本品粉末2g,加2%碳酸钠溶液25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用稀盐酸酸化(pH4~6),用乙醚15ml萃取,分取乙醚液,置水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移置试管中,加甲基红指示1滴,即显红色

功能与主治

瘀,止痛,敛“黄水”。用于黄水病,震荡,瘟疫病,太阳痛以及跌打损伤和温热疮疡

原形态

川西小黄菊 多年生草本,高7-25cm。上有残存叶鞘地上1-数个簇生,被白色有光泽的茸毛。基生下部具与叶片近等长的叶柄;基生多数,长,长1.5-7cm,宽1-2.5cm,二回羽状分裂,裂或钻状;互生,羽状深裂,裂细条状钻羽轴上下基本等宽;最上部不裂或近于不裂;全部被疏的长柔毛或几无毛。头状花序,单生总苞直径1-2cm;总苞约4层,全部苞片边缘黑褐色或褐色膜质;橘红色或黄色先端3齿裂;管状筒状。瘦果长约3mm,有5-8条突起的纵肋,冠毛冠状;筒状冠毛小,呈不等大的状,或无冠毛果期7-9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打米花

下一篇 打碗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