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滇五味

五味拼音:Diān Wǔ Wèi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西藏治久嗽虚喘;梦遗滑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渴;短气虚;消渴心悸失眠。落木质藤本。幼紫色褐色,有棱,老褐色,近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至长披针,长(4-)6-15cm,宽(2-)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明显的腺状锯齿或有时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或......
目录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幼紫色褐色,有棱,老褐色,近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至长披针,长(4-)6-15cm,宽(2-)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明显的腺状锯齿或有时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或苍白色,网明显在下面凸起。单性,雌雄异株单生或2-3朵簇生,深红色,直径2-3cm,花被5-8,排成2-3轮;雄蕊40-60,着生于长花托上,排成4-7列;雌蕊心皮60-100。果果序轴粗壮,直径6mm,长9-18cm,小浆果成熟时球红色种子2,种皮光滑。期5-6月,果期8-10月。

性状

果实呈不规则或近球,直径3-5mm。表面红褐色,稍皱缩,果皮薄而半透明状,果肉较厚,种子,直径2.5-3.5mm,黄棕色,表面略呈颗粒状。清香,味微咸而辛。

果皮表面观:果皮表皮细胞表面具角质线纹,垂周壁呈念珠状增厚,油细胞直径50-75μm。

种皮横切面观:种子表皮石细胞,1列,径向延长,长约50μm,宽20-30μm,外侧壁无突起,壁厚,纹孔及孔沟均不明显;种皮表皮石细胞卵形、棱,长60-130μm,宽40-60μm,厚薄不一,纹孔及孔沟明显。

来源和分布

来源

药材基源: 五味子植物 红花五味子的 成熟果实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2500-3400m的山地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采收和储藏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化学成份

果实中含五味子素(wuweizisu)C,左旋的红花五味子素(rubschisandrin),红花五味子酯(rnbschisantherin),去氧五味于素(deoxyschisandrin),翼梗五味子酚乙酸酯(schisan-henol acetate),翼梗五味子酚(schisanhenol)B, 翼梗五味子酚,五味子脂素(gomisin)O, 前五味子脂素(pregomisin),消旋二氢愈疮木脂酸(meso-dihydroguaiaretic acid),五味子素(schizandrin)A、B,北五味子醇乙(wuweizichum B)。

功效

药理作用

作用

本品中所含 五味子酚具以下作用:①对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具有诱导作用。②本品醇浸膏5g/kg,10g/kg灌可显著降低四氯化碳(CCl )中毒清转氨酶。③对14C-四氯化碳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和对微粒体共价结具有抑制作用;对活性氧自由基损伤也具拮抗作用。

2.镇静作用

本品醇浸膏(5g/kg)灌,能明显延长小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但2.5g/kg灌无镇静作用。

3.镇咳、祛作用

对小氨水咳及酚红排泌实验后,醇浸膏5g/kg灌,小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及酚红排出量增加,表明本品有非常显着的镇咳祛作用。

功能

味酸、甘;性温;归。收敛固涩;生津;补

用法用量

服:汤,1.5-9g。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滇列当

下一篇 滇丹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