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灯笼果

灯笼果 灯笼果(拉丁:Physalis peruviana L.),为小果酸浆、秘鲁苦蘵、打头、灯笼草等,科洋酸浆多年生草本植物灯笼果直立,较厚,阔卵形心脏,两面密生柔毛;单独腋生,花萼阔钟状,花冠阔钟状,黄色部有紫色斑纹,丝及花药蓝紫色,花药长约3毫米。果萼薄纸质,淡绿色或淡黄色,浆果成熟时黄色种子黄色盘状,夏季结果。分布于中国广东云南,或成野生。原产南美......
目录

形态特征

灯笼果灌木,高1-1.5米;老黑色,小灰色至灰褐色,幼时具柔毛,皮条状或状剥落,在下部的上具1-3枚粗刺,刺长1-1.5厘米,节间常有稀疏针状小刺,稀无刺;长卵至卵状披针,长4-5毫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具数枚干膜质鳞片或近,稍厚,近革质,长2-4 (6) 厘米,宽几与长相似,不育上的较大,基部截形至浅心脏,两面被短柔毛,掌状3-5裂,裂先端微钝,边缘具粗大钝锯齿叶柄长2-4毫米,具柔毛,近基部常有羽毛状毛。两性,2-3朵组成短总状花序或单生于腋;花序轴长短不一,短者长仅1-2毫米,长者长达8-10毫米,具柔毛或疏生短腺毛花梗长5-7毫米,具柔毛或混生短腺毛苞片,长约1.5-2毫米,被柔毛,具3花萼绿白色并染有红色,稀浅红色,外面被柔毛;萼筒短钟,长3-5毫米,宽稍大于长;萼片,稀倒卵状长,长5-7毫米,宽2-3毫米,先端钝,期反折;花瓣扇形或宽倒卵,长1.5-2.5毫米,先端平浅绿白色,稀红色,外面具柔毛;花托部于花瓣雄蕊着生处周围具长柔毛;雄蕊直立,长3-5毫米,白色花药;子房,具柔毛,常混生腺毛,稀无毛;花柱棒状,比雄蕊稍长或两者几等长,2裂,具长柔毛。果实,小或中等大,直径达14毫米,黄绿色或红色,被柔毛或混生腺毛,稀无毛。期5-6月,果期7-8月。

多年生草本,高45-90厘米,具匍匐的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密生短柔毛。较厚,阔卵形心脏,长6-15厘米,宽4-10厘米,端短渐尖,基部对称心脏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尖牙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2-5厘米,密生柔毛。

单独腋生,梗长约1.5厘米。花萼阔钟状,同花梗一样密生柔毛,长7-9毫米,裂披针,与筒部近等长;花冠阔钟状,长1.2-1.5厘米,直径1.5-2厘米,黄色部有紫色斑纹,5浅裂,裂近三角,外面生短柔毛,边缘有毛;丝及花药蓝紫色,花药长约3毫米。

果萼卵球状,长2.5-4厘米,薄纸质,淡绿色或淡黄色,被柔毛;浆果直径约1-1.5厘米,成熟时黄色种子黄色盘状,直径约2毫米。夏季结果。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

灯笼果(生物物种)灯笼果性喜温,不耐霜冻。种子以30℃左右发迅速;幼苗生长期20~25℃、夜间不低于17℃适宜生长;结果期白天以20~25℃、夜间不低于15℃为宜,否则易落花落果。温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0℃以下植株受冻。调查看,幼苗耐低温能力不成熟,所以地生殖时期不能过早,而必须在晚霜过后可栽植。

喜好光照

灯笼果灯笼果对光照要求比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在3000~4000米烛光范围生长发育协调,果实品质优良。光照不足12582.10086.cn时,植株徒长而细弱,产量下降,浆果着色差,品味不佳。因此,在生产上必须注意种植密度的理性和打尖、 抹、 整的必要性。

所需水分

灯笼果灯笼果需水较多,尤其在浆果始成熟前期,果实同时生长,需水较多,当浆果大量成熟时,需控水。因此,灯笼果一生中,前期喜水、后期怕水,后期雨水多,导致植株贪青、旺长,而且推迟浆果成熟期和影响采收工作的进,故在生产上对生育前期,要注意浇水,后期要注意排水。

土壤要求

灯笼果灯笼果土壤要求不严,可以说在各种土壤上均能种植。但以沙质土最好,浆果品味佳,产量和商品率均高。灯笼果较耐盐碱,PH值6.5~7.5的土壤较为适宜。另外,要求土壤物理性状较佳,耕层深而疏松,根系容易向深层生长

养条件

灯笼果灯笼果养条件反应比较敏锐。如果土层中氮肥过多,或者比例失调,都会植株贪青晚熟、果实品质不佳等现象的出现。养不足,则植株矮小,浆果也小,但着色快,成熟早,产量低。因此,在施肥上要以有机肥为,补施化肥。生育前期以氮、磷肥为,后期则以磷、钾肥为,以保各个时期的需要。

分布范围

灯笼果原产南美洲;中国广东云南栽培,或成野生而生于海拔1200-2100米的路旁或河谷。果实成熟后酸甜味,可生食或作果

繁殖栽培

栽培

灯笼果采用水平播种法,在春季从株丛向外成放射纵沟,深度15cm左右。选择发育健壮的1年生新,将条向下弯,水平向纵沟,使整个条紧贴沟底,沟可放几条,条间需留有一定离,以便新生长,然后在沟填土,出地面。分次进培土,使新梢基部生。秋季落时将每个带的新株与母株分离,成为独立的植株。水平压条操作简便, 成活率高,而且苗木健壮。

环境条件

灯笼果灯笼果可适应从零下40℃低温到42℃的高温,在所有种植番茄的地都可以存活,这决定了它适大规模的栽培

灯笼果喜欢生长在腐殖质较多、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山坡建园,应选择坡度不超过10°的缓坡地带。

定植技术

为1m×1m,定植深、宽各40cm,每施农家肥5公斤。定植时将苗放在坑,一人提苗,一人培土,踏实,浇足水,定植后要求面比地面低8~10cm,以便生长保持水分。

修剪

灯笼果灯笼果生长在一个果穗上。苗木定植的当年应选留4~5个生长健壮的基生,从第二年起每年各留4~5个生长健壮的基生,一丛一般保留16~20个基生。4~5年每棵树可成5~15公斤的高产。但是株丛条过密,通此,进入结果期要特注意修剪工作,保持通透光。

法是:对过密的株丛,采取 疏剪衰弱、回缩多年生以及剪除多余的基生

育苗

育苗式:要采用塑料大棚或中棚育苗,苗床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并选用前茬未种过果类蔬菜的地块。每公顷需大棚或中棚育苗面积80-200平

床土准备:不含病菌及害虫,富含腐殖质和可供给态的养元素,化反应为中性,结构良好,疏松不结,未施过长、残效除草的大田土壤。床土要充分翻晒,肥料要充分腐熟,肥土要均匀。

养土配制:生物有机肥(灯笼果专用肥)=1:1或2:1的园田土。若土壤粘重可加入10%细沙,混匀过筛,用福尔马林溶液密封杀菌杀虫,打晾晒48h,堆积备用。播种床的床土一般厚6-10厘米,每平米苗床需用养土100-125千克,移植床的床土一般为12-17厘米,每平米苗床需用养土150-200千克。用70%敌克松和70%甲基托布津1∶1混拌均匀,对水1000倍液,均匀喷湿床土。

浸种:通常用50℃左右的热水烫12-15分钟,然后置室温下。浸种期间每隔8-10小时换1次30℃左右的温水,并用手揉搓以去除外皮粘性物质,浸种20-24小时。

:催是将吸水膨胀的种子,置于适温下,促使种子萌发灯笼果,因种子小,用量少,一般采用细沙拌种法,细沙用量约是种子量8-10倍(细沙需用水消毒),用湿布将种子包好,在28-30℃条件下催。每天翻动两次,并用温清水淘洗,发大量呼吸热,呼吸氧,排除二氧化碳,淘洗后继续催。5-7天即可出

播种

播种时间: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播种期一般选择当温稳定通过5℃以上时,棚温度达10℃以上时,即可播种。

播种法:播种宜选无的晴天下午进。在平整的床面上浇足底水(纸筒养土要浇透)。底水的渗水层深度约为6-8厘米。待水渗下后,在床面上或纸筒撒一薄层养土,再点播催好种子,每3粒,随后覆细干土0.5-1厘米。覆土要及时,均匀,覆土后加盖一层清洁的塑料膜,以提温保墒,待幼苗土时除去。

灯笼果喜温暖湿润环境,耐,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土栽培为佳,低洼地不宜栽种。[6]栽植后第2年始结果,2~3个果实生长在一个果穗上。

选地

选择肥力中等,质地疏松,结构好,易于排水,避向阳,土层较厚的黑沙土种植灯笼果为适宜。一般耕翻深度25-30厘米。深耕增进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通气性能,增加土壤温度,蓄水能力加强,好性微生物活跃,从而分解出更多的有效养分,有利于灯笼果植株生长发育土壤深耕后可将病菌孢子、害虫、虫卵和杂草种子等埋到较深的土层,使杂草种子丧失发能力,能把土壤深处的虫、卵、蛹及一部分杂草翻到地表面冻死,减少病虫草危害。同时,深翻能使土壤疏松,有利于灯笼果根系生长群发达。

灯笼果要高床栽培,垄高25-30厘米。有较厚的疏松土壤覆盖,可以减少水分发;而雨水又由于发面扩大,利于加速水分失而便于排水防涝;利用高床改变了土壤水、热、的状况,也就促进了土壤养分的释放,使灯笼果发育快,早熟3-5天,增产5%以上。

苗期

温度:出苗前应密封保温、增温促进幼苗迅速出土。幼苗出土后,以白天20-28℃,夜间14-17℃范围较适宜,温度过高会起幼苗徒长和花芽质量降低。

水分:播后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选晴朗无,覆1次干细土,厚0.5-1厘米,用来弥缝、缓苗,移植前尽量不浇水,据苗情需要补水。移植前日傍晚,在播种床浇水,以便起苗。

间苗:及时间苗使幼苗有一定的养面积,是培育壮苗的键。一般间2次苗,第一次间苗是在真时进,留2-3株壮苗;第二次间苗是在2-3时进,留1株壮苗。

施肥:把所有要施的农肥、化肥都做底肥,随打垄时破垄夹肥施入以满足灯笼果后期对肥料的需要。好处有三个:一是见效快;二是配施肥养分全;三是不易贪青晚熟。

定植

大田栽植株为1×1米,定植深、宽各40厘米,每施农家肥5千克。定植时将苗放在坑,一人提苗,一人培土,踏实,浇足水,定植后要求面比地面低8-10厘米,以便生长保持水分。栽植后应特注意加强土壤管理,清除杂草,遇干旱天要及时灌水,每年施肥2-3次。每年在10月中下旬落后埋土防,埋土厚度以不即可。

病虫防治

应特注意加强土壤管理,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 前和新梢生长期,遇干旱天要及时灌水,每年施肥2~3次;每年在10月中下旬落后埋土防,埋土厚度以不即可。解除防在4月中旬左右,这样可以保株丛正常生长、结果。

灯笼果病虫害为白粉病和 透翅蛾。白粉病要危害叶片,始发期在叶片表面或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防治。

主要价值

济价值

灯笼果果味酸甜,可加工成果和酿制成,是珍贵的野生果类,果呈球,成熟果红色,味酸甜,养丰富,生食甚美。灯笼果济价值高,果食含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是酿、加工清凉饮料和制作果、果糖的理想原料。还适用于调味和加色等,含单宁,可做烤原料,种子可榨油,果食入药具有解毒等功能,治感冒。

食用价值

灯笼果果实,味道甜而不腻,清新怡人,养丰富,富含VC和胡萝卜素。含糖5%-11%、 有机酸0.9%--2.3%,每100克鲜果含维生素C55毫克,还含有、磷、钾、钙等微量元素。

养含量

每100g灯笼果养素含量   
水(78.9~79.8g)
蛋白(1.9g)
脂肪(0.15~0.2g)
碳水化物(17.3~19.6g)
纤维(3.6~4.9g)
灰分(1g)
钾(292.65mg)
钙(8~10.55mg)
磷(37.9~55.3mg)
(1.2~1.24mg)
锌(0.4mg)
β~胡萝卜素(1.6mg)
VB1(0.1mg)
VB2(0.03mg)
VC(43mg)

食用

其鲜果含果多,可加工成优质的果、果饼、果汁等多种保健食品,制品由于味独特而备受消费者喜爱。灯笼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养成分。此外,它还含有柠檬酸、苹果酸、鞣质树脂、皂甙、黄酮甙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药用价值

灯笼果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蜀本草》《宝本草》《本草纲》《植物实图考长编》等均有记载,灯笼果不仅具有固涩肠、补壮阳、缩尿止泻、抑制高固醇血症、增强人体造、提高多种酶的活力和防止细胞老化的药用功能,而且对皮肤肿神经衰弱痢疾黄疸水肿慢性咽炎皮肤癌和早期宫颈癌等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此外,灯笼果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以及免疫调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灯笼泡

下一篇 灯笼婆婆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