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点头菊

点头菊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 短,有宿存残叶基出,具柄;叶片全缘或具微锯齿头状花序常弯垂,2~5个排列成总状花序上具,无柄;黄色,缘状,1列,2~4齿裂;总苞1列,先端急尖,密被黑色毛。瘦果具棱,冠毛白色。 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处。分布西藏等地。【拼音】 Diǎn Tóu Jú【来源】 为菊科植物点头菊的全草。【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潮湿......
目录

概述

【拼音】 Diǎn Tóu Jú

【来源】 为菊科植物点头菊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处。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 性温,味甘苦。

【功能治】 祛止咳,宽胸。治咳嗽,劳伤及老年虚弱头痛

【用法用量】 服:汤,2~4钱。

植物形态

雍容华贵菊点头菊又叫黄、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艺菊。属于被子植物子叶植物纲菊菊科菊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其花瓣状或筒状。菊花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贵观赏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 菊花是中国十大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约在明末清初传入欧洲。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

点头菊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艺术作品和艺菊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点头菊

点头菊有一定的食用价值,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食用新鲜的菊花。唐宋时期,我国更有服用芳香植物而使身体发香的记载。当今在一些发达国家吃已十分盛,在我国的北京天津、南京、广州、香港等地,也日渐成为时尚。菊花·在《农本草》中,把菊花列为药之上品,认为“久服利,轻身耐老延年”。但不是所有的菊花都能食用。食用菊又叫真菊,要产于广东

特征习性

态特征

增加大图套图株高20-200cm,通常30-90cm。嫩绿褐色,除悬 春菊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互生,卵至长,边缘有缺刻和锯齿头状花序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雌花,筒状两性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点头菊

花序大小和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有球;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和实;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期迟早,有早菊(九月放),秋菊(十月至十一月),晚菊(十二月至元月),但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改变日照条件,也有五月的五月菊,七月的七月菊,八月的八月菊。径大小区分,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径在10—6厘米的为中菊,径在6厘米以下的为小菊。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产地习性

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野菊菊花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生长适温18-21℃,地下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品种分类

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皆可入药,味甘苦,微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头状花序状大小,的长度,可把药菊分成 4 大类,即白菊、雏菊花、贡菊花和杭菊花四类。在每一类里则据原产地取。在白菊花类里,以产安徽亳州的亳菊品质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怀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国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菊花诗词

1.秋菊有佳色,裛掇阳作仁原创菊花图册(20张)其英《饮

2.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宿赞公房》

3.不是中偏爱菊,此尽更无菊花

4.紫艳半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

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后百杀《不第后赋菊》

6.飒飒西满院栽,蕊香冷蝶难来《题菊花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赠刘景文》 观赏菊花

8.东篱把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阴》

繁殖培育

菊花繁殖法一般有两种繁殖法,即繁殖和种 万寿菊繁殖。为了保持菊花的优良性状不变,在生产当中一般都用繁殖,只有在培育新品种时才进种子繁殖

繁殖法有多种,生产中常用的有扦插、分株、嫁接等、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法,通常以扦插繁殖应用最多。

医用价值

功能

清热,平。用于风热感冒,头 麦秆菊痛眩晕,目赤肿痛,眼

贮藏

置阴凉干处,密保存,防霉,防蛀。

点头菊菊花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菊花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风热起者,均可应用,因该品既能清肝火,又能风热,常配蝉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好疗效,既可服,又可捣烂外。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清热解毒之品配应用。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起的头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

菊花一药,要分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风热、平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野菊,功用与相似,无论服与外,都有功效。桑叶菊花,均能疏风热,清泄,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为用。但桑叶疏风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功用主治

点头朝您笑止咳,宽胸

咳嗽,劳伤及老年虚弱头痛

性味:性温,味甘苦。

用法与用量: 服、汤,2~4钱。

注意事项

菊花是国际上着的十大有毒观赏卉之一,不适当的服用可能会起拉肚子、法国小菊呕吐症状,而菊花作为植物,本身的子等也有一定的毒性,直接服用其生的梗或皮肤接触后可能会起瘙痒、肿痛、痛等症状

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可有多种型,属于阴虚阳亢型者用菊花最好。属于阴阳两虚型者则不宜用凉的菊花,只宜用培补阳,滋养肾阴的药,治疗这一型的病人多用温热党参黄芪杜仲、熟地等,用之则压回归正常。若用菊花钩藤、石决明等,压则居高不降。另外,湿型、瘀型压病患者也不宜用菊花。滥用菊花治疗压病的现象较普遍,应对其不良反应起重视。

图册

点头菊秋菊图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点腺过路黄

下一篇 点地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