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独一味

独一味 独一味(拉丁文: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打布巴),独一味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2.5~10厘米,伸长,粗厚,径达1厘米,叶片常4枚,辐状两两相对,菱形扇形、横以至三角。它广泛分布于西藏,而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只有零星分布,常生于海拔3900~5100米的石质高山草甸、河滩地或强度化的碎石滩上。整体草本,高2.5......
目录

形态特征

整体

草本,高2.5-10厘米;伸长,粗厚,径达1厘米。

青藏高原上的独一味——大青树摄影叶片常4枚,辐状两两相对,菱形扇形、横以至三角,长(4)6-13厘米,宽(4.4)7-12厘米,先端钝、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宽楔形,下延至叶柄,边缘具齿,上面绿色,密被白色疏柔毛,具皱,下面较淡,仅沿上疏被短柔毛,侧脉3-5对,在叶片中部以下生出,其上再一侧分枝,因而呈扇形,与中肋均两面凸起;下部叶柄伸长,长可达8厘米,上部者变短,几至无柄,密被短柔毛。

独一味轮伞花序密集排列成有短葶的头状或短穗状花序,有时下部具分枝而呈短锥状,长3.5-7厘米,序轴密被短柔毛;苞片披针、倒披针线形,长1-4厘米,宽1.5-6毫米,下部者最大,向上渐小,先端渐尖,基部下延,全缘,具缘毛,上面被疏柔毛,苞片针刺状,长约8毫米,宽约0.5毫米。

花萼管状,长约10毫米,宽约2.5毫米,干时带紫褐色,外面沿上被疏柔毛,萼齿5,短三角,先端具长约2毫米的刺尖,自面被丛毛。花冠长约1.2厘米,外被微柔毛,面在冠筒中部密被微柔毛,冠筒管状,基部宽约1.25毫米,向上近等宽,至部略增大,宽达2毫米,冠檐,上,直径约5毫米,边缘具齿,自面密被柔毛,下外面除边缘全缘外被微柔毛,面在中裂中部被髯毛,余部无毛,3裂,裂,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侧裂较小,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

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生于高原或高山上强度化的碎石滩中或石质高山草甸、河滩地,海拔2700-4500米。

分布范围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尼泊尔金,不丹也有。模式标本采自金。

主要价值

民间用全草入药,治跌打损伤、筋疼痛、气滞、浮肿后流黄水、关节积黄水、松质发炎。此外据青海对大白动脉动脉、颈动脉横切断止试验,认为本种有较好的止效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独叶一枝枪

下一篇 煅石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