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脚乌桕
基本概述
别名:金线吊蛤蟆(浙江) 独脚乌桕(广东) 铁秤砣(江西) 白药(江西、广西) 玉咲葛藤(台湾)。
英文名: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 var. glabra Maxim
【采集】秋、冬采挖。
【性味】甘苦,凉。
①《陆川本草》:甘苦,微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有小毒。
【植物形态】白粉藤,又名:白薯藤、白面水鸡、假葡萄。草质藤本,长达数米,全体无毛或幼时被白粉。幼茎稍肉质,绿色,钝四角形。
单叶互生,心状卵形,长5~10厘米,常3浅裂,先端渐尖,边缘有稀疏的、尖锐的小锯齿;具长柄;叶腋有不分枝的卷须。聚伞花序与叶对生,具柄,伞房状;花梗长于花;花小,淡绿色;花萼极小,截头形;花瓣厚,卵状三角形,长约2毫米;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盘4裂,子房2室,花柱钻形。浆果倒卵形,长约6毫米,有种子1颗。花期秋季。分布我国南部。本植物的叶( 独脚乌桕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25-30℃,在半荫蔽的环境生长茂盛,一般土壤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用扦插繁殖,于春暖时新芽萌发前,选健壮的枝条,长15cm左右,斜插入苗床10cm,插后压紧,浇水,经30-40d,生很长叶时,按行株距150cm×100cm移栽。
【田间管理】当定植苗高40cm左右时,搭棚架,让藤蔓攀援,或在株旁插竹竿、枝条,引蔓上架。每季度中耕除草1次,同时培土并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冬季追施堆肥或厩肥。
功用主治
②《南宁市药物志》:杀菌,埋口,生肌。治远年烂疮,久不收口。
③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结消肿,清热止痛。治淋巴结结核,肾炎,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布。
【宜忌】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