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
基本信息
简介
形态特征
发现历史
独龙的完模标本是一个于中国内蒙古的二连诺尔地层发现的后肢。该地层的年代并不清楚,但一般估计是在白垩纪的坎帕阶,距今83-74百万年前。
很多其他的标本,包括一些后肢、头颅骨及肩膀骨头,都被认为是独龙。这些化石都是在外蒙古的Bayan Shireh地层所发现,而这个地层的年代却不能测定。它可能追溯至坎帕阶早期,但有估计指它是从森诺曼阶至桑托阶。二连诺尔及Bayan Shireh所发现的恐龙群都很相似(但有研究指二连诺尔地层可能是由坎帕阶至麦斯特里希特阶,与耐梅盖特地层有所关连),所以在那里发现独龙并不奇怪。
物种研究
独龙属于暴龙超科,但由于其化石碎裂的缘故,要确定它与暴龙超科的关系却很难,甚至分支系统学分析亦将它省略。一项研究发现独龙在暴龙超科的演化树中有小于8个简约位置。某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奥氏独龙是艾伯塔龙的一个种。
独龙原先的特征是有长手臂的兽脚亚目恐龙,但这却是因错误将慢龙下目的前臂当作是它的所致。虽然其胫骨与大腿骨的比例軷低,即这两块骨头大少相约,而暴龙超科恐龙的胫骨较长,但这仍表示它是一只真正的暴龙超科恐龙。它的后脚(及脚跟)与胫骨的大小亦相约,这亦与暴龙超科所不同。
在Bayan Shireh地层发现的化石是否属于独龙属须更多的研究证明。一个分支系统学分析显示,这两个标本纵然非同一种,但很可能仍是近亲。
所属亚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