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稻槎菜

稻槎菜 稻槎(chá)菜(拉丁:Lapsanastrum apogonoides (Maximowicz) Pak & K. Bremer),稻搓菜,是菊科稻槎菜一年生草本植物稻槎菜高达20厘米,基生、椭状匙或长匙头状花序排成疏伞房状花序瘦果淡黄色。分布于安徽浙江日本、朝鲜等地。果期1-6月。生长在田野、荒地及路边。在广西,稻槎菜用作猪饲料。具有清热解毒透疹......
目录

名称简介

拼音:dào chá cài

英文:Common Nipplewort

形态特征

一年生小草本,高7-20厘米。细,自基部发出多数或少数的簇生分枝及莲座状丛;全部柔软,被细柔毛或无毛。基生、长椭状匙或长匙,长3-7厘米,宽1-2.5厘米,大头羽状全裂或几全裂,有长1-4厘米的叶柄卵形菱形,边缘有极稀疏的小尖头,或长而边缘大锯齿齿有小尖头,侧裂2-3对,,边缘全缘或有极稀疏针刺状小尖头;少数,与基生并等样分裂,向上渐小,不裂。全部质地柔软,两面同色,绿色,或下面色淡,淡绿色,几无毛。头状花序小,果期下垂或歪斜,少数(6-8枚)在端排列成疏松的伞房状花序花序梗纤细,总苞或长,长约5毫米;总苞2层,外层卵状披针,长达1毫米,宽0.5毫米,层椭披针,长5毫米,宽1-1.2毫米,先端状;全部总苞草质,外面无毛。小花黄色,两性。瘦果淡黄色,稍压扁,长或长椭状倒披针,长4.5毫米,宽1毫米,有12条粗细不等细纵肋,肋上有微粗毛,端两侧各有1枚下垂的长钩刺,无冠毛果期1-6月。

产地生境

分布陕西(洋县)、江苏(宜兴)、安徽(休宁)、浙江(杭州)、福建(永安、沙县)、江西(九江)、湖南(长沙、雪峰山)、广东(英德)、广西(临桂)、云南(昆明、东川)。生于田野、荒地及路边。日本、朝鲜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饲用价值

在广西,稻槎菜用作猪饲料。

植物药用

成分

含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C、 磷、 钙、 镁等。

性味

苦、无毒

功用

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咽喉肿痛;痢疾疮疡肿毒;蛇咬伤麻疹透发不畅。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

咽喉肿痛; 痢疾疮疡肿毒;蛇咬伤麻疹透发不畅

各家论述

1.《救荒本草》:生稻田中,以获稻而生,故。似蒲公英。又似芥菜地繁密,春时抽小葶,蒲公英而小,无蕊,乡入茹之。

2.《新华本草纲要》:清热凉血,消解毒的功能。用于咽喉炎、痢疾乳痈麻疹不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稻芽

下一篇 短齿楼梯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