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颠茄草

草,中药。为植物Atropa belladonna L.的干全草。为抗碱药。南北药物种植场有栽培。具有解痉,止痛,止分泌,扩瞳之功效。常用于盗汗流涎气管分泌过多,酸过多以及因泻药起的绞痛等。干全草。味辛,性温。解痉,镇痛,止分泌,扩瞳。用于盗汗流涎气管分泌过多,酸过多以及因泻药起的绞痛等。服:酊青光眼患者服。在至结果期采挖,除......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性温。

功效

解痉,镇痛,止分泌,扩瞳。

主治

用于盗汗流涎气管分泌过多,酸过多以及因泻药起的绞痛等。

用法用量

服:酊

禁忌

青光眼患者服。

采集加工

至结果期采挖,除去粗和泥沙,切段干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因栽培一年生,高0.5-2米。粗壮,下部单一,带紫色,上部叉状分枝,嫩绿色,多腺毛,老时逐渐落。互生或在上部大小不等2双生,叶柄长达4厘米,幼时生腺毛叶片卵形、卵状,长7-25厘米,宽3-12厘米,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并下延到叶柄,上面暗绿色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沿叶脉有柔毛。俯垂,花梗长2-3厘米,密生白色腺毛花萼长约为花冠之半,裂三角,长1-1.5厘米,端渐尖,生腺毛后稍增大,果时成星状向外展;花冠筒状钟,下部黄绿色,上部淡紫色,长2.5-3厘米,直径约1.5厘米,筒中部稍膨大,5浅裂,裂端钝,放时向外反拆,外面纵隆起,被腺毛面筒基部有毛;丝下端生柔毛,上端向下弓,长约1.7厘米,花药黄色花盘绕生于子房基部;花柱长约2厘米,柱头绿色浆果球状,直径1.5-2厘米,成熟后紫黑色,光滑,汁液紫色种子褐色,长1.5-2毫米,宽1.2-1.8毫米。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原产欧洲中部、西部和南部。南北药物种植场有栽培

药材性状

,直径5~15mm,表面浅灰棕色,具纵皱纹;老木质,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灰白色,木部宽广,棕黄色,成层环纹明显;白色,直径3~6m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皱纹和稀疏的细点状皮孔,中空,幼有毛。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卵状黄绿色至深棕色花萼5裂,花冠钟状。果实,直径5~8mm,具长梗,种子多数。微,味微苦、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鸐雉

下一篇 顶羽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