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
形态特征
灌木,高1-6米;分枝多,一、二年生的通常密生刺,稀仅节上生刺或无刺;刺直而细长,针状,下向,基部不膨大,脱落后遗留圆形刺痕,叶有小叶5,稀3;叶柄常疏生细刺,长3-10厘米;小叶片纸质,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长5-13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粗糙,深绿色,脉上有粗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有短柔毛,边缘有锐利重锯齿,侧脉6-7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2.5厘米,有棕色短柔毛,有时有细刺。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6个组成稀疏的圆锥花序,直径2-4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5-7厘米,无毛;花梗长1-2厘米,无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黄色;萼无毛,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的5小齿;花瓣5,卵形,长-2毫米;雄蕊5,长1.5-2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刺五加的果实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成熟,其果实采收后不能直接播种,需要经过一个冬季完成生理成熟过程后,种子才能发芽。
- 种子采收处理:在9月中、下旬,当果实由黄褐色变为黑色变软时采收。采收后首先进行筛选,除去杂质和秕种子,将果实放入冷水中浸泡1~2天,然后搓去果皮和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取沉底的饱满种子晾干。处理时把种子和湿砂以1:3的比例混拌均匀后,放在室内堆藏一段时间,在背风向阳处挖深40厘米,宽40厘米,长度视种子量的多少而定的沟槽,沟槽底部铺上5厘米厚的湿砂,然后将种砂混和物放到沟槽内,厚约30厘米,上面再覆5厘米厚的湿砂,最后覆上20厘米的土壤成丘状,覆土时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段草把,以利于通风。待到春天解冻后将种子取出,放在向阳处晾晒,每天翻动几次,当有30%以上的种子裂口时即可以播种。
- 播种育苗:播种育苗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苗圃地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坡度不超过15度;农家的菜园地亦可。播种前做床,床土要深翻耙细,结合整地,每亩可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做成宽1.2米、长10米、高0.2米的苗床。然后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床面稍干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上面覆盖细土厚0.5~1厘米,然后盖上地膜或稻草,大约1个月后出苗。当出苗率达到50%后揭去地膜或稻草。当苗高3~5厘米时进行间苗,苗高达到10厘米时定苗,株距8~10厘米。在间苗的同时要进行除草松土。
- 硬枝扦插:选取二年生的枝条,上面要有3~5个芽,剪成15厘米长的插穗,斜插入土中,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春季扦插要用薄膜覆盖,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夏季则要搭设遮荫棚。如在林内扦插,则可以在床面覆盖上一层落叶。
- 嫩枝扦插:在6~7月间,选取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枝条,剪成长10厘米的插条,只留一片掌状复叶或将叶片剪去一半。将插条按株行距8×15厘米斜插入苗床中,插入的深度为插条长的2/3,浇透水后用地膜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大约半个月左右即可生根,茴香如何栽培效益高然后去掉薄膜,第二年即可移栽。
在春天土壤完全解冻前,将植株周围萌发的幼苗连根挖出,或者连同母株一起挖出分株。分株的幼苗必须生长健壮,根系好,无伤根,以60×6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
栽培技术
移栽定植
(一) 选地与整地
- 选地:应选择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或者疏林地,上层林木郁闭度在0.3~0.5之间。坡向以阴坡、半阴坡为宜。也可选择宜林荒山荒地,进行全光造林。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排水良好。林地坡度不超过25度。
- 清场整地:要全面清除杂草、灌木,割茬高不超过6厘米。采用穴状整地方式,穴规格为50×50厘米,清除树根、杂草和石块,疏松土壤。造林株行距为1×1.5米,即栽植密度为6666株/公顷。
(二) 栽植
要做到精心栽植,苗木最好是随起随栽,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打包,防止风吹日晒。运到造林地块的苗木,要及时假植,防止苗木风干,保证成活率。栽植时,苗要扶正,根系舒展,土要踩实。
- 松土除草:树苗定植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首先割除萌发的杂草和灌木,射干的种植技术在种植穴内松土,结合除草中耕二次,以保持田间清洁。
- 追肥:在6月下旬追肥一次,施腐熟的农家肥或人粪尿,在根部采取放射状沟施,追肥后覆土,并浇1次清水。
- 剪枝整形:随时剪去生长过密的枝条,以及枯死枝、衰老枝、病腐枝和畸形枝,保持树木卫生状况及旺盛长势。
采收加工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它的嫩茎叶是备受人们青睐的山野菜,茎和果实可制作刺五加酒、饮料。
药用价值
刺五加在中国医药学中做为药物广泛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久服“轻身耐老”,与它药配伍亦可“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南北朝刘宋·雷敩著《炮炙论》记五加皮有“阳人使阴,阴人使阳”的作用。 国外对人参及其近缘植物刺五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和人参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物种保护
IUCN:LC(无危)
相关作品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