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刺果甘草

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Maxim.)是豆科、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甜味。直立,多分枝。高可达1.5米,条棱,密被黄褐鳞片状腺点,托叶披针总状花序腋生,密集成球状;总花梗短于苞片卵状披针花萼钟状;花冠紫色紫色或淡紫红色,旗瓣卵,基部具短瓣柄,龙骨瓣稍短于翼瓣。果序呈椭状,荚果端具突尖,种子黑色......
目录

形态特征

刺果甘草多年生草本。无甜味。直立,多分枝,高1-1.5米,具条棱,密被黄褐鳞片状腺点,几无毛。长6-20厘米;托叶披针,长约5毫米;叶柄无毛,密生腺点;小9-15枚,披针或卵状披针,长2-6厘米,宽1.5-2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密被鳞片状腺体,无毛,端渐尖,具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微小的钩状细齿

总状花序腋生,密集成球状;总花梗短于,密生短柔毛及黄色鳞片状腺点;苞片卵状披针,长6-8毫米,膜质,具腺点;花萼钟状,长4-5毫米,密被腺点,基部常疏被短柔毛;萼齿5,披针,与萼筒近等长;花冠紫色紫色或淡紫红色,旗瓣卵,长6-8毫米,,基部具短瓣柄,翼瓣长5-6毫米,龙骨瓣稍短于翼瓣。果序呈椭状,荚果,长10-17毫米,宽6-8毫米,端具突尖,外面被长约5毫米刚硬的刺。种子2枚,黑色,长约2毫米。期6-7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刺果甘草喜生于盐土和盐碱土上,要求的土壤pH值为8.0-8.5。在沿海和陆的盐化草甸、碱性砂地、台田边缘、排碱沟旁、盐化落荒地等都有分布。在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的盐化壤质土,生长繁茂。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各省区及陕西山东、江苏。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繁殖方法

组培材料:

培养条件培养基:⑴MS+6-BA0.5毫克/升+IAA1毫克/升;⑵MS+6-BA0.5毫克/升+NAA1毫克/升;⑶MS+6-BA0.5毫克/升+IBA1毫克/升;⑷MS+6-BA0.5毫克/升+2,4-D1毫克/升;⑸MS+NAA0.5毫克/升+2,4-D0.5毫克/升;⑹MS+6-BA0.1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⑺MS+6-BA0.3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⑻MS+6-BA0.5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⑼1/2MS+IAA0.4毫克/升;⑽1/2MS+IAA0.6毫克/升;⑾1/2MS+IAA0.8毫克/升;⑿1/2MS+IAA1毫克/升;⒀1/2MS+IAA1.2毫克/升。上述MS培养基中均加3%蔗糖,1/2MS培养基中加1.5%蔗糖,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含量为0.5%,pH5-8.0。光强30-40微摩尔/(平米·秒)。光照时间为10-11小时/天,培养温度为14-27℃。

生长分化情况:

  1. 无菌材料的获得将生长旺盛的刺果甘草切成长3-4厘米段,放入250毫升的磨广瓶中,用自来水冲洗20分钟后,振荡洗涤4次,加0.05%的安利洗涤液振荡洗涤5分钟,再用自来水洗涤3次,移至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乙醇振荡灭菌30秒左右后,迅速用无菌水清洗3次,接着用0.05%的氯化,溶液振荡灭菌12分钟,再用无菌水振荡清洗5次,即获得无菌材料。
  2. 愈伤组织的诱导用解剖刀将无菌嫩表皮削掉后,切成0.3-0.5厘米的块状,分接种到培养基⑴-⑸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培养40天时,培养基⑶上的材料未见成愈伤组织,而培养基⑴、⑵、⑷、⑸成愈伤组织。培养到80天的观察统计表明,在培养基⑴、⑵、⑷、⑸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为39%、67%、88%、91%。尽管在培养基⑸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但其白而松软,为没有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在培养基⑷上诱导的愈伤组织绿色的颗粒状,外观上为具有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把在培养基⑷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8次,不仅每-代的培养周期缩短为50天,而且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色泽和其他外部性状仍保持不变。
  3. 分化培养将在培养基⑷上诱导的绿色颗粒状愈伤组织,接种到培养基⑹-⑻上进分化培养。培养30天时,所有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都可见缓慢生长;培养到45天时,在培养基⑺和⑻上的愈伤组织上部颗粒有绿色点;再过30天的培养,培养基⑺上的愈伤组织停止分化,而在培养基⑻上的愈伤组织分化出布满表面的绿色丛生定芽。培养基⑻上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分化率为99%。
  4. 试管苗的生分化培养基⑻上分化生长高约0.5厘米以上的丛生定芽切去基部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培养基⑼-⒀上,进培养。培养10天左右,培养基⑼-⑿上成可见的原基;继续培养15天后,培养基⑽的根系生长好于其他培养基。40天时,培养基⑽的平均每株试管苗生6.7条,长3厘米左右,生试管苗生长旺盛。生率为92.4%。
  5. 试管苗的移栽打试管苗的培养瓶盖,放在光强60微摩尔/(平米·秒)下炼苗3天后,取出试管苗,洗去部培养基后,切成具有2条以上的独立苗,移栽到以炉灰渣为基质的盆中,于温室温度为20-28℃、湿度95%左右的遮阴条件下培养,10天左右生长;再于正常的日光温室的条件下培养40天,成活率为69%。移栽90天后,移栽试管苗的长势与同期播种的实生苗基本一致,以后试管苗的生长优于实生苗,其根系实生苗的2倍左右。

主要价值

肥料作绿肥。

绿化:刺果甘草生长周期长,抗旱、抗虫,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绿化植物

环境:由于刺果甘草杆坚硬,植株高大,分枝多,量大,根系发达,固沙保土作用良好。

济:刺果甘草种子不仅可以榨油,纤维可用于编织多种编制品。杆木质化程度高,燃烧值高,也是一种重要的薪炭植物;还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

饲料:刺果甘草可青饲,亦可晒制干草,也可与禾本科饲料作物混青贮。在中国华北,一年可刈割2-3次,滨海天然刺果甘草草地,覆盖度90%左右,年公顷产鲜草45-60吨;覆盖度95%以上的陆草地,每公顷产鲜草60-75吨。

药用:

  1. 药用部位:果实入药。中药果实:狗甘草:狗甘草
  2. 采收加工:果实:秋冬果熟后采集,晒干。:全年可采。
  3. 要成分:含马其顿甘草酸、三萜皂苷A和B、刺果甘草酸、高紫檀酚等成分。
  4. 药理作用:甘草黄酮类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5. 性味功能:果实:甘、辛,微温。:甘、辛,温。果实:催乳。:甘杀虫止痒,镇咳。
  6. 治用法:果实:用于乳汁缺少。:用于阴道滴虫病,百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刺果苏木

下一篇 刺果卫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