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刺柄莲座蕨

刺柄莲座刺柄观音座莲,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m以上。。二回羽状,沿中肋疏生棕色鳞片羽片草质,互生,线状披针,长约68cm,向两端渐变狭,基部和部宽约7cm,中部宽约13cm,羽轴长2cm,小羽片约37对,互生或向上部对生,下部的展,中部以上的稍向上斜;基部的2对椭卵形,长约4cm,宽约1.7cm,下部的羽片较短,宽披针,长5-6cm......
目录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英文名

Wall Angiopteris

别名

刺柄观音座莲

来源

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ngiopteris muralis chi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去须根叶柄,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刺柄观音座莲,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m以上。二回羽状,沿中肋疏生棕色鳞片羽片草质,互生,线状披针,长约68cm,向两端渐变狭,基部和部宽约7cm,中部宽约13cm,羽轴长2cm,小羽片约37对,互生或向上部对生,下部的展,中部以上的稍向上斜;基部的2对椭卵形,长约4cm,宽约1.7cm,下部的羽片较短,宽披针,长5-6cm,宽1.7-1.8,中部的稍长,披针,长6.3-7.5cm,宽约1.6cm,上部的与中部相似,有时稍呈镰刀,基部稍不等,近截形或呈宽楔形,先端短渐尖,叶缘有不规则细锯齿叶脉分叉,近水平斜展,无倒霆假叶轴具鳞状突起,羽轴面有多数小刺头突起,面具纵沟,向先端具狭翅。孢子囊群跟叶缘约1.5mm处着生,呈长,长1.5-2mm,由12-16个孢子囊组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

味淡;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咳;解毒消肿。泄泻痢疾肺热咳嗽;瘰疬;痄腮疖;骨折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服:汤,15g。外用;适量,捣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淡,涩,性凉。有清热结,止咳消肿,止泻的功能。用于肺炎咳嗽、蛇伤、骨折、瘰疬、疖、腮腺炎、肠炎痢疾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刺柏

下一篇 刺柄南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