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刺竹叶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全年均可采,随采随用。高大竹类。竿高15-24m,直径8-15cm,尾梢略弯;节间长20-26cm,常光滑无毛,惟其基部1、2常于下环生1圈灰白色绢毛;处稍突起,解箨后在其箨环上暂时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校常自竿基部第1、2上即始,竿下部的为高大竹类。竿高15-24cm,直径8-15cm,尾梢略弯;节间长20-26cm,常光滑无毛,惟其基部1、2常于......
目录

形态特征

高大竹类。竿高15-24m,直径8-15cm,尾梢略弯;节间长20-26cm,常光滑无毛,惟其基部1、2常于下环生1圈灰白色绢毛;处稍突起,解箨后在其箨环上暂时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校常自竿基部第1、2上即始,竿下部的为高大竹类。竿高15-24cm,直径8-15cm,尾梢略弯;节间长20-26cm,常光滑无毛,惟其基部1、2常于下环生1圈灰白色绢毛;处稍突起,解箨后在其箨环上暂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2上即始,竿下部的为单技,向下弯供,其上的小多短缩为硬刺,且相互交织而成密刺丛,竿中上部分枝为3至数枚丛生。箨鞘迟落,革质,近底缘处密生暗棕色刺毛,先端近截形;箨近相等,长至倒卵形,有波状皱褶,面密被糙硬毛,边缘具繸毛;像高3-5mm,边缘齿裂并被流苏状毛;箨直立或外展,卵形叶鞘近无毛,边缘一侧被短纤毛;不甚发达,卵形至狭卵形,边缘具数条波状或劲直的繸毛;叶舌高约0.5mm,先端斜截形,全线,被极短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长7-17cm,宽12-16mm,先端渐尖,基部近。假小穗线状披外,长达4cm,单生或数枚簇生于先出先端钝,上密被短纤毛;具3-5,狭三角或近卵形,无毛;小穗含两性小花6-12朵;小穗节间长2-4mm,远离内稃的一面拱而被白毛,另一面则扁平而无毛,先端被短纤毛;颖常缺;外稃卵状长,长5-9.5mm,先端钝急尖,多停通常稍长于外稃,具2上被短纤毛,间3-5鳞被3,不相等,倒卵形,长约1.4mm,边缘密生纤毛;丝分离,花药先端钝;子房狭窄,先端增厚而被短硬毛,花柱细长,被短硬毛,柱头3分,羽毛状。笋期5-6月,期8-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在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

分布范围

要分布在华南、西南诸地。

主要价值

性味特征

甘;凉

功能

清热利尿;止小儿风热感冒;高热;尿路感染;鼻衄

用法用量

服:汤,6-15g。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刺竹笋

下一篇 刺石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