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刺竹茹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是一味中药材,要功效为清热和降逆药。分布于华南、西南诸地。亦有栽培。多见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药竹茹 【类】清热和降逆药 【拼音】cì zhú rú【科属】禾本科 【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药用部位】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诸地。亦有栽培。 【生态环境】生于河流两......
目录

名称

【药竹茹

【类】清热和降逆药

【拼音】cì zhú rú

中药基源

【科属】禾本科

【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药用部位】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诸地。亦有栽培

【生态环境】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

生物形态

高大 竹类。竿高15-24cm,直径8-15cm,尾梢略弯;节间长20-26cm,常光滑无毛,惟其基部1、2常于下环生1圈灰白色绢毛;处稍突起,解箨后在其箨环上暂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2上即始,竿下部的为单技,向下弯供,其上的小多短缩为硬刺,且相互交织而成密刺丛,竿中上部分枝为3至数枚丛生。箨鞘迟落,革质,近底缘处密生暗棕色刺毛,先端近截形;箨近相等,长至倒卵形,有波状皱褶,面密被糙硬毛,边缘具繸(suì)毛;像高3-5mm,边缘齿裂并被流苏状毛;箨直立或外展,卵形叶鞘近无毛,边缘一侧被短纤毛;不甚发达,卵形至狭卵形,边缘具数条波状或劲直的繸(suì)毛;叶舌高约0.5mm,先端斜截形,全线,被极短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长7-17cm,宽12-16mm,先端渐尖,基部近。假小穗线状披外,长达4cm,单生或数枚簇生于先出先端钝,上密被短纤毛;具3-5,狭三角或近卵形,无毛;小穗含两性小花6-12朵;小穗节间长2-4mm,远离内稃的一面拱而被白毛,另一面则扁平而无毛,先端被短纤毛;颖常缺;外稃卵状长,长5-9.5mm,先端钝急尖,多停通常稍长于外稃,具2上被短纤毛,间3-5鳞被3,不相等,倒卵形,长约1.4mm,边缘密生纤毛;丝分离,花药先端钝;子房狭窄,先端增厚而被短硬毛,花柱细长,被短硬毛,柱头3分,羽毛状。笋期5-6月,期8-12月。

采收储藏

全年均可采,砍取竿,刮去外层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晒干。

中药基础

性味】微苦;凉。

【功效】清热和降逆

治】胃热呕吐;呃逆。

【用法用量】服:汤,3-9g。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刺老鸦

下一篇 刺竹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