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苋菜
简介
刺苋菜 别名: 刺苋、 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 白刺苋。
【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
【成分】 叶含 甜菜碱、 草酸盐。种子含脂肪油,淀粉,蛋白质,糖类。
【来源】 苋科苋属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以全草或根、茎、叶入药。夏秋采挖,分别晒干备用。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凉血止血。用于 痢疾,肠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痔疮便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 疖肿脓疡。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药用价值
1.清热解毒。2.收敛止血痢。3.抗菌、消炎、消肿。适用于急性肠炎, 尿道炎, 咽喉炎,妇女子宫颈炎以及'痈、疖、毒蛇咬伤。尤其对 细菌性痢疾有卓效。
鲜 野苋菜及根30一60克, 凤尾草30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速用野 刺苋鲜根洗净捣烂,以温开水冲服。据福建资料称:本品对于五步蛇(蕲蛇)咬伤有效。对于溶血性 蛇毒也有效,治法是用鲜草根或茎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每日至少换药3次以上。
鲜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一日更换2~3次,同时用鲜根绞汁,以开水冲服。
I预防麻疹]
鲜菜30~60克,水煎服。
食疗价值
味甘、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和 凉血的作用。适用于 痢疾, 湿热腹泻, 咽喉肿痛,疮肿 痒疹, 热淋,尿血等症。作用略优于 苋菜,亦可通利大便。煎汤、炒食或煮食。
营养分析 苋菜叶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内痉挛。同时含有丰富的铁、钙和 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同时常吃苋菜可增强体质,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 长寿菜”之称。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苋莱中铁,钙的含量均比菠菜高,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苋莱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人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同时也适宜于妇女和老年人食用,对牙齿和骨骼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 苋菜对于维持正常心肌活动,促进凝血也大有裨益,这是因为它所含丰富的铁可以合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造血和携带氧气的功能,最宜贫血患者食用。因此我国民间常将苋菜与马齿苋,一起视为骨折之人和临产孕妇的最佳食蔬。 相 关 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 更适合老年人、幼儿、妇女、减肥者食用。2. 脾胃虚寒者忌食;平素胃肠有寒气、易腹泻的人也不宜多食。 食物相克 苋菜禁忌与 甲鱼、 龟肉同食。 制作指导 在夏季食用红苋菜对于清热解毒,治疗肠炎 痢疾以及大便干结和 小便赤涩有显著作用。治痢疾:鲜野苋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治 肝热 目赤:野苋种子一两,水煎服。治 乳痈:鲜野苋根一至二两,鸭蛋一个,水煎服;另用鲜野苋叶和冷饭捣烂外敷。治痔疮肿痛:鲜野苋根一至二两, 猪大肠一段,水煎,饭前服。治蛇头疔:鲜野苋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治毒蛇咬伤:鲜野苋全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服;或鲜全草一两, 杨梅鲜树皮三钱,水煎调泻盐三钱服。
其他相关
其他相关 苋菜原我国,甲骨文中已有“苋”字,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和上市。同时也有风韵的历史文化,据书记载宋代苏颂:“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 苋菜叶有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色,故古人分 白苋、赤苋、紫苋、 五色苋等数种。此外,尚有人苋和马齿苋,统称六苋。清代萧雄的《西疆杂述诗园蔬》说道:“几畦蔬菜不成行,白韭者葱着意尝。萝菔儿情秋色老,蔓蔷缥贮隔年香。” 每100克 野苋菜的营养成分 以下数据参考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著的《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其他的用途。 能量59千卡 蛋白质5.5克 脂肪0.6克 碳水化合物9.5克 膳食纤维1.6克 维生素A1192微克 胡萝卜素7510微克 硫胺素0.05毫克 核黄素0.36毫克 烟酸2.1毫克 维生素C153毫克 钙610毫克 磷93毫克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