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刺黄柏叶

黑果小檗,落灌木,高1-2m。直立,基部多分枝,嫩褐色,老灰色,刺单一或3分叉,长1-3cm,暗褐色簇生,革质;叶片、倒卵形,长2.5-7cm,宽2-5cm,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或具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有不清晰的叶脉总状花序稀疏,具3-9黄色,直径8-12mm,花梗长5smm;苞片披针萼片卵形,淡红色花瓣6,基部具2个腺体;雄蕊6;子房......
目录

形态特征

药材原形态——黑果小檗常绿灌木,高1-2米。灰色棕黑色,具条棱或槽,黑色点;茎刺三分叉,长1-4厘米,淡黄色,面扁平。厚纸质,披针或长,长3-7厘米,宽7-1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凹陷,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两面侧脉和网微显,不被白粉;叶缘平展或微向面反卷,每边具5-10刺齿,偶有近全缘;具短柄。3-10朵簇生;花梗长5-10毫米,光滑无毛,带红色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萼片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深锐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4毫米;胚珠2枚,无柄或具短柄。浆果黑色,卵状,长约5毫米,直径约4毫米,端具明显宿存花柱,不被白粉。期4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0-1500m的山坡及灌木丛中,平原河滩地上也有生长

分布范围

产于四川云南湖南。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

主要价值

【基源】为小檗植物黑果小檗

【药用部位】

【采收加工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治】结核。

【用法用量】服:汤,10-15g。

注:图来源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刺黄柏茎叶

下一篇 刺黄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