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刺黄连

刺黄连 刺黄连(拉丁:Mahonia shenii W. Y. Chun),是沈氏十大功劳毛茛小檗十大功劳植物刺黄连态为灌木,高0.6-2米,卵状总状花序6-10个簇生,黄色,外萼片卵形,中萼片卵状萼片倒卵状花瓣倒卵状长浆果或近球蓝色,被白粉,期4-9月,果期10-12月。产于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福建,多生于常绿落混交......
目录

形态特征

半常绿灌木,高一般1.5-2米,可达4.5米。老褐色,具槽和稀疏点;茎刺通常单生,偶三分叉,长1-3厘米。革质,长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0.8-4.5厘米,宽0.5-1.7厘米,先端,基部楔形,上面亮暗绿色中脉扁平或凹陷,淡绿色,不被白粉,中脉隆起,两面网细密,显著隆起,叶缘平展,每边具3-10刺齿,有时全缘近无柄。花序具30-100朵分枝多而钭升,长6-14厘米,包括总梗长0.3-2厘米,无毛;花梗长2-4毫米,无毛;苞片长1.5-2.5毫米;黄色苞片三角,长1-1.5毫米;萼片2轮,外萼片卵形,长3.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急尖萼片卵形,长4.5-6.5毫米,宽2.5-3毫米;花瓣卵形,长3.5-4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锐裂,裂急尖,基部缢缩呈爪,具2枚分离的长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延伸,先端钝形胚珠2枚,近无柄。浆果卵形,长7-8毫米,直径3-4毫米,暗红色或暗红棕色端具长达1.5毫米的宿存花柱,被白粉。种子紫色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产于四川西藏。生于向阳山坡、灌丛中、路边、林缘、草坡、林中或河谷两岸。海拔2000-36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附近。

主要价值

川西地区民间用作黄连代用品,用水吃去,或用于洗眼治眼病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刺齿凤尾蕨

下一篇 刺黄柏茎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