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刺龙牙

刺龙牙 刺龙(拉丁:Aralia elata (Miq.) Seem.),俗刺老鸦、刺嫩湖北楤木等,五加科楤木属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刺龙疏被细刺,刺长1-3毫米,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叶轴羽片基部被短刺羽片具7-11小,宽卵形或椭卵形,长5-15厘米,伞房状花序,长达45厘米,果球,径约4毫米,期6-8月,果期9-10月,生长于海拔约1000米的森林中,中国产于黑龙江北部......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6米。小疏生多数细刺,刺长1毫米~3毫米,基部肝大;幼上常有细长直刺,长达1.5厘米。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长40厘米~80厘米;叶柄长20厘米~40厘米;托叶叶柄基部合生,分离部分线形,长约3毫米,边缘有毛;羽片有小7-11个,基部有1对小叶片卵形至卵状,长5厘米~15厘米,宽2.5厘米~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稀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序直径1厘米~1.5厘米;总花梗长0.8厘米~4厘米,花梗长约7毫米,均密生短柔毛;苞片苞片披针,膜质;白色;萼无毛,长约1.5毫米,先端5齿裂,裂卵状三角花瓣与萼等长,卵状三角时反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核果浆果状,黑色,直径约4毫米,有5棱。期6~8月,果期9~10月。

刺龙芽图片皮呈筒状、单卷或双卷筒状,微弯或不规则扭,长15厘米~36厘米,厚1.5毫米~3毫米;外表面浅棕色或暗灰棕色,有的栓皮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有纵皱纹,表面暗棕黄色或黄白色皮孔,突起或横生。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浅黄白色或类白色,置紫外灯下显浅蓝色荧光。微,味微涩而后苦,咀嚼之无纤维渣感。 干皮多呈卷不紧的单卷或双卷筒状,较直,少数弯,长10厘米~15厘米,厚1.5毫米~2毫米;外表面呈迭积状皱裂,粗糙,表面与皮相似。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微,味微涩而后苦,咀嚼之有粗糙感。

显微鉴

皮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十数列细胞。皮层狭窄。韧皮射线宽2~4列细胞,外侧常波状侧较平直,分泌道多数,切向环列,直径46微米~127微米。

分布范围

生长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森林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蒙等地。

主要价值

刺龙牙1.对心血管作用:辽东楤木总皂甙对异丙上腺素诱发损伤和结扎所致梗死,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总皂甙5毫克/千克腔注射,能显着改善异丙上腺素所致时的电图变化;显着减少缺组织)的释放,降低缺动物组织浆中游离脂肪酸,并有保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2.对缺氧耐力的影响:灌辽东楤木总皂甙可明显提高缺氧耐力,降低氧耗速率;对由氰化钾或亚硝酸钠所致的组织中毒性缺氧和结扎两侧颈总动脉所致环障碍性缺氧有保护作用,对动物大缺氧有改善作用。总皂甙还可使氧分压显着升高,加大动静氧分压差。明了总皂大可增加液中氧的输送,改善组织对氧的利用,同时对缺氧起的碱中毒亦有改善作用。

3.其他作用:辽东楤木总皂甙的生理盐水给腔注射,连续7日,能显着刺激前列腺素E2和E2α的成,使cMAP含量明显增加,cGMP含量明显下降,对组胺释放无影响。辽东楤木对肠管有兴奋作用,使收缩加强;对离体子宫平滑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而对在体子宫则表现抑制作用。

功能

,祛湿,活止痛。气虚乏力,肾虚阳痿脘痛,消渴失眠多梦湿骨痹无力,跌打损伤,骨折,膨胀,水肿肛,疥癣。

用法用量

服:汤,15克-30克,鲜品加倍,或

外用:适量,捣;或汤熏洗;或浸酒涂;

注意:肝阳上亢者慎服。

毒性

辽东楤木醇浸液小2g/kg可使大部分动物死亡;家兔灌5g/kg也可起死亡。总皂甙小的半数致死量为724mg/kg。蓄积毒性实验,未见毒副反应。微核实验及显性致死实验表明,总甙对生存胎仔数、死亡胎仔数及致突变指数与馏水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无致突变作用。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表明,总皂甙对小睾丸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辽东楤木有腹泻作用。

化学成份

刺龙牙

皮及含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28-O-β-glu-copyranoside),蔗糖(sucrose),胡萝卜甙(dauc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胡萝卜甙-6'-棕榈酸酯[(6'-O-palmitoyl)-β-sitos-terol-3-O-β-D-glucoside],楤木皂甙(araloside)A、C、G,楤木皂甙A甲酯(araloside A methylester),罗盘草甙(silphioside)A,竹人参皂甙(chikusetsusaponin) Ib,屏边三七皂甙(stipuleanosides)R1和R2,无梗五加甙(acanthoside)D、二十四碳酸(tetracosanoic acid),α-二糖(α-kojibiose),辽东楤木皂甙(elatosides)A、C、和F,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 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楤木皂甙(tarasaponin)Ⅰ、Ⅱ、Ⅲ、Ⅳ、Ⅴ、Ⅵ、Ⅶ,楤木皂甙Ⅲ甲酯(tarasaponin Ⅲ methyl ester),竹人参皂甙Ⅳ 甲酯(chikusetsusaponin Ⅳ methyl ester),假人参皂甙(pseudoginsenoside)RT1,十五酸甲酯(methyl pentadecanoate),十六酸甲酯(methyl hexadecanoate),十八酸甲酯(methyl octadecanoate),二十酸甲酯(methyl eicosanoate),二十六烷(hexaccoan),二十六醇(1-hexacosan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蔗糖(sucrose),氨基酸(amino acid),维生素(vitamin B1)和挥发油。

栽培技术

1.采种

刺龙种子在9月下旬成熟后要抓紧采收。因等到果落时,在地面搜十分困难,在收集种子时要十分注意区五加科树木的种子。通常刺龙球果为五棱,直径4毫米,果较小,这是识真伪的键。

2.育苗

(1)播种育苗:

种子越冬:催春播的种子越冬埋藏处理。即采收后,将种子浸在清水中搓洗,除去果肉,除瘪种,除去杂质,将种子混入潮湿细砂,砂子含水率40%。即用手一握,砂成团又不出水。砂子体积为种子的3倍,在向阳处挖宽50厘米、深30厘米、长以种砂数量而定的小沟。将种砂放入沟,沟上覆一草帘,每隔2~3天将沟种砂上下翻动一次。等大地即将封冻时,在向阳处挖一埋藏沟,沟深40厘米(在当地冻土层)、宽50厘米,沟底铺10厘米含水40%的砂,将种砂放沟沟面再覆盖10厘米厚湿砂,上覆土30厘米。沟中间由底向上树立一秫秸草把,以利种子微弱呼吸。待春天候稳定转暖时取出种砂,在阳光下翻晒,见30%的种子时即可播种。

秋播种子上述种子前期处理法,在当年大地封冻前播种。刺龙种子有后熟特点,采收后要人为创造适宜的温、湿条件,使种继续发育,再变温处理,才可能得到80%以上的出苗率。

②播种作床:刺龙育苗以床播为好,床宽1.2米,高10厘米~15厘米,选择土质疏松的壤土,在山地育苗可上述作床规格,顺山打床,一般不用施肥。

③播种法:分条播与撒播两种,即在床面每隔10厘米均匀撒播一条种砂。撒播,即将种砂均匀撒播床面,再用筛子将细壤土撒铺床面,厚2厘米。每公顷用湿种11250~15000千克。

④间苗:苗出齐后,要以5×10或5×8厘米株、间苗,切不可贪密恋苗。每平米保苗100~110株为宜。

⑤病害防治:刺龙幼苗抗病能力很强,但也有个植株感染斑病。在6月上旬喷一次300倍液的代森锌即可防治。

刺龙牙(2)埋育苗:由于刺龙种源短缺也可采取埋法繁育苗木。刺龙根系浅,水平伸展,肉质,含水量高且分蘖能力强。以0.3厘米~0.5厘米粗的为佳,苞的疏密,一般成30厘米~50厘米长的材,将材首尾相连,每隔10厘米横床摆设,再用筛土覆盖5厘米,压实。要防干旱,适时浇水,保持床面湿度,当年即可出苗。

3.栽植

刺龙苗木粗1厘米,苗高30厘米即可上山栽植。

(1)栽植选地:半阳半为佳。

(2)栽植法:整地,山地要人工整修鳞坑,以直径10厘米的坑盘为宜。将上沿土向下扒填,成“外噘嘴,里流水”的小地,以促进栽后保墒。栽植密度为每公顷4440株,株150厘米×150厘米。栽前,在鳞坑刨一小坑,以苗木地表际深度为准,栽时边埋边踩边提苗,做到根系舒展,以利成活。如果有春旱迹象,应及时灌水,栽后造林地零星灌木可保留,以利刺龙与其种间制约,防止病虫害发生。

(3)栽后管理:刺龙栽植后,要保持坑盘无杂草,每年6~8月要进松土,一般不施肥特是肥易烧根系刺龙长到3年时,萌发出若干条,使树体呈现丛状,这时要及时除萌蘖,保留3~4个粗壮条,匹配得体的树有利日后提高产量。

4.采收

春天温转暖,万物复苏。刺龙木本植物中最早萌发顶芽。室外温度在16℃左右时,始膨大,3~5天伸出2~3枚鲜嫩,这时应抓紧采收。

采收储藏

春、秋季挖取部,剥取皮或剥取树皮,除去泥土杂质,切段或,鲜用或晒干。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皮呈筒状、单卷或双卷筒状,微弯或不规则扭,长15-36cm,厚1.5-3.0mm;长10-15cm,厚1.5-2.0mm;外表面呈迭积状皱裂,粗糙,表面与皮相似。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微,味微涩而后苦,咀嚼之有粗糙感。

显微鉴 皮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十数列细胞。皮层狭窄。韧皮射线宽2-4列细胞,外侧常波状侧较平直,分泌道多数,切向环列,直径46-127μm。本品薄壁细胞含细小演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结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匙叶五加

下一篇 刺齿凤尾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