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寸金草

寸金草 金草(拉丁:Clinopodiummegalanthum(Diels)C.Y.WuetHsuanexH.W.Li),中药有盐烟苏、土白芷蛇床子等,为植物金草的全草。味辛、微苦,性微金草具有清热解毒,活消肿的功效,牙痛湿痛,疮肿,小儿疳积,跌打肿痛。《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有记载:“清热平。治牙痛。”植物金草高达60厘米,基部匍匐,带紫红色,轮伞花序具多......
目录

基本信息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Cùn Jīn Cǎo

【英文】Herb of Bigflower Clinopodium

【来源】

药材基源:为植物金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linopodium megalanthum (Diels) C.Y.Wuet Hsuan ex H.W.Li[Calamintha chinensis Benth.var. megalantha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寸金草多年生草本。多数,自生出,高可达60厘米,基部匍匐生,简单或分枝,四稜,具浅槽,常染紫红色,极密被白色平展刚毛,下部较疏,节间伸长,比叶片长很多。

三角状卵,长1.2-2厘米,宽1-1.7厘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或近浅心形,边缘为齿状锯齿,上面榄绿色,被白色纤毛,近边缘较密,下面较淡,沿各级上被白色纤毛,余部有不明显小凹腺点,侧脉4-5对,与中脉在上面微凹陷或近平坦,下面带紫红色,明显隆起;叶柄极短,长1-3毫米,常带紫红色,密被白色平展刚毛。

轮伞花序密集,半球时连花冠径达3.5厘米,生于部,向上聚集;苞状,下部的略超出花萼,向上渐变小,呈苞片状,苞片针状,具肋,与花萼等长或略短,被白色平展缘毛及微小腺点,先端染紫红色。花萼筒状,时长约9毫米,13,外面要沿上被白色刚毛,余部满布微小腺点,面在部以上被白色疏柔毛,果时基部稍一边膨胀,上3齿齿长三角,多少外反,先端短尖,下2齿齿与上近等长,三角,先端长尖。花冠红色,较大,长1.5-2厘米,外面被微柔毛,面在下具二列柔毛,冠筒十分伸出,基部宽1.5毫米,自伸出部分向上渐扩大,至部宽达5毫米,冠檐,上直伸,先端微缺,下3裂,中裂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均延伸至上下,几不超出,花药,2室,室略叉花柱微超出上,先端不相等2浅裂,裂扁平。花盘。子房无毛。坚果卵形,长约1毫米,宽约0.9毫米,褐色,无毛。期7-9月,果期8-11月。

产地生境

产中国云南四川南部及西南部,湖北西南部及贵州北部;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灌丛中及林下,海拔1300-32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

主要变种

6b. 粗壮变种

var. robustum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in Act. Phytotax. Sin. 12(2): 203. 1974.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粗壮,.分枝多数;大,长达5厘米,宽达4厘米,叶柄长4-5毫米;大,长约1.8厘米。

云南西北部;生于路旁,海拔25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洱源。

6c. 美丽变种

var. speciosum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in Act. Phytotax. Sin. 12(2): 203. 1974.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矮小,高约10-15厘米;卵状长至卵状披针,长0.8-2厘米,宽0.4-11厘米;轮伞花序生于的上部,紫色,长约1.5厘米。

云南西北部;生于山坡上,海拔32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维西。

6d. 居间变种

var. intermedium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in Act. Phytotax. Sin. 12 (2) : 203. 1974.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长1-2.2厘米,宽0.8-1.2厘米,叶柄长2-3毫米;植株毛较少。

云南西北部;生于山坡、谷地、灌丛、砾石草地,海拔2300-32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维西。

6e. 披针变种

var. lancifolium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in Act. Phytotax. Sin. 12(2): 203. 1974.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分枝,密被向下短柔毛及微柔毛;披针,长2-3.8厘米,宽0.7-1.6厘米,上面被极疏短硬毛,下面上被贴生短硬毛;苞片比萼略短。

云南西部;生于山坡上,海拔约28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宾川。

可分二变型:一为原变型 f. lancifolium;一为近无毛变型 f. subglabrum C. Y. Wu et Hsuan ex H. W. Li in Act. Phytotax. Sin. 12(2): 203. 1974. 后一变型与前一变型不同在于近无毛,具锯齿苞片花萼几等长,产云南西北部,生于山地,海拔约29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白水河坡地上。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播种期有秋播和春播,秋播在9-10月,春播在清明前后。播前先将种子用水浸泡12小时,用2倍体积湿沙拌匀,2-3天后再播种,处理期间注意搅拌,保持温度和湿度上下一致,冬播不需处理种子。播时先用耧在整好的畦面上成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再用耙翻过来平两遍,使土盖没种子,浇水保滴,以利出苗。每亩播种量2-3公斤。

栽培技术

整地

选地势平坦,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耕细作。结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水肥

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立即浇水,阳雨天,及时排水。现蕾后,应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5公斤。但通常第一年种植不用施化肥,以免倒伏,一年可连种两次,第二次可不用再播种子

采收

从种到收3个月,在立冬前后播种的6月中旬采收,春播的在7月中旬采收,夏播的9月中旬采收,待其种子90%成熟时,用镰将上部种割掉,晒干,粒,扬净杂质,即可入药出售,以色黄、粒饱、香浓者为佳品,亩产量200公斤。

病虫防治

要病害有斑病,可于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每星期一次,连喷3次。白粉病可于发病初期用粉锈宁防治。

害虫要有纹青虫咬食叶片,或裹粘虫吃食蕾,可用辛硫酸和杀灭菊脂杀灭。

主要价值

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

【功效】燥湿、杀虫止痒、温壮阳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用法用量】服:汤,9-15g。外用:适量,捣

【摘录】《中华本草》

药理作用

1、抗律失常:蛇床子的水提物对氯仿诱发的小室颤、氯化钙诱发的大室颤及对鸟头碱诱发的大律失常均有预防作用,对后者还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局麻作用:蛇床子的水提液对蟾蜍离体坐神经有阻滞麻醉作用,对豚有浸润麻醉作用,并可被盐酸上腺素所增强,对家兔有椎管麻醉作用,但对家兔角膜没有表面麻醉作用。还可明显地延长戊巴比妥钠的致睡时间。

3、抗过敏作用:蛇床子有抗过敏作用,能治疗过敏性疾病,如湿疹痒疹荨麻疹等,但这些皮肤病辨证湿热为多,因此蛇床子需与清热凉血的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的中药同用,如黄芩皮、生地等。

4、抗诱变作用:蛇床子水提物,通过Ames、离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及活体小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表明了该药有较强的抗诱变作用。

5、治疗不育症:蛇床子能提高性激素,雄性雌性都能提高。对男性和女性不育症都可治疗。《本草纲》上记载其能“暖丈夫阳,助女人阴气”。既可治疗男子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与淫羊藿鹿角同用,也可治疗女子性功能减退和不孕,可与巴戟天杜仲等同用。如感大,可与生地、麦冬同用,以热平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崇澍蕨

下一篇 寸节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