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川明参

川明参:Chuanminshen violaceumSheh et Shan) 是伞科,川明参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颈细长,富淀粉质,味甜。直立,,基生多数,呈莲座状,叶鞘紫色叶片轮廓阔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粉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小;至更小,裂线形,细小。花序花序梗粗壮,无总苞或仅有1-2,薄膜质,花瓣长椭......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颈细长,埋于土中;,长7-30厘米,径0.6-1.5厘米,通常不分枝部稍细,有横向环纹突起,稍粗糙,其余表面细致平坦,黄白色至黄棕色,断面白色,富淀粉质,味甜。

直立,单一或数,径2.5-5毫米,多分枝,有纵长细条纹轻微突起,上部粉绿色,基部带紫红色。

基生多数,呈莲座状,具长柄,叶柄长6-18厘米,基部有宽阔叶鞘叶鞘紫色,边缘膜质;叶片轮廓阔三角状卵形,长6-20厘米,宽4-14厘米,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一回羽片3-4对,下部羽片具长柄,向上柄渐短至无柄,长卵形,二回羽片1-2对,羽片短柄或无柄,卵形,末回裂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不规则的2-3裂或呈锯齿状分裂,长2-3厘米,宽0.6-2厘米,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粉绿色,光滑无毛;上部很少,具长柄,二回羽状分裂,叶片小;至更小,无柄,叶片3裂,裂线形,细小。

花序分枝花序梗粗壮,花序直径3-10厘米,无总苞或仅有1-2线形,薄膜质,伞辐4-8,不等长,长0.5-8厘米;小总苞无或有1-3线形,长约4毫米,宽约0.3毫米,膜质;花瓣,小细长暗紫红色浅紫色或白色中脉显著;萼齿显著,狭长三角线形花柱长,为花柱基的2-2.5倍,向下弯

分生果卵形或长卵形,长5-7毫米,宽2-4毫米,暗褐色扁压,棱和中棱线形突起,侧棱稍宽并增厚;棱槽有油管2-3,合生面油管4-6;胚乳面平直。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草丛中或沟边、林缘路旁。喜凉爽、湿候、较能耐,不耐高温。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壤土栽种,切忌在粘重、汗湿和含砾石多的土壤栽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青白江、金堂、简阳、苍溪、威远、北川、平武、巴中、南川、阆中)、湖北(宜昌、当阳)等地。该种多为栽培植物四川平武、北川、南川以及湖北宜昌、当阳等地有野生的。模式标本采自金堂。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撒播或条播,8月将拌砂的种子撒入畦面,薄盖细土和稻秆。条播23-27厘米,其他要求同撒播。次年8月移栽,27厘米×(5-7)厘米沟,直放种1株,覆盖土杂肥和灰,再覆土超过头3厘米,并盖草或稻秆。

栽培技术

净作轮作

净作:要求间隔种植川明参两年以上地块。

分带轮作采取川明参小麦玉米模式种植,具体做法是:利用双六或双五预留地,分于上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移栽川明参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植小麦于预留带,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川明参收挖后及时移栽玉米玉米收获后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植小麦;上年在另一带种植的小麦于翌年5月中旬左右收获后,可种短季蔬菜或其它短季作物或将麦秆覆盖于厢面上,待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移栽川明参,如此轮作

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选择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两年未种过川明参、豆科作物的壤土

整地作厢: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硫酸钾型的川明参专用肥50千克作基肥,深翻土壤。净作地130厘米-140厘米作厢,套作预留宽度做厢。要求厢沟深30厘米-40厘米,厢面垒成瓦。每间隔两个深沟,要求沟深50厘米-60厘米,同时做到三沟配套。

壮苗移栽

时间:8月1日-25日,即立秋前后一个月。

壮苗:直径0.3厘米-0.5厘米,苞新鲜、无黑头;

密植25-30厘米、株5-7厘米,每亩保净作密度3万株,套作密度1.5万株以上;

用70%托布津800-1000倍浸种

:一是沟深度与种长度相适应,头向上,使根系舒展伸直;二是将第二排种沟的土盖在第一排的种头上,覆细土3厘米-4厘米。

覆盖:栽种后,立即用前茬收获的玉米秸秆覆盖厢面,以盖严土壤为度。

田间管理

除草:出苗后若有杂草应及时人工除草,化除草:在川明参长出两时,亩用喹禾灵一袋20毫升兑水15千克喷雾。

追肥:第一次在苗高7厘米-10厘米时,亩用清淡粪水40-50担加尿素2.5-4.5千克追施;第二次追肥在次年立春前后,亩用硫酸钾型复肥15-25千克视苗情追灌。

割苔:除留种田外,当苔刚抽出时,及时将苔割去。

病虫防治

苗期要虫害有蚂蚁、蚜虫和蟋蟀,可亩用2.5%敌杀死5毫升加70%托布津50克兑水喷雾,兼防腐病等。在11月份至次年元月份用美邦治萎25克或瓜克灵20克兑水15公斤进面喷雾防治腐病。在次年2月-3月用70%托布津800倍防治菌核病。

腐病,晚春多雨及所温较高时发生,病石灰粉消毒,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注。菌核病,发病初期可撒1:2混草木灰、熟石灰,或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浇灌。黄凤蝶,幼虫咬食叶片,幼龄期喷敌百虫800倍液或Bt300倍液毒杀,或人工捕杀。

主要价值

【药性】味甘;微苦;性凉;归肝经

【功能治】养阴清健脾肋运。热病伤阴肺燥咳嗽脾虚食少;病后体弱。

【用法用量】服:汤,6-15克。

【使用注意】风寒咳嗽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川木通

下一篇 川山橙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