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川西小黄菊

多年生草本,高7-25厘米。单生或少数成簇生,不分枝,有弯的长单毛,上部及接头状花序处的毛稠密。基生或长,长1.5-7厘米,宽1-2.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二回全部全裂。一回侧裂5-15对。二回为掌状或掌式羽状分裂。川西小黄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鞑新菊西藏常用草药) 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x Shih......
目录

基本信息

川西小黄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鞑新菊西藏常用草药) 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x Shih, 植物分类报, 17(2): 113, 197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511, 1975.——Chrysanthem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in Journ. Bot. 5: 72. 1891; Hand.-Mazz. in Act. Hort. Gothob. 12: 263. 1938;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9: 44. 1966. ——Chrysanthemum jugorum W. W. Smith in Not. Bot. Gard. Edinb. 10: 173. 1918.

【拼音】 Chuān Xī Xiǎo Huánɡ Jú

鞑新菊

【来源】 菊科 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Chrysanthem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以 入药。

性味】 苦,

【功能治】 活,祛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湿热

【用法用量】 1~3钱。

门中文被子植物
门英文Angiospermae
纲中文子叶植物
纲英文Monocotyledoneae
中文霉草
英文Triuridales
科中文菊科
科拉丁Compositae
属中文匹菊属
属拉丁Pyrethrum
种中文川西小黄菊
种拉丁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x Shih
种下等级种下等级:b.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x Shih var. tanacetopsis (W. W. Smith) Ling
生境生境: 草甸, 高山草甸, 灌丛中, 湖边, 山坡, 山坡林中
海拔下限2600
海拔上限52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栽培人工栽培
分布甘肃省, 青海省, 四川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7-25厘米。单生或少数成簇生,不分枝,有弯的长单毛,上部及接头状花序处的毛稠密。基生或长,长1.5-7厘米,宽1-2.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二回全部全裂。一回侧裂5-15对。二回为掌状或掌式羽状分裂。末回侧裂线形,宽0.5-0.8毫米。叶柄长1-3厘米。少数,直立贴,与基生并等样分裂,无柄。全部绿色,有稀疏的长单毛或几无毛。头状花序单生总苞直径1-2厘米。总苞约4层。外层线状披针,长约6毫米;中.层长披针至宽线形,长约7-8毫米。外层基部和中外层中脉有稀疏的长单毛,或全部苞片灰色,被稠密弯的长单毛。全部苞片边缘黑褐色或褐色膜质。黄色或微带桔红色线形或宽线形,长达2厘米,端3齿裂。瘦果长约3毫米,5-8条突起的纵肋。冠状冠毛长0.1毫米,分裂至基部。果期7-9月。

川西小黄菊图册川西小黄菊图册

物种分布

青海西南部、 四川西南部及西北部、 云南西北部及 西藏东部。生于高山草甸、灌丛或杜鹃灌丛或山坡砾石地,海拔3500-5200米。

功能用途

此种的藏译音叫“色尔君木美多”,是一种藏药;全草入药,性、味苦。活、祛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湿热

医药:花序(鞑新菊):苦,凉。活,祛湿,消炎,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湿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川谷根

下一篇 川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