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常山县

常山县 常山县,是浙江省衢州市下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西部、钱塘江上游,东邻柯城区,南连江山市,西接江西山县,北通化县,东北与淳安县接壤。至2021年,全县总面积1099平公里,人34万。下辖6镇5乡3个街道。常山县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园林城市、卫生县城、文明县城、教育强县和文化先进县等称号。常山县物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矿产品种38个。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
目录

建制沿革

历史沿革

常山县风光(图片来源常山宣传部官方网站)常山县历史悠久,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建县历史长达1800年。

东汉末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县置新安县(县治在今衢江、柯城二区);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分新安县置定阳县,为常山建县之始,县治设在前定阳乡三冈(今何家乡钱塘村一带),初属会稽郡,隶扬州刺史部。其范围包括今衢州市区的西南部及常山、化、江山和江西山及以西(见《中国历史地图集》)。

吴宝鼎元年(266年),定阳县改属东阳郡;两晋不变;南朝梁陈时曾隶缙州,属信安郡。

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定阳县并入信安县,隶东阳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信安县复置定阳县,县治仍在定阳乡三冈,范围包括今常山、化及江西山县一部分;武德八年(625年),定阳县并入信安县,属婺州;咸亨五年(674年),分信安在原定阳县地置常山县,以县治南有常山(又长山,即今湖山)命,以常山县自此始,县治设在前常山乡(今招贤镇之古县、古县畈一带);圣元年(695年),分常山、须江(今江山)、弋阳之一部置山县;乾元元年(758年),常山县曾一度划归信州(今江西省上饶),不久仍属衢州;广德二年(764年),县治迁至旧县治西40里常山镇巡检司(今天马街道)。

常山县宋朝乾德四年(966年),吴越王钱俶分常山县西镜7乡置化场;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升化场为化县;淳化四年(993年),常山属两浙道衢州;至道三年(997年),常山属两浙路;熙宁七年(1074年),常山属浙东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常山县改称信安县。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复称常山县,属两浙都督府(安抚司)衢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隶江淮省衢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隶浙江等处中书省浙东道宣慰司衢州路;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衢州路为龙游府,治所西安县;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又改龙游府为衢州府,包括西安、龙游、江山、常山、化,隶浙江等处中书省金衢道。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常山县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衢州府。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攻占常山,常山属浙江省金衢严道衢州府;宣统三年(1911年)11月8日,常山光复,成立县军政分府,改知县为民事长。

民国元年(1912年),常山县浙江省金衢严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金华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实省、县二级制,常山县浙江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县间设政督察区,常山属浙江省第五政督察区,署址衢县(今柯城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常山县改属第四政督察区,署址淳安;同年8月改属第三政督察区,署址江山。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4日,常山县解放,初属浙江省衢州军管会。

1950年5月,设衢州专员公署,常山县属衢州专区。

1955年3月,撤衢州专区,改属金华专区,常山县属金华专区。

1958年10月,常山县并入衢县。

1961年10月,恢复常山县建制。

1970年,金华专区改称金华地区,常山县属金华地区。

1985年7月实市管县,金华地区分设金华、衢州二市,常山县属衢州市。

区划沿革

常山县行政区划1996年,常山县辖6镇18乡:天马镇、辉埠镇、芳村镇、白石镇、球川镇、招贤镇、何家乡、宋畈乡、东鲁乡、湖东乡、狮子乡、二都桥乡、新桥乡、芙蓉乡、新昌乡、金源乡、龙绕乡、同弓乡、钳乡、大桥头乡、东案乡、阁底乡、五里乡、青石乡。县政府驻天马镇。

2001年12月7日,常山县部分政区划调整:撤销二都桥乡、狮子乡、湖东乡建制,与天马镇并。天马镇辖48村、10居,驻胜利路40号(原址)。

2002年,常山县辖7个镇、14个乡:天马镇、招贤镇、辉埠镇、芳村镇、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何家乡、宋畈乡、东鲁乡、新桥乡、荚蓉乡、新昌乡、金源乡、龙绕乡、同弓乡、钳乡、大桥头乡、五里乡、东案乡、 阁底乡,共有11个居民区、341个政村。

2006年底,辖7个镇、7个乡:天马镇、招贤镇、辉埠镇、芳村镇、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东案乡、宋畈乡、何家乡、新桥乡、同弓乡、新昌乡、大桥头乡,共有7个社区、4个居民区、342个政村。县政府驻天马镇胜利街29号。

2008年10月7日,常山县部分政区划调整:一、将天马镇塘底、童家、南弄、久泰弄等4个政村划归辉埠镇管辖。调整后,辉埠镇辖17个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灰山底133号);天马镇辖55个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胜利街40号)。二、将东案乡井河村划归芳村镇管辖。调整后,芳村镇辖25个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芳鑫北路2号);东案乡辖18个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东安街9号)。

行政区划

至2022年10月,常山县辖14个乡镇(街道):天马街道、紫港街道、金川街道、白石镇、招贤镇、青石镇、球川镇、辉埠镇、芳村镇、何家乡、同弓乡、大桥头乡、新昌乡、东案乡。常山县人民政府驻天马街道胜利街29号。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常山县常山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东邻柯城区,南连江山市,西接江西山县,北通化县,东北与淳安县接壤。地理坐标介于东118°41′51″~118°56′50″、北纬28°49′47″~29°11′49″之间,县域面积1099平千米,南北长50.8千米、东西宽50.6千米之间。

地貌

常山县以丘陵为,耕地23.3万亩,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地势以东北、西北、西南边境为高,向中部呈阶梯状平缓展要山有怀和千里岗山余,最高峰为白菊花尖,海拔1394.7米。

候条件

常山县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760.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无霜期279天,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31.2小时。常年空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

水文

常山县河流分属钱塘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境以钱塘江上游常山港为,其中县境以上(招贤出)流域面积3176.1 平千米;另有球川溪,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县境流域面积43.35平千米。

常山港:流马金溪源于安徽省休宁县青芝埭尖北坡,流至化县华埠镇与池淮溪汇后称为常山港,向南转东,在柯城区双港与江山港汇后称衢江。常山港在常山县总长46.6千米,流域面积1028.02平千米,要支流有芳村溪、虹桥溪、南门溪和龙绕溪。

芳村溪:是汇入常山港的最大一级支流,东源源于海拔1342.3米的昌湾尖,西源源于芙蓉岭,汇在芙蓉村,流芳村、东案、大桥头、招贤等乡镇,于招贤镇的浦汇入常山港,全长50.45千米,流域面积354.8 平千米。

虹桥溪:源于新昌乡的祝家源,流新昌、辉埠、紫港街道、大桥头、青石等乡镇,在青石镇的塘边村汇入常山港,全长33.3千米,流域面积131平千米。

南门溪:源于白石镇羊角西山,流白石镇、金川街道、天马街道,在天马街道的蒲塘村汇入常山港,全长23.1千米,流域面积179.15平千米。

龙绕溪:源于球川镇的里东坑门山,流球川、同弓、金川街道等乡镇,在金川街道的上埠汇入常山港,全长31.9千米,流域面积125.6平千米。

其他直接汇入常山港流域的溪流还有湖溪、马车溪、里山溪、大坑溪、官塘溪等溪流。

球川溪:源于球川镇的乌麦田村紫坑岭,流球川镇,至廖家向西流入江西省信江,最终汇入长江,境全长16.85千米,流域面积43.35 平千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常山县矿产资源丰富,过数十年地质矿产勘查,已发现矿产38种,矿产地60多处。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种,矿产地23处,至2017年,在发利用的矿产15种,矿山49处。其中石灰石、石煤储量分达到49亿吨、10亿吨,莹石矿储量达1700万吨,均居浙江省首位,尤其是石灰石氧化钙含量在52-55%,是浙江石灰石资源最丰富、品位最高的石灰石矿。矿产资源要特点有:

1、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常山县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以石灰、莹石、石煤、蜡石、饰面大理石、青石、观赏石等矿产为,优势突出,前景广阔;石煤资源丰富,有5处大型矿床和1处中型矿床。青石镇砚瓦山村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青石石交易市场。八面山特大型莹石矿储量达1700万吨。

2、要矿产分布集中,有利于规模采。已探明石灰资源要分布在辉埠镇一带,有大型矿床2处,储量大,品质好,水泥配料用矿产均在附近有分布,适宜采,现已基本常山县辉埠石灰采基地。萤石资源集中分布于新昌前-对坞一线,蜡石、石煤要位于芳村一带,青石、观赏石则要分布于青石镇。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建立规模化的矿业及矿产品深加工体系。

水资源

常山县水资源总量13亿立米,出境水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水标准。

人口

2022年末,常山县户籍人总户数为124648户,比2021年减少47户,总人(不含服现役人员)为337893人,平均每户2.7人。男性174874人,女性163019人,分占总人的51.8%和48.2%,性比为107.3(女=100)。总人比上年减少1797人。

2022年,常山县办理出生登记1785人,比2021年减少398人,出生率为5.3‰,比2021年回落2.5个千分点。死亡2182人,比2021年增加273人,死亡率为6.4‰,比2021年提高0.8个千分点;其中男性死亡1292人,女性死亡890人。全县人自然增长-397人,比2021年减少671人,自然增长率-1.2‰。全县城镇人111366人,乡村人226527人,分占总人的33%和67%。全年省外迁入677人,比2021年减少74人;迁往省外2080人,比2021年减少822人。全县总人年龄段分布为:18岁以下的为57586人,占总人的17.0%;18岁至34岁的为61399人,占总人的18.2%;35岁至60岁的为140353人,占总人的41.5%;60岁以上的为78555人,占总人的22.2%。百岁以上老人25人,比2021年减少5人。

政治

人大领导
职务

翁旭东
何健、胡康雷、李德生、黄国华、李珍
党委领导
职务
县委书记
潘晓辉
县委副书记王永明、何相涯
政府领导
职务
县长王永明
副县长华(常务副县长)、邱雪萍、胡伟民、朱建忠、蒋招达、李湘虹、黄晓彬、育娟、陈岗
政协领导
职务
许茂华
姜光明、范东英(女)、汪卫东、章金平、黄爱珍(女)

以上容参考来源:常山县人民政府、常山新闻网

经济

常山县工业园区

2022年,常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6亿元,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8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90.59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00.82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5%,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1%,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3.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6∶45.2∶5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65万元(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3万美元),比2021年增长3.5%。照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最终核实,2021年,常山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89.87亿元,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9.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5∶44.6∶50.9。

2022年,常山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6.56亿元,比2021年增长7.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亿元,增长10.7%;上划中央收入9.95亿元,增长1.8%。全县税收收入13.84亿元,增长4.3%,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3.4%。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7.93亿元,增长10.4%。其中民生支出46.67亿元,增长1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7%。

2022年,常山县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3.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3%。从投资结构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6%,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14.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4.4%,民间项投资增长0.3%,制造业投资增长29.2%。全年在库项共436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155个;新增入库项163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54个。

2022年,常山县国有投资比2021年增长20%,非国有投资增长3.6%。工业投资增长21.3%,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公共服务投资增长40%。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4.4%。

2022年,常山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万元,比2021年增长6.7%。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为4.94万元和2.89万元,增长6.0%和7.8%。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万元,增长8.2%。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3万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万元,增长9.3%。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7614万元,比上年增长3.1%。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555万元,比上年增长5.3%。农作物播种面积284962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6150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1510亩、蔬菜(含菜用瓜)播种面积65020亩、草药材播种面积2802亩、瓜果类播种面积9659亩。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60639吨,比上年增长0.8%;油料产量6633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103510吨,增长0.5%;瓜果类产量22212吨,增长9.8%。总产量123385吨,下降15.0%,其中胡产量102158吨,下降13.7%;产量258吨,增长21.1%。

2021年,生猪年末存栏为6.2万头,比上年增长22.2%;年出栏9.1万头,增长111.6%。家禽年末存栏为110.1万只,下降28.4%;年出栏287.9万只,增长3.3%。全年肉类总产量15031吨,增长53.1%,其中猪肉7588吨,增长93.6%;禽肉7216吨,增长26.9%;鸡蛋产量2320吨,下降26.3%。

2021年,全年水产品产量6869吨,比上年增长2.2%。全年木材产量9493立米,比上年增长24.4%。

2021年,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称号,入选全国农民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全国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全国试点、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单,入列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县共建单,获得“2020年度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称号,金色同弓农村产业融发展示范园入选第三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发展示范园创建单,创建省级“肥药两制”改革综试点县,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专项改革被纳入全省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项,列入2021年度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县。

2021年,全县180个政村,性收入20万元以上全覆盖,其中20-50万元120个,50-100万元46个,100万元以上14个。发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1347人次,累计完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同价1.2亿元。土地流转全域展,全年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万亩。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县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家,其中,业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42家(其中20亿元以上1家、10亿元以上1家、5亿元以上3家),大中型企业14家。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4362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7628万元,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产值1820738万元,增长30.0%,其中重工业1310485万元,增长32.7%,轻工业510253万元,增长23.4%;分济类型看,国有控企业增长26.5%,私企业增长26.7%,外商投资企业增长48.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9.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774121万元,增长28.5%,产销率97.4%。规模以上工业出交货值120002万元,增长41.1%。

2021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建材业产值371306万元,比上年增长33.7%;通用设备制造业287783万元,增长36.1%;造纸业284307万元,增长60.1%;有色金属冶压业171764万元,增长36.5%;电力生产供应业110355万元,增长2.8%;化工业104328万元,增长23.4%;农副食品加工业65280万元,下降25.2%;通信设备制造业94372万元,增长26.8%;金属制品业101346元,增长28.6%;纺织业63585万元,下降8.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2628万元,增长21.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9483万元,增长52.9%。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8592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利润186809万元,增长35.3%。分业看,建材业利润93267万元,增长20.1%;造纸业36112万元,增长113.0%;通用设备制造业21652万元,增长59.1%;化工业6995万元,增长20.7%;通信设备制造业8787万元,下降2.3%;电力生产供应业4670万元,下降10.8%。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中,装备制造业利润总增长35.5%,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增长39.3%。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长32.3%。

2021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050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共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65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2家,二级资质企业7家,三级资质企业5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79183万元,增长22.6%;其中省建筑业产值507163万元,增长23.6%。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5%。从投资结构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8%,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下降7.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4.1%,民间投资增长6.6%,制造业投资增长25.9%。全年在库项共476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140个;新增入库项173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35个。

2021年,全年国有投资比上年增长34.6%,非国有投资增长10.1%。工业投资增长27.1%,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9%,公共服务投资增长242.8%。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20.4%。

2021年,全年房地产发投资134368万元,比上年增长9.4%。房屋施工面积1628881平米,增长9.8%;销售面积314494平米,下降10.5%;商品房销售272180万元,增长1.9%。

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844763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限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122562万元,增长75.8%。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120562万元,增长81.5%;乡村2000万元,下降39.2%。类值分,粮油食品、饮料烟类增长10%,日用品类增长1650.7%,书报杂志类增长3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45.1%,中西药品类增长4.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7.8%。

外经

2021年,全年实现进出261015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出184844万元,下降2.7%;进76170万元,增长15.8%。

2021年,全县有出实绩的企业89家,比上年增加6家。出亿元以上企业4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26家。

2021年,全县出排前四位的市场依次是: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对亚洲出69850万元,比上年下降29.3%;对北美洲出48864万元,增长27.7%;对拉丁美洲出30647万元,增长65.9%;对欧洲出27520万元,增长16.33%。这四大要市场出计占全县出的95.7%。

2021年,在要商品出中,轴承出60357万元,比上年增长71.1%;餐厨用具金属加工产品出14985万元,下降6.3%;化工产品(新材料)出57390万元,增长76.6%;服装、纺织品出14948元,增长32.0%;日装饰用品出9680万元,下降6.0%。

邮电旅游

2021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2万户,比上年下降6.9%;移动电话用户数25.3万户,增长5.4%,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不含手机)10.0万户,增长6.2%。

2021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8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4亿元。成功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成功创建3A景区城,5个4A景区镇、6个3A景区镇、38个3A景区村、180个A级景区村,在全市率先实现城镇村景区化全覆盖。成功办常山YOUYOU音乐本土特色活动,拉动全县整体消费达50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YOUYOU音乐办地徐村接待旅游人数3.3万人次,带动村民收入增长22.6万元。积极培育“常山漫居”品民宿,村上舍获评国家首批甲级民宿,彤弓山居入围省级白金宿。金源模式入选全省首批“文旅助力共富最佳实践案例”。推进“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打造华府等10家常山鲜辣美食体验店。大力发研游产业,推出常山十大中小生研品线路。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47827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007万元,增长23.1%;上划中央收入97820万元,增长26.8%。全县税收收入132730万元,增长25.2%,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8.5%。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15529万元,增长12.4%。其中民生支出417741万元,增长8.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9%。

2021年,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999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3004714万元,增长10.4%。在各项人民币存款中,住户存款余1909087万元,增长17.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3035018万元,增长28.6%。

2021年,全县全年保费收入4.5亿元,比上年增长4.0%;支付各类赔款1.7亿元,增长20.8%。

文化

历史文化

常山地处浙江西部边境,与江西省相连,历史上素有“八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由于战乱等原因,有来自江西安徽福建等外地的大量移民。1960年前后,又有近万淳安移民迁入。过漫长的历史演绎,成了如今较为复杂的常山言。

常山全县共有1522个自然村,其中说常山言的840村,占自然村总数的55.19%;说江西南丰言(抚州赣语)的526个村,占34.56%;说福建言的50个村,占3.29%;说淳安言的39个村,占2.56%;说江山言的36个村,占2.37%;说衢县言的13个村,占0.85%;说安庆言的11个村,占0.72%;说华埠“土官话”的7个村,占0.46%。另外,还有船民、渔民说江山言和严州言的,70年代后陆续岸上定居,分杂居,未言村。

特产

常山胡

常山胡柚常山胡其它类天然杂交而成,唯常山县所独有。其幼果加工而成的“衢壳”可入药,成熟果实甜中带酸、甘中微苦,含丰富的黄酮类活性物质。2015年9月胡以“衢壳”成功申报纳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2018年3月衢壳被列入了浙江省新“浙八味”。

常山猴头菇

常山猴头菇常山县特产,鲜品色泽洁白、肉质细嫩,有猴头菇特有清香;干品呈淡黄色,香味浓郁。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真菌多糖及钾、钙、、锌等微量元素。

常山山茶油

常山山茶树常山山茶油已有二千多年的生产历史,系采用山区山果提炼的植物油,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此外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和其它抗氧化以及角鲨烯、多酚和甾醇等微量养元素,被称为与人体细胞最相似的油,也被称为“月子油”、“益寿油”;常山山茶油获2017年浙江牌产品称号。

常山麦香饼

正宗的常山麦香饼。应缘起嘉庆年间,储氏道枚、道树、道远由安徽安庆怀宁县迁居常山麦坑,定居后春种水稻秋种小麦,翌年五月麦收后,家家户户都做烧饼,有人在古道旁摆摊卖给过路人,有人带到县城做生意,于是这麦坑的麦香饼就传承下来了。

常山贡面

常山贡面又常山索面、银丝贡面,是一种以面粉掺以山茶油,配加盐水调和拉制晾干而成的手工面。过揉粉、条、打条、上筷、上架、拉面、盘面等10多道工序,逐步做成白如银、细如丝的贡面。

球川豆腐

球川豆腐常山县球川镇特产,豆腐加工户采用手工加工。有白豆腐、米豆腐、臭豆腐、炸豆腐等10多个品种。

球川雪

球川雪糕为浙西传统糕点,清末时始制作,因其清白如雪,状,故取糕。起初,有球川徐光孚师傅创办雪糕作坊,日产约15千克,平均月售500千克左右,销往闽、赣等地。后其儿子徐谟胜、徐膜庆分店制作加工。雪糕所需原料为糯米、白糖、茶油

交通

公路

2022年末,常山县共有3条国家高速公路、3条国道、1条省道、33条县道、33条乡道、375条村道,公路总里程达到1145.7千米,公路网密度为104.4千米/百平千米。国家高速公路境总里程89千米,其中G60沪昆高速(地称杭金衢高速)41.6千米,G3京台高速(地称黄衢南高速)31.1千米,G6021杭长高速16.2千米。一般国道总里程92千米,其中G205山深线23.5千米,G320沪瑞线40.3千米,G351台小线28.2千米。省道S221江溪线境里程22.1千米。国省道干线公路里程203.1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17.7%。县道公路301.4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26.3%。乡道公路163.5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14.3%。村道公路477.7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41.7%。

2022年,常山县各种运输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273.9万吨,下降7%;公路客运量976万人次,下降10.2%。

2022年末,常山县共有路1条,衢九路常山段全线长35.3千米。[33]

2022年路常山站全年共发送旅客12.77万人次(其中客发6.27万人次,到达6.49万人次)。

社会

教育事业

常山一中

2022年,常山县有中小校40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含民办完中1所,民办高中1所)、职高1所;初中8所(含停止办的育才中);小27所(含2所完小),设有3个小点。有特殊教育校1所。幼儿园57所(含2所未招生的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31所。成人文化技术校14所,教师进修校1所,常山院1所。全县在校生共计38340人,其中普通高中4583人,职业高中2038人,初中段7964人,小段16048人,特教51人,在园幼儿7656人。2022年初,全县校教职工3372人,其中在职在编2281人。

2022年,常山县适龄儿童入率为100%,初中入率为100%;小、初中巩固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比例达到98.6%;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三残少儿入率:前阶段达到95.7%,义务教育阶段达到100%,高中阶段达到93.9%。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8.2%;十五年教育普及率为98.6%;小英语普及率100%。

2022年,常山县各类生与专任教师比分约为:职业高中14.0∶1(2038/146),普通高中11.1∶1(4583/413)普通初中12.6∶1(7964/633),小14.2∶1(16048/1131),幼儿园14.0∶1(7656/546),特殊教育3∶1(51/17)。各类校专任教师历达标率为:普通高中100%,职业高中98.6%,普通初中99.8%,小100%,幼儿园99.8%。各类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普通高中63.0%,职高56.2%,初中56.1%,小53.0%,幼儿园6.2%,特教58.8%。

技术

2022年,常山县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7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新增省级高企研发中2家,市工程技术研发中2家。全县县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立项57项,财政26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23项;市级竞争性项、指导性项立项2项、6项;省级新产品立项80项;省“尖兵”“领雁”项立项3项。2022年完成专利专利授权量949件,其中授权发明52件。全年商标申请1006件,商标注册717件。

医疗卫生

2022年末,常山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72家,其中县级医院3家(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保院),乡镇(中)卫生院15家,民医院6家(常山贞元医院、民康医院、常山第三医院、常山安康医院、常山眼科医院、常山第二医院),其他医疗机构4家(常山县监管场所卫生所、疾控中浙江省第三监狱医院、新都工业园区医务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院分院)188家,门诊部2家,个体诊所44家、医务室10家。全县各医疗机构共核定床位1558张,每千常住人床位数5.9张。卫健系统共有在编专业技术人员1274人,其中正高职称66人,占5.2%;副高职称153人,占12%;中级438人,占34.4%。全县有注册执业(助理)医师数1007人,护士数868人,每千常住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分为3.8、3.3人。全县公立医疗机构业务总收入为5.8亿元,门诊服务人次128.3万人次,住院人次35679人。

文化事业

2021年,县图书馆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满意图书馆”。县文化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西源革命纪念馆成为省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招贤镇获评“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何家乡樊家村被评为“2021年度浙江省文化示范村”。辉埠镇文化站等3家场馆被列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拓展先先试单位。全年累计培育发展省级文化示范户7户、省级乡村文化能人16人。持续推进“黄鹂鸟”品牌文化惠民活动,完成送戏下乡300多场、送电影下乡2900多场、送书下乡1.5万余册、送展览、讲座、导等300余场、县外文化走亲10多场。创作《我不是英雄》《一切为了U》等优秀作品10余部,其中舞蹈《阿婆的糒糕》获首届浙江乡村舞蹈大赛金穗奖一等奖,歌《魔数师》获衢州市文艺品“南孔奖”,《常山江辞》《胡娃》获衢州市文艺汇演双金奖,《千年宋诗河》《过招贤渡》《我不是英雄》等入选衢州市文艺品项

2022年末,常山县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综覆盖率100%。共有文物保护单位57个;图书馆图书藏书量460千册,比上年增长10.5%。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年浙江省青少年皮划艇赛艇锦标赛、青少年山地自车冠军赛、青少年国际跳棋锦标赛、第四届体育大会山地自车、排球等8个省级比赛以及市第六届运动会8个比赛等17个市级以上体育赛事。全年组织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获省级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7枚;市级金牌32枚、银牌15枚、铜牌16枚。

人民生活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35元,比上年增长12.8%。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为46653元和26901元,增长11.4%和11.9%。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446元,增长19.8%。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289元,增长1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561元,增长18.3%。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6%。全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共216775人(企业参保92442人、当年增加1660人;居保参保124333人、企业养老退休30749人、城乡养老退休5040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共54727人,当年增加12551人。机养老保险参保11199人,当年增加275人。实体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315224人,电子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298840人。

2021年,全年有7774户(9830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低保占比达到2.8%。城镇低保372户(455人),农村低保7402户(9375人),年累计支出低保金8304万元。7月1日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调整为910元/月·人。全年临时救助困难群众76人,救助金25万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7月1日起实施提标,统一调整为1183元/月·人,共支出特困供养资金1236万元。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301对、离婚登记502对、补领结婚527件、补领离婚登记54件、收养登记10件,实施婚姻家导663对。

资源环境

2021年,常山港流域地表水质100%符水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100%符要求,出境水全面达到II类水标准,其中I类水占比44.1%;城区环境空持续改善,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空质量优良天数为360天,优良率达98.6%,城区PM2.5浓度为26μg/㎥,比去年同期(27μg/㎥)下降3.7%,创2014年监测以来的新低。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化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预计完成上级下达标任务。

城市建设

2021年,全县建成区面积18.3平公里,城区(县城)人约8.3万人。全县污水处理率98.1%,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全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9平米。

旅游

综述

至2018年5月,常山县建有国家地质公园1个(常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1个(三衢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三衢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金钉子),省级胜区1个(三衢石林),4A级景区3个(三衢石林为2012年授牌;赏石小镇、树底景区2017年通过4A景区景观质量评价,2018年验收),3A级景区5个(奇石馆、黄冈山、黄塘、桃花源、不老泉),3A级景区村4个(黄冈村、黄塘村、郭塘村、高峰村),星级饭店3家,旅社13家。

要景区

三衢石林景区

三衢石林景区三衢石林景区位于常山县城北约10公里的辉埠镇,景区以喀斯特灰溶地貌景观为要特征,融石林奇观、峡谷险胜、山林野趣于一体。景区有城堡石林、天井石林(天坑)、小古山溶凹地、紫藤峡谷、仙人洞等典型的地貌景观。

黄塘景区

黄塘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山清水秀,常年空清新,因盛产养价值极高的“东橄榄油”——山茶油而闻,景区的万亩油茶林更是具有“浙江最美森林”的美誉。

桃花源景区

桃花源景区位于衢州市新桥乡坞石坑村,靠县最高峰白菊花尖,与杭州市淳安县一山之隔。平均海拔65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8%,空负氧离子每立厘米含量高达8000个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景区溪水常年流淌,夏季最高温28℃,平均温22℃,又有“天然吧”之称,是副其实的“江南小九寨”。2016年12月30日,衢州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桃花源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

不老泉景区

不老泉景区位于常山县白石集镇,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由不老泉休闲养生度假村、曹会古道历史文化区、聚宝村乡村文化体验区。2018年,衢州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不老泉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金钉子景区

金钉子景区位于常山县天马街道黄泥塘村,是中国第一枚“金钉子”,是今4.6亿年左右一段全球标准地质剖面。融碧水青山、山林野趣、人文积淀于一体,以生态旅游、科普旅游、科考探险、休闲度假为题的国家级地质公园“金钉子”景区可以找到多种生物化石,其中笔石化石、刺生物化石、腕足类生物化石、三虫生物化石为最要的四种化石,还有少量的足类生物化石。

荣誉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单。

2021年1月14日,常山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单; 2月1日,常山县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30日,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县共建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司整县(市、区)屋分布式光伏发试点单。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单公布,常山县入选特色基地(社区治理)。

2021年12月23日,拟确定为浙江省首批数生活新服务样县。

2021年5月20日,常山县入选浙江2020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设区市、优秀县(市区)单。

2022年6月,被推选为“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宜业宜居之城”。

2022年6月,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单(机制创新类试点)。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常春卫矛

下一篇 川黔鸭脚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