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樗白皮

白皮的功效介绍】:白皮 (《药性论》)【异】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来源】为苦木植物臭椿的部或干部的皮。【植物态】臭椿(《群芳谱》),又:臭楮(《食疗本草》),山椿、虎(《本草拾遗》),虎眼树(《四声本草》),鬼(《本草图》),大眼桐(《纲》),樗树、白椿。落乔木,高达20米。树皮平滑有直纹;新褐色,初......
目录

知识介绍

苦木植物臭椿的部或干部的皮。臭春,落乔木,高达20米。 树皮平滑有直纹;新褐色,初有细毛,后稍落。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5~60厘米;小13~25,有短柄,披针状卵形,长7~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斜截形,近基部外具2大锯齿齿面有油腺1枚,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破裂后有奇臭。

花序生,长10~20厘米;小,绿色,杂性,萼短5裂,花瓣5:雄花雄蕊10,不具退化雌蕊两性雌花雄蕊较短;子房由5心皮组成,花柱柱头5裂。 翅果淡黄绿色期4~5月。 果热期8~9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营养分析

皮含苦楝素、鞣质、赭朴吩等。树皮含臭椿苦酮、臭椿苦酯、乙酰臭椿苦酯、苦木素、新苦木素等。 种子含油约35%及2,6-二甲氧基醌、臭椿苦酮、臭椿酯、查杷任酮、苦木素等。 含异懈皮甙、维生素C等。

食疗作用

苦涩,。入大肠

药物作用

【药材】①樗白皮(《近效》),又:樗皮(《本草拾遗》)。

皮,状不规则,多呈扁平的块状,或稍向卷而成瓦状或卷筒状,其大小、长短、厚薄均相差很大,长3~10厘米或更长,宽1~5厘米,厚5~10毫米。

外表面黄棕色或稍浅,粗糙,皮孔明显,纵向延长,突起而微反卷,有时外面栓皮剩落,而出黄白色皮层;表面淡黄色至淡棕黄色,较平坦,密布排列较整齐的点状突起或点线状纵突起,有时破裂成小孔状。

质坚脆,折断面不平坦,外侧现颗粒状,侧微显纤维性,棕黄色。

具油腥臭,折断后较强烈,味甚苦而持久。

②樗木皮(《本草拾遗》) 干的干皮,较皮厚而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等,厚约1.5~2厘米。

外皮暗灰色至灰黑色,极粗糙不平,有裂纹,有时刮去栓皮,出淡棕黄皮层

其它皮相同。

皮及干皮均以厚、块大、黄白色、不带外皮者佳,一般习用皮。

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樗(臭椿)、椿(香椿)为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但在历代《本草》中每见并叙述,商品亦多将樗皮、椿皮统称椿白皮或椿皮,盖因二者功用大体相同之故。

使用较广者为白皮,仅在四川陕西、湖北、贵州等地单独使用椿白皮,或椿皮、樗皮兼用。

做法指导

春季采收,挖取树,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然后剥取皮,仰面晒干;或剥取干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斑衣蜡蝉

下一篇 樗叶花椒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