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榧子
生理特性
1、三尖杉:常绿灌木,树皮红褐色或褐色,片状开裂。叶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状,近水平展开,披针状条形,常略弯曲,长约5—8厘米,宽3—4毫米,约由中部向上渐狭,先端有渐尖的长尖头,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中脉隆起,下面有白色气孔带,中脉明显。雄球花8一10枚聚生成头状,花梗长4一7毫米,雌球花生于小枝基部,总梗长1—2厘米。种子椭圆状卵形,长2—3厘米,未熟时绿色,外被白粉,熟后变成紫色或紫红色。
2、中国粗榧(木榧):常绿小乔木。叶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条形,通常直,长2~5cm,宽约3mm,基部近圆形或圆楔形,上部与下部等宽或微窄,先端有微急尖或渐尖的短尖头。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直径约6mm,梗长约3mm,每雄球花有4~11雄蕊,基部有一苞片;雌球花由数对交互对生,腹面各有2胚珠的苞片组成,有长梗,常2~5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微扁,长1.8~2.5cm。
产地
入药部位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
甘、涩,平。
功效
驱虫,消积。
主治
用于蛔虫病,钩虫病,食积。
用法用量
4.5~15g,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或炒熟食。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