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粗毛蹄盖蕨

粗毛蹄盖-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thyriumstrigillosumMoore,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动植物植株高30-50cm。植株高30-50cm。直立。丛生;叶柄长10-20cm,基部被鳞片叶轴上部被疏鳞片叶片至卵状披针,长20-30cm,宽9-14cm,先端渐尖,基部稍缩短,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互生,斜展,线状披针或......
目录

形态特征

粗毛蹄盖蕨植株高30-50cm。直立。丛生;叶柄长10-20cm,基部被鳞片叶轴上部被疏鳞片叶片至卵状披针,长20-30cm,宽9-14cm,先端渐尖,基部稍缩短,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互生,斜展,线状披针或长披针,长7-10cm,宽2-3cm,先端渐尖成尾状;上沿羽轴及小羽轴被软刺,小羽片菱形,长1.5-2cm,宽约5mm,先端钝,羽状深裂,有疏锯齿叶脉羽状,细脉分叉。孢子囊群长,稍弯囊群盖膜质。

生长环境

粗毛蹄盖生于沟边草丛中。

分布范围

粗毛蹄盖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粗毛蹄盖蕨【药粗毛蹄盖

【汉语拼音】cu mao ti gai ju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thyrium strigillosum Moore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

【科属分类】蹄盖

治】痢疾肿;外伤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凉

【出处】《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粗毛鳞盖蕨

下一篇 粗榧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