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翅柄蓼

翅柄蓼为蓼科的一种植物,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生于山坡草地、山谷灌丛中。其可用于清热解毒腹泻等疾病。中文翅柄蓼 拉丁: Polygonum sinomontanum Sam. 称: :滇拳参石风丹石凤丹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木兰纲 : 蓼 科: 蓼科 亚科: 蓼亚科 族: 蓼族 属: 蓼属 种: 翅柄蓼 分布区域: 产四川云南西藏。 命来......
目录

植物介绍

中文翅柄蓼

拉丁: Polygonum sinomontanum Sam.

称: :滇拳参石风丹石凤丹 图片

界: 植物

门: 被子植物

纲: 木兰纲

: 蓼

科: 蓼科

亚科: 蓼亚科

族: 蓼族

属: 蓼属

种: 翅柄蓼

分布区域: 产四川云南西藏

来源: SymbolaeSinicae7(1):177, 61929

蓼科

蓼科(Polygonaceae),子叶植物,是一种多年生挺水图片植物种类,高从40厘米到160厘米以上都有。子通常呈现两两互生及长针状,有柄。朵则通常长成穗状。一般来说,该种植物生长在水田,人造沟渠或湿地。40属,800种,产北温带,少数在热带,中国连入的有14属,约228种,全国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食用,如荞麦,有些入药,有些供观赏用。一般来说,该种植物生长在水田,人造沟渠或湿地。在克朗奎斯特系统里为蓼科单独设立一个蓼。而最近的APG II系统(2003年)则是将蓼科处理为石竹下的一个科。

原形态

翅柄蓼多年生草本,高30-50cm。粗壮,横走,紫褐色直立,无毛,不分枝或下部分枝。基生披针或狭披针,长6-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边缘叶脉增厚而反卷,基部楔;或近,沿叶柄下延成狭翅,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较小,近无柄;托叶鞘筒状,膜质,棕褐色,先端偏斜,长2-5cm。长3-3.5mm,棕褐色,光泽

种类

蓼科是一个很自然的群。蓼科与中央种子 (Centrospermae)中一些科的亲缘系较接近。本科分3个亚科,6个族。
酸模亚科(Rumicoideae):
①美洲蓼族(Eriogoneae),中国不产;
酸模族(Rumiceae)。
蓼亚科(Polygonoideae):
①木蓼族(Atraphaxideae);
②蓼族(Polygoneae)。
葡萄亚科(Coccoloboideae):
①蓼树族(Triplarideae),中国有栽培
②海葡萄族(Coccolobeae),中国有栽培
本科药用植物如掌大黄、药用大黄等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扁蓄何首乌、拳蓼亦为中药材。栽培作物有荞麦等。观赏植物有红蓼、珊瑚藤等。本科植物有些种类为蜜源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粗壮,横走,黑褐色,长可达12厘米,直径1-3厘米。直立,通常数条,无毛,不分枝图片有时下部分枝,高30-50厘米。基部近革质,宽披针,或披针,长6-16厘米,宽1-3厘米,端渐尖,基部楔形截形,沿叶柄下延成狭翅,上面无毛,下面有时沿叶脉具柔毛,两面明显,边缘叶脉增厚,外卷;叶柄长4-14厘米,具狭翅;5-7,披针,较小,具短柄,最上部的近无柄;托叶鞘筒状,膜质,全部为褐色,长3-6厘米,端偏斜,裂至基部,无缘毛。总状花序呈穗状,项生,长2-6厘米,直径1-1.5厘米;苞片卵状披针,膜质,端渐尖,长3-4毫米,每苞具2-3花梗细弱,长4-5毫米;花被5深裂,红色花被,长3-5毫米;雄蕊8,比花被长;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具3棱,褐色,长3-4毫米,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生山坡草地、山谷灌丛,海拔2500-3900米。图片

药用价值

中药

  来源:翅柄蓼的全草。

 功效:止咳;清热解毒

  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肺痈泄泻痢疾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间采收,晾干。

  用法用量:服或汤,15-30g。

出处:《中华本草》

藏药

 然布喀图:用于痛,咳嗽腹泻《藏本草》。

 勒嘎都:全草或治瘟病时疫,热,肝热肺热痢疾《中国藏药》。

然布喀图:用于痛,咳嗽腹泻《藏本草》。

 冉普喀图:腹泻痛,咳嗽《滇省志》。

力嘎都尔:用于感冒之肺热咳嗽有热者、静突起、自觉灼热之黑病,疮疡之红肿疼痛《民族药志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翅柄铁线蕨

下一篇 翅果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