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苍山冷杉

苍山冷杉Abies delavayiFranch)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米;树皮粗糙,纵裂,灰褐色;大平展,树冠尖塔;小无毛,稀嫩有毛叶枕之间微有凹槽,一年生褐色褐色,二, 三年生褐色褐色或暗灰褐色;冬,有树脂。密生,辐射伸展,或条下面之排列成两列,上面之斜上伸展,条,通常微呈镰状,边缘向下反卷,长0.8-3.2(多为1.5-2)厘米,宽1.7-2.......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米;树皮粗糙,纵裂,灰褐色;大平展,树冠尖塔;小无毛,稀嫩有毛叶枕之间微有凹槽,一年生褐色褐色,二,三年生褐色褐色或暗灰褐色;冬,有树脂。

密生,辐射伸展,或条下面之排列成两列,上面之斜上伸展,条,通常微呈镰状,边缘向下反卷,长0.8-3.2(多为1.5-2)厘米,宽1.7-2.5毫米,先端有凹缺,上面光绿色,下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粉白色气孔带,白粉带常被反卷的叶缘遮盖,横切面两侧卷、两端急尖,有2个边生树脂道,上面至两端下侧有一层连续排列的皮下层细胞,稀两端二层,下面中部有二层皮下层细胞。

球果或卵状,熟时黑色,被白粉,长6-11厘米,径3-4厘米,有短梗,中部种鳞扇状四,长1.3-1.5厘米,宽1.4-1.8厘米;苞鳞出,先端有凸尖的长尖头,尖头长3-5毫米,通常向外反种子常较种翅为长,种翅淡褐色褐色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近种区别

该种近怒江冷杉(:Abies nukiangensisC. Y. Cheng et L. K. Fu),但后者球果种鳞较大,宽1.8-2.2厘米,苞鳞较短,不出;一年生有毛;较宽长,通常长1.8-3.2厘米。

该种近似冷杉(:Abies fabri(Mast.) Craib),过去多数植物工作者,曾将冷杉误为苍山冷衫。两者的要区在于冷杉的一年生淡褐黄色淡黄褐色,通常凹槽有疏生短毛;之横切面两端钝,上面的皮下层细胞不连续排列;球果苞鳞较短,仅尖头出。而苍山冷杉的小褐色褐色,多无毛;叶缘显著地向下卷,横切面两端尖,上面的皮下层细胞连续排列;球果苞鳞出,尖头较长。

主要变种

:Abies delavayiFranch. var.motuoensisCheng et L.K.Fu)该变种与苍山冷杉的区在于小色较浅,通常被密生柔毛;较长,通常长2-3厘米,排列较疏。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模式标本产地)、察隅及错那等地海拔3000-3800米地带。

生长环境

海拔

在中国垂直生长于海拔3300-4000米高山地带。个地段上可上升至海拔4200米,但林木植株低矮、生长不良。

苍山冷杉在分布区候条件的特点是:终年多云雾笼罩,年平均温度约5.1℃,最热月平均温度为11.5-12.5℃,最冷月平均温度约在-3℃左右;发量小,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由于温低,林木生长较短。

土壤

苍山冷杉林下土壤由于低温,林地潮湿,在一些较平缓林地的土壤有潜育现象。土壤厚度一般为40-60厘米,其中枯层厚4-6厘米,以未分解和半分解残落物组成;腐殖质层6-15厘米。土壤pH值7.0左右,质地疏松,肥力中等。

林下组成

苍山冷杉林除有小面积的纯林以外,一般常与长苞冷杉、川滇冷杉、丽江云杉、大果红杉云南杉等针树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混交林。在阳坡、土壤瘠薄的陡坡地段,亦见苍山冷杉和高山栎组成混交林。在地势比较平缓的阴坡、半阴坡及箐沟两侧坡地,苍山冷杉常见有阔树种伴生。

苍山冷杉林大部分是复层异龄林,单层林分少见。在以苍山冷杉所组成的复层异龄林中,其林层由苍山冷杉的Ⅰ、Ⅱ世代林木组成,并常有云南杉,长苞冷杉、丽江云杉、川滇冷杉等伴生。林层平均高22-26米,平均胸径30厘米左右,疏密度0.5-0.6,每公顷蓄积量400-500立米。次林层由苍山冷杉的Ⅰ、Ⅱ世代林木为组成,尚有少量的高山栎、桦木、槭树等阔树种混生。林分平均高14-16米,而各树种的平均胸径大小不一,疏密度0.1-0.2,每公顷蓄积量50-100立米。

苍山冷杉林的下木种类发育中等,覆盖度在30-40%,平均高2-3米,个下木平均高可达4-6米。常见的下木要有箭竹、蔗子、峨眉蔷薇等。草本植物覆盖度约20-30%,要有东草莓、白酢浆草、滇黄精等。林苔藓植物也较发达,覆盖度60%左右。藓类以锦丝藓占优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藏)、印度缅甸越南。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大理、宾川、云龙、剑川、鹤庆、碧江、中甸、贡山等地及西藏东南部,江西庐山有栽培苍山冷杉是中国冷杉属分布最南的一个森林类型,分布区南界约位于北纬25°30′。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带,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横断山区的亚高山或高山地段上。其分布范围较狭窄,呈零星小地分布。

生长习性

生长规律

苍山冷杉林的生长较缓慢,多属Ⅲ-Ⅳ地位级,立地条件的不同,生长有很大差。山上部土层瘠薄地段上的林分,多为Ⅳ-Ⅴ地位级,在海拔3900-4000米之间的山、山苍山冷杉,由于大、低温,生长受限,林木趋于矮化。

苍山冷杉是滇西北高山针林中具有较强更新能力的树种。结实丰富,一般60-80年时已进入结实旺盛期,直到林分年龄达160-180年的过熟期,仍具有结实能力。立地条件好的林分,结实旺盛期可提前10-20年。

更新演替

苍山冷杉是滇西北高山针林中具有较强更新能力的树种。它结实丰富,一般60-80年时已进入结实旺盛期,直到林分年龄达160-180年的过熟期,仍具有结实能力。立地条件好的林分,其结实旺盛期可提前10-20年。

苍山冷杉林下天然更新要取决于光照和湿度因子。以林冠郁度0.6时,更新较佳,随着郁度的增大或减小,其更新株数相应递减。林冠下的下木和活地被物的盖度,亦影响光照条件和种子土壤相接触,因此,当下木覆盖度在20%和活地被物的覆盖度在10%时更新株数量多,随着覆盖度的增大而更新株数量相应减小。

苍山冷杉是一个较稳定的森林类型。但当林分遭受严重破坏(如过度的采伐、烧等)时,林下更新幼苗及幼树因受失去荫而导致死亡,迹地很快被杨、桦之类侵入占据,不过,杨桦林的发生又为苍山冷杉林分的恢复提供荫条件。但若继续遭受破环,迹地往往就由矮高山栎或杜鹃灌丛替代,苍山冷杉林的恢复就很难了。

主要价值

木材淡黄白色,质轻软、细密,比重0.50,纹理直,均匀细致,易干,易切削,且切面光滑,钉着力弱,油漆和粘性中等,可供建筑、材、家具、柴杆及造纸原料等用材。树皮可提栲。可作分布区的森林更新树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2010年 ver 3.1——无危(LC)。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苍山橐吾

下一篇 船盔乌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