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苍耳

苍耳 苍耳(拉丁: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高20-90厘米;纺锤状,下部,上部有纵沟,叶片三角状卵形心形头状花序近于无柄;7-8月,9-10月结果。其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俄罗斯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常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苍耳具有祛......
目录

形态特征

苍耳(原变种)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直立不或少有分枝,下部,直径4~10毫米,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

三角状卵形心形,长4-9厘米,宽5-10厘米,近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端尖或钝,基部稍心形截形,与叶柄连接处成相等的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有三基出侧脉,直达叶缘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糙伏毛;叶柄长3-11厘米。

苍耳雄性的头状花序,直径4~6毫米,有或无花序梗,总苞披针,长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状,托披针,长约2毫米,端尖,有微毛,有多数的雄花花冠,管部上端有5宽裂花药线形;雌性的头状花序,外层总苞小,披针,长约3毫米,被短柔毛,总苞成囊状,宽卵形绿色淡黄绿色或有时带红褐色

瘦果成熟时变坚硬,连同部长12~15毫米,宽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钩状的刺,刺极细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几不增粗,长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点,或全部无毛;坚硬,锥,上端略呈镰刀状,长2.5毫米,常不等长,少有结而成1个瘦果2,倒卵形期7~8月,果期9~10月。

主要品种

近无刺苍耳

较矮小,通常自基部起有分枝;成熟的具瘦果总苞较小,基部缩小,上端常具1个较长的,另外有1个较短的侧生的,两彼此分离或连,有时侧生的短退化成刺状或不存在,总苞外面有极疏的刺或几无刺,与原变种容易区。常生长于空旷干旱山坡、旱田边盐碱地、干涸河床及路旁。产吉林、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新疆西藏等省区。

猥实苍

猥实苍耳常以刺果式混入大豆、玉米中,全株有毒,对神经肉有毒害作用,入侵性极强,是各国重点注恶性杂草。

生长习性

苍耳喜温暖稍湿候。以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耐干旱瘠薄。4月下旬发,5~6月出苗,7~9月,9~10月成熟。种子易混入农作物种子中,根系发达,入土较深,不易清除和拔出。

生长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田边。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前苏联、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繁殖

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法。

直播:4月45cm×45cm深6~8cm,每播5颗左右,覆土,稍加填压,浇水。

育苗移栽法:3~4月育苗,播种后待苗高10cm左右移栽,每次3~4株。

栽培技术

苍耳

田间管理

苗高10cm时,间苗、补苗,每留苗2~3株。每年松土除草2~3次,结追施人粪尿或尿素。

农业防治:轮作换茬,清选种子

病虫防治:灭草松、恶草酮、乳氟禾草灵、扑草净、绿麦隆、氟磺胺草醚、西玛津等除草

主要价值

皮制成的纤维可作麻袋、麻

苍耳子油是一种高级香料的原料,并可作油漆、油及肥皂硬化油等,还可代替桐油

苍耳子悬浮液可防治蚜虫,如加入樟脑,杀虫率更高,苍耳石灰液可杀蚜虫。

苍耳子可做猪的饲料。

苍耳属(Xanthium)植物苍耳:用于疔疮、缠喉风丹毒压症、痢疾

苍耳:苦、辛,凉。有小毒。祛热,解毒杀虫。用于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疔疮毒肿、崩漏、麻

苍耳:用于白癞顽癣、白痢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湿、通窍、止痛杀虫。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癣、瘙痒。

入药治麻种子利尿、发汗。

捣烂后涂,治疥癣,虫咬伤等。

性味

苦辛、、有毒。①《录》:"苦辛,微,有小毒。"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微涩,有小毒。"

1.忌与猪肉马肉米泔水同服。

2.血虚头痛不宜服用。

中毒预防

①不可与猪肉马肉米泔水共食。

②不宜做苍耳饼吃,更不得随意生食嫩果实

③严格掌握量,医嘱服用。

各家论述

录》:"治膝痛,溪毒。"

《药性论》:"家热,明。"

《唐本草》:"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除诸毒螫,杀湿匿,膝中毒。亦猘狗毒。"

《本草拾遗》:"挼安下,令涎出,去黄好睡。"

《履巉本草》:"去。"

《纲》:"善通门连。"

《天宝本草》:"去解毒。治肚大青筋,皮肤瘙痒,湿症。"

广东中药》II:"治红云癣,痰火核,感冒,鼻渊。"

《本》:“痛,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迹”

《要药分》:“治鼻渊首,断不可缺,能使清阳也。

植物研究

成分

本品含苍耳甙(xanthostrumarin)。苍耳醇(xanthanol)、异苍耳醇(jsoxanthanol)、苍耳酯(xanthumin)等。果实苍耳甙、脂肪油、树脂、生物碱、维生素C。苍耳甙(Strumaroside),即B-谷甾醇葡萄糖甙)、黄质宁(Xanthinin)、苍耳明(Xanthumin,是黄质宁的立体异构体)、8-(?-异戊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8-(?-Isopen-tenyl)-5,7,3,4-Tetrahydroxy-flavone〕,以及咖啡酸和1,4-二咖啡奎宁酸(1,4-Dicaffeoylquinic acid)。此外,尚含查酮衍生物、水溶性甙、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硝酸钾、硫酸钙等。

甙类物质有显著降糖作用;有镇咳作用;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率减慢,收缩力减弱;对金黄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

本品有一定毒性,成人服用量超过100g可致中毒症状头晕、嗜睡、昏迷、全身强直性痉挛,并出现黄疸肿大、功障碍、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重则呼吸、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毒性毒理

苍耳苍耳中毒,严重的造成死亡。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腹泻率减慢、精神萎靡、全身无力、多汗或无汗、嗜睡或烦躁不安、瞳孔扩大等;严重者检查有损害,肝大黄疸、广泛性出昏迷抽搐力衰竭、呼吸及环衰竭而死。家畜食后也中毒,尤以猪和牛为多。症状有抑郁、怄搏急速、体温下降、呼吸困难以致死。

全株有毒,幼果实的毒性最大,中都含有对神经肉有毒的物质。其中毒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种仁和子叶含毒蛋白、毒甙等可能是要的有毒成分,可损害起出中毒原因要是误食苍耳果实或幼苗(误为豆)。若要作为药用,请去看医生,并严格遵照医嘱。苍耳中毒的潜伏期因食入物不同而异,一般为2~3天,快者4小时即发病。例如,直接吃生苍耳子者食4~8小时发病,食苍耳子饼者10~24小时发病,食幼苗者1~5天发病。

解毒

1.无肠道出时,可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硫酸镁导泻,若服大量超过4小时者,应及早用1%~2%食盐水作高位灌肠。

2.静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大量饮糖水。如有力衰竭、水肿尿闭者应限制输液量。

3.有出时给以补维生素K等止,必要时输

4.肝脏提醒明显损害时,可给激素及补维生素B1、B12、C等保药物养生。在治疗检测期间暂脂肪隆胸类食物疱疹,其他对症治疗检测。

5.甘草30g、绿豆120g,服。

6.120g,水分2次早晚服。

7.芦根60g,绿豆30g,金银15g,葛花9g,甘草9g,水2次,并一起,每日早晚分服,连服3~6

8.有肠偏瘫道出常识症状时,用甘草30g,远志9g,沙参15g,血余炭9g,三七粉1.5g(冲服),水2次,并一起,每4小时1次,2次服完,连服2~6

临床应用

治疗麻

对改善症状有较好作用,用药后能使患者结消失,恢复正常皮肤,或红斑色变淡、范围缩小,面部、耳垂浸润性损害减轻,胀大的神经变细变软,手足活动灵活,部分恢复知觉。麻杆菌也有减少趋势。病理浸润亦稍有进步。但上述疗效多发生在用药后3~4月之间,以后进步便不明显,且有部分病人发生新生损害,少数病人继续用药至12~15个月又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不及初期效果明显。因此认为苍耳草宜与砜类药或氨

硫脲同时服用或交替服用,以期收到较满意的效果。量及用法:尚无统一的量标准。一般采用新鲜苍耳草制成浸膏服。浸膏每粒相当于生药1~2两或4两。始用4两,每日1次,3日后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轻重逐渐增加用量,最多每日16两,2次分服;有的每日用8~24两,连服3个月,休息两周;也有张每日用12两,3次分服,若出现副作用可酌量减少,如无不良反应而见效迟缓者,可酌情渐增量。副作用有食欲减退便秘,及发热神经症状等,但均较轻微。有人指出:在服用大量时,应注意安全,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治疗慢性鼻炎

据50余例临床观察,有效率在50%以上。具有抗过敏作用。对急性鼻窦炎也有效果。用法:苍耳全草注射液,每支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肉注射,每日1~2次。

治疗功能性子宫

苍耳草2两(干的1两),服,每日1。轻者3~5天,重者7~10天即可见效。

治疗早期吸虫病

苍耳全草2两,槟榔1.5两,成60毫升,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食前服,连服10天。治疗32例,患者食欲增加,体力增强,一般体征均见好转;3个月后28例曾复查大便,吸虫卵阴转率为78.6%。常见的药物反应有腹痛腹泻头晕恶心等。

民族用药

白药】脂:果实湿头痛鼻炎牙痛痛,湿痛,疮;全草治麻腮腺炎,荨麻疹,湿疹,疮热痛痢疾肠炎《大理药志》。书我果:果实、全草治感冒,头痛慢性鼻窦炎,疟疾湿关节炎,子宫,深部脓肿,麻,皮肤湿疹《滇药录》。

【傣药】西温,雅其闻(西傣):果实肾炎睾丸炎,尿中夹砂石《版纳傣药》。带总苞果实风寒头痛过敏鼻炎湿疼痛,四肢拘挛,湿疹,虫伤《滇省志》。希温(西傣):全草治肾炎睾丸炎,尿痛《傣医药》。

【哈尼药】折嘎:全草治炎,小儿震荡《滇药录》。

【瑶药】美农米:果实、全草水服治尿道感染;研粉冲米酒服治麻,研末吹人患中耳炎;果实服治慢性鼻炎;全草水牙痛耳痛,水洗患处治皮肤瘙痒,疥疮《桂药编》。

【仫佬药】咯嘎:功用同瑶族《桂药编》。

【壮药】棵威伦(柳城):功用同瑶族《桂药编》。

【侗药】念把甲:功用同瑶族《桂药编》。Piudt doux:果实及全草治燔耿(着热),耿卡(腮腺炎)《侗医》。

【水药】牛虱子,独供:种子及全草治鼻炎头痛病《水医药》。

【僳僳药】他他能:果实风寒头痛慢性鼻窦炎,疟疾湿关节炎;全草治子宫,深部脓肿病,皮肤湿疹《怒江药》。

【阿昌药】苍耳种子慢性鼻窦炎,鼻窦炎;全草治子宫,深部脓肿《德宏药录》。

【彝药】红刺树尖:尖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伤风头痛痛声哑《哀牢》。尼布什:果实治麻,疮痒,痛,湿,具敛疮生,怯止痒之功《彝植药》。

【苗药】Bid ghuangd ghunb(比广棍),Jab ved(加欧),Zendj ax dlierb(整家修),Traob ghat yaox(挑嘎摆):果实治筋疼痛,鼻炎,皮肤瘙痒,治脚翻《苗医药》。成熟带总苞果实用于鼻炎,皮肤瘙痒,湿痹痛《湘蓝考》。

【藏药】切才尔:地上部分治瘟病时疫,脏腑之热症风热,菌痢腹泻腹痛。全草治肾炎《中国藏药》、《青藏药鉴》。地上部分清热解毒,除。治瘟病时疫,肾病高烧,郁热,湿痹痛,风疹《藏本草》。

【蒙药】浩尼-獐古,纳德玛:果实用于鼻炎鼻窦炎,头痛过敏鼻炎,皮肤瘙痒,湿痹痛《蒙药》。好您一掌古:治疮疡外伤《蒙植药志》。

【维药】苍耳:治风寒感冒。

【朝药】止痛、治感冒、湿关节痛《朝药录》。

【畲药】苍耳草,羊带来,粘肉葵,道人头,野子:全草果实治风寒头痛,四肢酸麻,遍身发疹,手足拘挛,瘰疬疥疮《畲医药》。

【土家药】羊屎果( yan shi guo):果实和全草治头痛,顽癣,皮肤痒疹;全草切碎,倒人厕所可杀蛆《土家药》。苍耳虫(植物生长一种昆虫)疔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苍耳囊虫

下一篇 苍白秤钩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