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苍耳根

苍耳为菊科植物苍耳治治疔疮、缠喉风丹毒压、痢疾症状。1.苍耳一年生草本,高20-90cm。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 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表,长4-9cm,宽5-10cm,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
目录

形态特征

1.苍耳

一年生草本,高20-90cm。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 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表,长4-9cm,宽5-10cm,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

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总苞总苞小,1列,密生柔生,花托柱状,托倒披针表,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线形雌花卵形总苞2-3列,外列苞片小,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2室的硬体,外面有倒刺毛,有2锥状的尖端,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在总苞,每室有1花柱线形,突出在总苞外。成熟具瘦果总苞变墅坚硬,卵形,边同部长12-15mm,宽4-7mm,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长1.5-2.5mm;瘦果2,倒卵形瘦果含1颗种子期7-8月,果期9-10月。

2.蒙古苍耳

本物种与苍耳的区是:成离的具瘦果总苞,连长18-20mm,宽8-10mm,外面具较疏的总苞刺,总苞刺坚硬,刺长2-5.5mm(通常5mm),基部增粗。

生长环境

1.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

2.生于干旱山坡或砂质荒地。

分布范围

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黑龙江辽宁蒙古及河北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鲜用或切晒干。

主要价值

成份

含糖甙,有抗癌作用。

药理作用

的水或甲醇提取物(含甙,融点242℃)能延长接种艾氏腹水癌小的寿命。

性味

食疗本草》:"温。"

①《食疗本草》:丁肿困重,生捣苍耳;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

②《医林纂要》:治同苍耳子,作汤去润燥

③《广西中药志》:治咳嗽

用法用量

服:汤,鲜者0.5~1两;捣汁或膏。

外用:水熏洗或膏涂。

忌与选

【注意】《医林纂要):"忌猪肉糯米。"

【附

①治一切丁肿:苍耳、苗、子,但取一色,烧为灰,、泔淀和如泥涂上,干即易之。(《千金》)

②治一切厅肿:苍耳三两半,乌梅五个,连须葱三二钟,一钟,热服取汗。(《秘传经》)

③治发背,无头恶疮,肿毒疖,臁疮喉痹:采苍耳数担,洗净,晒萎,细锉,以大锅五。入水烂,以筛滤去粗滓,布绢再滤,复入净锅,武滚,文稠,搅成膏,以新罐贮封。每以贴,疼即上,喉痹上或噙化,每日用服一匙。(《濒湖集简万应膏

④治缠喉痹苍耳,老姜一块,同研烂滤汁,以温无灰白,和汁服。(《验良》)

⑤治丹毒流火:鲜苍耳汤,熏洗红肿处。(《贵阳市秘》)

⑥治压:苍耳五钱至一两。水服。(《陕西草药》)

⑦治痢疾苍耳一两。红糖水服。(《贵州草药》)

⑧治肾炎水肿苍耳一两。水服或配伍应用。(《云南草药》)

【摘录】《*辞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苍耳花

下一篇 苍耳囊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