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草贝母

草贝母马兜铃植物丽江山慈姑鳞茎。又叫做土贝母多年生草本,味苦,生于山坡草地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藏等地。草贝母用于平喘、止咳、镇痛、抗癌。治气管炎,哮喘,乳癌,鼻咽癌。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鳞茎,径约1厘米,外皮褐色单一,入土部分白色,出土部分带紫色线形,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成鞘状,有平纵向叶脉紫色,径1.5~2厘 米,花序总状,有2~3......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鳞茎,径约1厘米,外皮褐色单一,入土部分白色,出土部分带紫色线形,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成鞘状,有平纵向叶脉紫色,径1.5~2厘 米,花序总状,有2~3花被6,分离;雄蕊6,花药向。蒴果,宽约7毫米。期夏季。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鳞茎种子含秋水仙碱、β-光秋水仙碱、角秋水仙碱、N-甲酰-N-去乙酰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

性味

云南草药选》:"苦,温,有毒。"

应用

云南草药选》:",平喘,止咳化痰。治气管炎,哮喘。研粉,每用1~2分,兑适量蜂蜜服。"

临床应用

山慈菇及其生物碱制:一山慈菇粉:用山慈菇鳞茎部分研粉,每包0.5克,每次1包,日服4次,总量40~50克为一疗程。二争光81注射液:每支含秋水仙碱1毫克,每次2支,用5%葡滋侨芤?00毫升稀释后滴注,每日1次,总量40~60毫克为一疗程。三争光81-甲:由秋水仙碱的衍生物即秋水仙酰胺制成,每含秋水仙酰胺2.5毫克,每次2,每日4次,总量400~500毫克,疗效与"争光81"同,而副作用大减。四争光81-甲注射液:每支含秋水仙酰胺10毫克。每次1支,注射法与争光81注射液同,总量250~800毫克。应用上述4种制治疗61例,56例见到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为86.1%;其中5例肿块消失,17例缩小到原体积的一半以上。其中由争光81注射液治疗的47例,有效率为93.6%,显效42.5%。用药途径以静滴注效果较好。

争光81多在用药15~20毫克时出现副作用,80%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70%的病人产生无力关节疼痛,30%的病人有心悸、手指发麻,5%的病人体温升高。停药2~3天后症状逐渐消失(亦可据临床症状辨证服用中药以减轻症状),再继续用药时副作用产生较迟较轻。争光81-甲注射液用至100毫克以上时,有40%的病人出现轻度食欲不振,乏力,心悸症状;用药至300毫克以上可出现脱发服争光81-甲仅见轻度食欲不振山慈菇粉可产生轻度恶心,或大便次增多.应用山慈菇及其生物碱制后,少数患者白细胞下降,但停药1周后恢复,例用药后出现糖尿,其原因待研究。

中毒

山慈菇含有大量的秋水仙碱,服后在体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有剧毒,对消化系、泌尿系均产生严重的刺激症状,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产生上麻痹,如累及膈肌起呼吸运动障碍。严重者可产生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起低氯、低钾、碱中毒或酸中毒,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甚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秋水仙碱24小时体总量不得超过6毫克,其致死量约为20~20毫克。若抢救险者,后期仍可出现骨髓功能障碍,白细胞下降。急救时以对症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为原则,即洗、导泻、输液、调整电解质平衡、抗休克、给氧等。后期则以促细胞生长药物为,可望恢复。因其中毒症状阿托品作用类似,故阿托品以不用为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松香草

下一篇 草豆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